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2-儿科

20-幼幼集成清陈复正-第101页

热减。
  麻与痘疮异治,二家不可同方。痘宜温解疹宜凉,又要现形为上。若受风寒不出,其间凶吉难量。急宜发散保安康,最怕神昏腹胀。
  大凡麻痘未出,详看天令如何?假如日暖又风和,败毒荆防堪可。若是时行疫疠,芩连消毒宜多。用心调理救沉 ,坐井观天莫学。
  且论荆防败毒,真为发散仙方。荆防生地要相当,酒炒芩连二样。桔梗人参甘草,连翘牛蒡无双,玄参酒柏妙真良,竹叶升麻停当。
  又有芩连消毒,散火解毒尤佳。芩连栀子及升麻,桔梗石膏多把。甘草人参知母,连翘牛蒡红花,引寻竹叶要多加,此个方儿无价。
  发散仍前不出,令人真个忧疑。麻黄酒蜜炒如煤,栀柏芩连一例。更着大黄酒炒,连翘蒡子相宜。石膏蝉蜕最为奇,不效命难再立。
  如见出时紫黑,此般自古多凶。急求人屎路朝东,火 成灰取用。研碎酒调吞下,须臾黑变为红。若还依旧黑朦胧,纵有神丹何用?麻已现形发热,化斑汤用为先。石膏甘草及人参,桔梗连翘灵验。若是毒多热甚,芩连消毒真传。大肠秘结大黄添,务用微通数遍。
  麻疹类多咽痛,火邪熏烁无他。连翘甘桔要多加,牛蒡射干同下。外用十宣妙散,吹喉休要吁嗟。假如药后有争差,消毒芩连妙也。
  麻疹再兼泻痢,预先用药调医。泻时减桂五苓宜,加上甘草滑石。如是痢兼赤白,香连丸子相随。大端痢止便为奇,不效令人疑忌。
  麻咳声声气促,只消降火清金。赤苓栀子并黄芩,桔梗石膏灵应。知母人参地骨,栝蒌杏子玄参。麦冬牛蒡妙如神,竹叶将来作引。
  麻后切防四证,因循多致误人。遍身久热欠清宁,咳嗽连声牵引。牙齿疳生走马,痢下赤白难禁。各求方法贵精纯,始是医家绝品。
  为甚身中壮热,只因余毒连绵。金花丸子用芩连,龙胆栀仁堪羡。郁金雄黄解毒,灯芯地骨汤煎。若还脾弱热长延,集圣胃苓任选。
  咳嗽频频不止,或因不忌酸咸,又加火毒肺家延,尤恐胸高气喘。体实兼行葶苈,神虚清肺为先。如斯调理保安痊,莫向风波弄险。
  葶苈丸除肺热,杏仁防己为奇。牵牛葶苈枣相随,莱菔共研成剂。清肺神丹降气,盐汤煮焙陈皮。芩连甘草杏仁泥,苏子同丸甚美。
  口齿生疮臭烂,此名走马牙疳。金花丸子好求安,外用除疳妙散。先取尿缸白垢,火烧白色如盐。更将五倍铜绿添,砒枣烧灰灵显。
  赤痢泻时鲜血,黄连柏叶槐花。枳壳荆芥穗同加,痢止血除方罢。白痢吴萸滑石,樗根枳壳升麻。乌梅取肉作丸佳,赤白香连可下。
  四疾更防死证,临门休要殊差。儿多体热瘦如麻,咳嗽面青声哑。走马唇穿齿落,痢多噤口吁嗟。此般即是死冤家,任是神仙也怕。
卷六 万氏痘麻麻疹证治歌
  (凡二十五首,共二十九方)痘麻胎毒发于心,胃腑相连热毒侵。咳嗽鼻中清涕出,且观双目泪淋淋。
  痘麻皆胎毒所为。毒者,火也。痘为少阳相火,阳道常饶,故痘大而 肿;麻乃少阴君火,阴道常乏,故麻小而碎密。心火旺则肺受之,故治麻当以肺为主。凡咳嗽者,火炎于肺也;鼻流清涕者,以火铄金而液自流也;目中泪出,乃肺热移于肝也;凡手掐眉目鼻面者,肺热证也。
  凡遇冬温最不详,民多疫疠发疮疡。若逢斑疹相传染,可用汤丸预解良。
  春温夏热,秋燥冬寒,此四时之主气也。冬应寒而反温,阳先暴泄,火令早行,人感其气,至于来春必生疮疹。未出痘麻者,必感而发,虽曰胎毒,未有不由天行疠气,故一时传染,大小相似。但见麻疹之出,宜服代天宣化丸以预解之,可使毒彻,不为已甚也。
  麻出须明岁气先,忽轻汗下致颠连。察人虚实施方法,暗损天和寿不坚。
  麻初发热,与伤寒相似,但麻疹则面颊赤,咳嗽喷嚏,鼻流清涕,目中泪出,呵欠喜睡,或吐泻,或手掐眉目鼻面,宜升麻葛根汤,不可作伤寒,妄用汗下也。汗之则增其热,为衄血,为咳血,为疮咽痛,为目赤痛,为烦躁,为大小便不通;下之则虚其里,为滑泄,为滞下。经曰:必先岁气,毋伐天和。此之谓也。
  麻喜清凉痘喜温,须知麻痘不同门。麻苗痘实无人解,寒热宜分未可浑。
  麻喜清凉,痘喜温暖,此法人皆知之。然麻疹初发,亦宜和暖则易出,所以发苗之初,只要发出得尽,则毒便解矣。若痘必苗而秀,秀而实,毒斯解也。然成实之时,若太温热,则反溃烂不收,是痘后亦宜清凉。故治痘麻,无过热,无过寒,温凉得宜,阴阳自和,是为得之。
  麻毒从来不可留,出完毒解便无忧。腹中胀痛邪犹伏,喘促昏迷命必休。
  麻疹只怕不能得出,若出尽,毒便解矣。凡麻疹发热之时,当审时令寒暄,以药发之。如时令大寒,以桂枝葛根汤发之;大热,以升麻葛根汤合人参白虎汤发之;不寒不热,以荆防败毒散发之。如兼疫疠时行,以人参败毒散发之,外以胡荽酒,用苎麻蘸酒遍身戛之,务令亟出。若发而不出,反加腹中胀痛,气上喘促,昏闷谵妄者,死证也。
  过期不出势淹延,毒伏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