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2-儿科

42-幼科释谜-第39页

) 每粗 末二钱。加姜一片煎。一方去人参。加川芎。
解惊风烦闷。痰热作搐。咳嗽气逆。脾胃不和。
\x金液丹\x 舶上硫黄十两。研细。盛瓷器八分。水和赤石脂封缝。盐泥固脐。晒干。地上埋一小罐。盛水 满。安瓷盒在上。又以盐泥固脐。以炭火 三日三夜。候冷取出。用柳木捶。乳钵内研极细。
每用一钱至二饯。量儿大小。加增姜汤送下。
\x异功散\x 人参 茯苓 白术 甘草 橘红 木香(各等分) 每末三字。加姜枣煎。一方无木香。
\x本事保命丹\x 虎睛(一对瓦上炙干) 朱砂(五钱) 全蝎 麝香(各五分) 蜈蚣(二条去头尾) 天麻(一分) 蜜丸豆大。
瓷罐贮之。又入冰麝窨定。急惊。薄荷蜜汤下。慢惊。薄荷汤下。各三丸。
治急慢惊风。四肢逆冷。眼直口噤。涎流不止。
\x温惊丸\x 胆星(四两) 朱砂(一钱半) 天竺黄(一两) 坯子胭脂(五分) 冰片(五分) 牛胆汁丸芡子大。每服一 丸。小者半丸。沙糖水下。
\x抱龙丸\x 胆星(四两) 天竺黄(一两) 雄黄(水飞) 朱砂(研,各半两) 麝香(一钱) 甘草膏丸。皂荚子大。温 水化 下。百日儿一丸。分三四服。五岁儿一二丸。大人三五丸。
此治伤寒瘟疫。身热昏睡。气粗。风热痰实壅嗽。惊风潮搦。及蛊毒中暑壮热。儿宜常服。
\x黄 益黄散\x 黄 (二钱) 人参 甘草(半生半炙) 陈皮(各一钱) 白芍(七分) 茯苓(四分) 黄连(少许) 水二 盏。煎五六沸。
此方治胃中风热。
\x天麻散\x 半夏(七钱) 天麻(二钱半) 炙草 茯苓 白术(各三钱) 用水一盏。入姜三钱。同煮干。焙为细 末。每钱半。姜枣汤下。
治急慢惊风。及大人中风涎盛。半身不遂。
\x本事褊银丸\x 青黛(三钱) 水银(一皂角子大) 黑铅(锡炒砂子) 寒食面 黄明胶(炒焦为末,各二 钱) 轻粉(豆许大炒) 雄黄 粉霜 朱砂(各一两) 巴霜(二十粒) 麝香(少许) 水丸麻子大。捏褊晒 干。瓷器盛。一岁一丸。随意加减。枣汤送下。不得化破。
此方治小儿急慢惊风积痼。
\x神芎丸\x 生大黄 黄芩(各二两) 生牵牛(末一两) 滑石(四两) 黄连 薄荷叶 川芎(各五钱) 水糊丸。梧 子大。每三四丸温水下。
治风热壅滞。头目昏眩。口舌生疮。牙齿疳蚀。或疮疥切牙惊惕。烦躁作渴。或大便涩滞。或 积热腹满。惊风潮搐等症。
\x雄黄散\x 雄黄(二钱半) 白药(去黑皮) 川乌头(炮去皮脐) 草乌头(炮去皮脐) 天麻 川芎(各五钱)
为末。惊风痰壅。每服三分。加至一钱。姜汁调茶清下。欲汗。姜葱薄荷汤下。
治暴中急慢惊风。 。痰涎满口。及雨侵汗闭不通。或凉或热。坐卧生烦。
\x茯苓补心汤\x 茯苓(四钱) 桂心 甘草(各三钱) 人参 麦冬 紫石英 (各一钱) 枣(二枚)
此方治心气不足。喜悲愁怒衄血面黄。五心烦热。咽喉间痛。舌本作强。
\x钱氏五色丸\x 朱砂(五钱) 水银(一分) 雄黄(一两炒) 黑铅(三两同水银炒) 真珠末(一两) 蜜丸麻子大。每三四 丸。金银薄荷汤下。
\x牛黄丸\x 胆星 全蝎 蝉壳(各二钱半) 防风 牛黄 白附子(生) 僵蚕 天麻(各钱半) 麝香(五分) 枣 肉丸绿豆大。每三五丸。荆芥姜汤下。
此方治小儿惊痫迷闷。抽掣涎潮。
\x宽气饮\x 枳壳(一两) 人参(五钱) 天麻 僵蚕 羌活 炙草(各三钱) 每粗末二钱。加姜三煎。
治小儿风痰壅满。风伤于气。不能言语。
\x钩藤饮\x 钩藤 人参 犀角(各五钱) 全蝎(去毒) 天麻(各二分) 甘草(半分) 每末一钱煎。
此方治天钓潮热。
\x天麻丸\x 南星(二钱) 天麻 白附子 牙硝 五灵脂 全蝎(各一钱) 轻粉(五分) 巴霜(二钱半) 稀糊 丸如麻子大。每十丸。薄荷汤或姜汤下。
治小儿食痫有痰。
\x罗氏牛黄丸\x 白花蛇肉 全蝎 白附子 生川乌(一枚半两者) 天麻 薄荷(各五钱) 以上六味。先为细末。
另入雄黄(五两) 朱砂(三钱) 脑子(五钱) 牛黄(三钱) 麝香(一钱) 以上诸药共合和匀。另用麻黄 (二两去根) 酒(一升) 煎至一盏。渣去尽。将酒熬药得所。勿至焦赤。众手疾丸芡子大。密器藏 之。每丸作五服。金银薄荷汤下。大能发散惊邪。
治因惊中风五痫。天钓客忤。潮涎灌壅。治一切惊风。
\x断痫丹\x 黄 (蜜炙) 钩藤 细辛 炙草(各五钱) 蛇壳(三寸酒炙) 蝉壳(四个) 牛黄(一钱) 枣肉丸麻子大。
每数丸。参汤下。量儿大小加减。
治痫后复作。连绵不除。服之有验。
\x一字散\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