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3-方剂

15-医心方-第140页

疮。汁出 浸淫肌肉,浸淫渐阔,乃至遍体。其疮若从口出流散四肢则轻,若从四肢生然后入口则重。
以其渐渐增长,因名浸淫疮也。
《葛氏方》治猝得浸淫疮,转广有汁,多起于心。不早治之,绕身周匝则杀人方∶ 以鸡冠血涂之。
又方∶新牛屎,绞取汁涂之,烧以熏之,佳。
又方∶胡燕窠末,以水和敷之。
《录验方》天麻草汤方∶ 天麻草切五升,以水一斗五升,煮取一斗,分洗,以杀疮痒也。
《极要方》疗身上疮,疮汁所着处即成疮,名曰浸淫,痒不止方∶ 黄连(一两) 黄柏(一两) 芦茹(一两) 石(一两) 甘草(一两) 生胡粉 (一两)
上捣甘草以上为散。胡粉于 子中着熬令黄,和之为散。欲敷药,先以苦参汁洗,故帛 拭干即着药,不过三四度即瘥。
《苏敬本草注》云∶生嚼胡麻涂之。
《集验方》治猝毒瓦斯攻身,或肿,或赤,或痛,或痒,淫并分散。上下周匝,烦毒欲死 方∶ 取生鱼,切之如作脍,以盐和敷之。若通身多作,令竟病上。干复易之。
《千金方》治浸淫疮方∶ 以煎饼,热敷之取止,神良。
<目录>卷第十七<篇名>治王烂疮方第八内容:《病源论》云∶王烂疮者,由腑脏实热,皮肤虚而受风湿,风湿与热相搏,故初起作瘭 浆,渐渐王烂,大汗流浸渍,故曰王烂也。亦名王灼疮,以其初作瘭浆,如汤火所灼也。又 名洪烛疮,其初生如沸汤洒,作瘭浆赤烂如火烛,故名洪烛也。
《葛氏方》治大人、小儿猝得王灼疮,一名 疮,一名王烂疮,此疮初起作 浆。似火 疮,故以灼烂为名。
烧牛屎,筛下以粉之。
又方∶熬秫米令黄黑,捣以敷。
又方∶煮小豆汁,纳鸡子,绞以洗之良。
又方∶末黄连、胡粉,油和涂之。
《短剧方》有洪烛疮,身上忽生瘭浆,如沸汤洒。剧者,竟头面,亦有胸胁腰腹通如火 汤,瘭浆起者是也。治之法∶ 急宜服漏芦汤下之,外宜以升麻汤浴,但倍分多煮之,以浴KT 之。其间敷升麻膏佳。
若穷地无药者,但依治丹法,用单行草菜方也。(《千金方》同之。)
《范汪方》治王烂疮方∶ 大麻子,大豆等苇桶中纳之,热炙蒸篇头,取汁涂疮上,再过愈。
《僧深方》治王烂疮方∶ 胡粉(烧令黄) 青木香 龙骨 滑石(各三两)
上四物,冶筛毕,以粢粉一升和之,稍稍粉疮上,日四、五愈。
<目录>卷第十七<篇名>治反花疮方第九内容:《病源论》云∶反花疮者,由风毒热相搏所为。初生如饭粒,其头破即血出,便生恶肉,
渐大有根,脓汁出,肉反散如花状,因名反花疮。凡诸恶疮,久不瘥者,亦恶肉反出,如反 花形之。
《龙门方》治反花疮方∶ 取柳树枝叶为煎,涂之,大验。
又方∶烧马齿草灰敷之,验。(今按∶《千金方》捣封之。)
《千金方》治反花疮,并治积年诸疮不瘥者∶ 取鼠粘草根,细切,熟捣,和腊月猪膏封之,取瘥止。并一切久不瘥诸肿恶疮,漏疮皆 瘥。大大神验。
又方∶取蜘蛛膜贴疮上,数易之,神验。
《救急单验方》疗反花疮方∶ 烧盐末,敷验。
<目录>卷第十七<篇名>治月蚀疮方第十内容:《病源论》云∶疮生于两耳及鼻面间,并下部诸孔窍侧,侵食乃至筋骨。月初则疮盛,
月末则疮衰,以其随月死生,因名之为月蚀疮也。
又云∶小儿耳下生疮,亦名月蚀。世云小儿见月,以手指指之,则令病引疮也。其生诸 孔窍,有虫,久不瘥,即变成 也。
《葛氏方》治大人小儿猝得月食疮方∶ 于月望,夕取兔屎,仍以纳虾蟆腹中,合烧末,以敷疮上验。
又方∶取罗摩草汁,涂。
又方∶烧蚓矢令赤,猪膏和敷。
《集验方》治月蚀疮方∶ 鼓皮如手,淳苦酒三升,渍一宿,以涂疮上。
又方∶煮枯鲍鱼,以洒之。
《范汪方》∶治月蚀疮,诸恶疮方∶ 烧仇道末,敷之。疮无汁者,膏和涂。亦可以虾蟆膏涂之。
《令李方》治月食疮,茱萸根散方∶ 用茱萸根、芦苇根各二两。凡二物,冶合,下筛,生盐作汤洗疮,以散粉上。日三。
《龙华方》治月蚀疮骨出方∶ 猪脂和杏仁,敷之良。
<目录>卷第十七<篇名>治恶露疮方第十一内容:《短剧方》云∶凡以八、九月刺手足,以犯恶露,杀人不轻也。治之方∶ 用生竹若桑枝两三枚,郁着火中为推引之,令极热,研碎断之。正以头注疮口上,热尽 复易着一枚,尽三枚,则疮当正白烂。乃取薤白,捣,以绵裹之,着热灰中,使极热,乃去 绵,取薤以薄疮上,以布帛急包裹之。若疮故肿者,更为之。若已中水及恶露风寒肿痛者,
以盐数合,急折着疮上,以火灸之,令热达疮中,毕,以腊纳竹管中,以管贮热灰中炮之,
腊烊以灌疮。若无盐、薤者,但腊便可单用。
又云∶治恶露疮方∶ 取蒲若败青布,于小口器中,若坎中烧,以熏之,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