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汁出尽则愈。
《千金方》云∶取韭捣之,以薄疮口上,以火炙之,令热彻疮中便愈。
<目录>卷第十七<篇名>治漆疮方第十二内容:《病源论》云∶漆有毒,人有禀性畏漆,但见漆,便中其毒。喜面痒,然后胸臂髀 皆 悉瘙痒,面为起肿,绕眼微赤,诸所痒处,以手搔之,随手辇展,起赤 , 消已,生 细粟疮甚微。有中毒轻者,证候如此。其有重者,遍身作疮,小者如麻豆,大者如枣杏,脓 燃疼痛,摘破小定或小瘥,随次更生。若火烧漆,其毒瓦斯则厉,着人急重;亦有性自耐者,
终日烧煮,竟不为害。
《广济方》疗漆疮肿痛方∶ 嚼糯米敷上,四、五度瘥。忌热面、饮酒。
《葛氏方》治猝得漆疮方∶ 以鸡子黄涂之,干复涂,不过三。
又方∶煮柳叶,适寒温以洗之。
又方∶捣韭,令如泥以涂之。
又方∶捣蟹涂之。
又方∶嚼秫米涂之。
又方∶煮香 ,以渍洗之。
又方∶ 慎火若鸡肠草以涂之。
《极要方》疗漆疮方∶ 盐汤洗之。
又方∶马尿涂之。
《耆婆方》治漆疮方∶ 荏菜汁涂之。
又方∶煮生椒汤洗上。
又方∶栀子和水涂之。
《范汪方》治漆疮方∶ 芒硝二合(一方五两),以水一升,渍自消,色缥以洗之。
一方∶汤渍。
《录验方》治漆疮方∶ 黄栌木一斤,锉,盐一合,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冷洗。神方。
《救急单验方》疗漆疮方∶ 以水五升,煮椒一升,十余沸,去椒水,冷洗,立瘥。(今按∶《耆婆方》煮生椒云云。)
《集验方》治漆疮洗汤方∶ 莲叶燥者一斤,以水一斗,煮得五升,洗漆疮上,日二。
又方∶取猪膏涂之。
又方∶宜啖肥肉。
《陶景本草注》云∶削 材作柿,煮洗,漆,无不瘥。
《崔禹食经》云∶敷水中苔,良。
<目录>卷第十七<篇名>治疮方第十三内容:《病源论》云∶ 疮者,由肤腠虚,风湿之气,折于血气,结聚所生。多着手足间,匝 匝相对,如新生茱萸子。痛痒抓搔成疮,黄汁出,浸淫生长,圻裂。时瘥时剧,变化生虫,
故名 疮。又有燥 、湿 候。
《葛氏方》∶治猝得 疮, 疮常对,在两脚及手足指,又随月生死方∶ 以白犬血,涂之立愈。
又方∶以苦酒,和黄灰涂之。
又方∶捣桃叶,以苦酒和,疮上涂之。
又方∶煮苦酒,沸,以生韭一把纳中,熟出,以敷疮上,即愈。
又方∶乱发、头垢等分,蜗牛壳二七枚,合烧末,腊月猪膏和敷之。
《僧深方》治 方∶ 取石上菖蒲,捣,猪膏和,敷疮,浓二分,先洗去痂。
又方∶灸疮上最良。
《千金方》∶凡一切 疮方∶ 灸足大趾奇间二七壮。
又灸大指头亦佳。
又方∶酢一升,炒薤一把笃之。
又方∶炙 ,敷上。
又方∶炒腊月糖敷上。
又方∶烧故履系末敷之。
又方∶烧肥松取脂涂之。
又云∶燥 方∶酢和灰涂。
又方∶热牛屎涂之。
又云∶湿 方∶烧干虾蟆,猪脂和敷之。
《录验方》云∶芜菁子一升,熬,下筛,以绢裹之,辗转疮上,日三。
《广济方》疗 久不瘥方∶ 取豉熬为末,以泔渍洗,干拭。又和麻油涂上,以故油衣裹三日,开。
<目录>卷第十七<篇名>治疽疮方第十四内容:《病源论》云∶疽疮,是 疮之类也,非痈疽之类。世云 疽即是此也。多发于肢节脚 胫间,相对而生,匝匝作细孔,如针头,其里有虫,痒痛,搔之黄汁出,随瘥随发。皆风邪 客于皮肤,血气之所变生。亦有因诸浅疮,经久不瘥,痒痛抓搔之,或衣揩拂之,其疮则经 久不瘥,而变作疽疮者,而疮里皆生细虫。
《僧深方》治男女面疽 疥痈疽诸疮方∶ 附子(十五枚) 蜀椒(一升) 冶葛(一尺五寸,去心)
上三物, 咀,以苦酒渍一宿,猪膏二升,煎附子,黄膏成,摩疮。亦治伤寒,宿食不 消。酒服如枣,覆取汗。
《录验方》治疽疮有虫痒附子散方∶ 附子(八分,炮) 藜芦(二分,熬)
凡二物,冶合下筛,纳疮中,当有虫出,日三。
《范汪方》治疽疮方∶用胡粉,以猪膏和如泥,敷疮上,良。
《刘涓子方》治疽疮方∶ 乌贼鱼骨作屑,鲫鱼胆十四枚,和取与散合,敷疮上不三,愈。
<目录>卷第十七<篇名>治蠼疮方第十五内容:《葛氏方》治猝得蠼 疮方∶此疮绕人腰胁,甚急痛。
盐三升,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及热,以绵浸汤中, 疮上。
又方∶烧鹿角,苦酒和涂之。
又方∶练皮及枝,烧作灰,敷之。
又方∶末赤小豆,苦酒和涂。若燥者,猪膏和涂。
又方∶胡粉涂之。
又方∶末蚯蚓矢,敷之。
《短剧方》云∶有 蝮虫尿人,歇便令人病也。其状,身中忽有处惨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