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3-方剂

25-千金翼方-第150页

肿,而脚不肿方。
楮叶(八两)
上一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纳米煮粥,食如常食,勿绝,亦以当水,煮羹等 皆 用之,秋时多收,以拟经冬用,其水多少浓淡,任人勿拘,此方慎蒜、面、猪、鸡、鱼、油 腻,重者三年服之,永瘥,轻者一年瘥。
治水肿方 葶苈子(六两,生用) 桂心(二两)
上二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梧子。饮服十丸,日二。慎如前法,忌口味。
<目录>卷第十九·杂病中\水肿第三<篇名>麻豆煎内容:主大腹水肿方。
大麻(一石,未入窖,不郁挹者) 赤小豆(一石,不得一粒杂)
上二味,取新精者仍净拣择,以水淘曝令干,蒸麻子使熟,曝令干,贮净器中,欲服,
取五升麻子熬之令黄香,惟须缓火,勿令焦,细捣取末,以水五升,研取汁令尽,净器密贮 之,明旦欲服,今夜以小豆一升净淘渍之,至晓干漉去水,以新水煮,豆未及好熟即漉出令 干,纳麻子汁中煮令火烂熟为佳,空腹恣意食,日三。其陈郁麻子,益增其病,慎勿用之。
一切水肿,皆忌饱食,常须少饥后,有灸三里、绝骨,作鱼羹法,见《千金》中。
<目录>卷第十九·杂病中\水肿第三<篇名>苦瓠丸内容:主大水,头面、遍身大肿满方。
苦瓠白穣实捻如大豆粒 上一味,以面裹煮一沸,空腹吞七枚,午后出水一升,三四日水自出不止,大瘦即瘥,
三年慎口味,苦瓠须好无靥翳者,不尔有毒,不堪用。
<目录>卷第十九·杂病中\水肿第三<篇名>槟榔丸内容:主水肿方。
槟榔 桂心 栝蒌 麻黄(去节) 杏仁(去皮尖、双仁,熬) 茯苓 椒目 白术(各 三 两) 附子(炮,去皮) 吴茱萸(五合) 浓朴(炙) 干姜 黄 海藻(一本无) 木 防己 葶苈(熬) 甘草(炙,各二两)
上一十七味,捣筛为末,炼白蜜和丸,如梧子。饮服二丸,日三,加至四丸,不知,又 加二丸,可至十二丸。此主老小水肿、虚肿、大病客肿作喘者,用之佳。(一云忌海藻,必 恐无此一味)
风水,通身肿欲裂,利小便方。
防风 猪苓(去皮) 泽泻 麻黄(去节) 茯苓(各四两) 黄 (三两) 泽漆 白 术(各 五两) 杏仁(去皮尖、双仁) 大戟(各一升) 独活(八两) 酒(一斗) 大豆(二 升,以水七 升,煮一升)
上一十三味, 咀。以豆汁及酒合煮取七升,分六七服,一日一夜令尽,当小便极利为 度。
<目录>卷第十九·杂病中\水肿第三<篇名>泽漆根汤内容:主水通身洪肿,四肢无堪,或从消渴,或从黄胆,支饮,内虚不足,荣卫不通,血气不 化,气实皮肤中,喘息不安,腹中响响胀满,眼不得视方。
泽漆根(十两) 赤小豆(二升) 茯苓(三两) 鲤鱼(一枚重五斤者,净去肠胃) 生 姜(八两,切) 人参 麦门冬(去心) 甘草(炙,各二两)
上八味,以水一斗七升,煮鲤鱼、豆减七升,去之,纳药,煮取四升五合,去滓,一服 三合,日三,弱人二合,日再服,气下喘止可至四合, 时小便利,肿气减,或小溏下。若 小便大利,还从一合始,大利便止。若无鲤鱼, 鱼亦可。若水甚,不得卧,卧不得转侧,
加 泽漆一斤;渴,加栝蒌二两;咳,加紫菀二两,细辛一两,款冬一两,桂心三两,增鱼汁二 升。
<目录>卷第十九·杂病中\水肿第三<篇名>大豆汤内容:主风水,通身大肿,眼不得开,短气欲绝或咳嗽方。
大豆(一斗) 乌头(炮,去皮) 黄 泽泻(各三两) 杏仁(一升,去皮尖、双 仁) 半 夏(六两,洗) 茯苓 白术(各五两) 生姜(七两,切) 麻黄(去节) 猪苓(去皮)
防风 木防己(各四两) 甘遂 甘草(炙,各二两) 酒(一升)
上一十六味,以水四斗,先煮豆取一斗,去豆,纳药及酒合煮取七升,分七服,日四夜 三 ,得快利小便为度,肿减便住,不必尽剂。若不得利小便者,加生大戟一升,葶苈二两半,
无不快也,万不失一。
<目录>卷第十九·杂病中\水肿第三<篇名>麻黄汤内容:主风湿,水疾,身体面目肿、不仁而重方。
麻黄(四两,去节) 甘草(二两,炙)
上二味, 咀。以水五升,煮麻黄再沸,去沫,纳甘草,煮取三升,分三服,重复日移 二丈,汗出。不出更合服之,慎护风寒,皮水用之,良。
治水肿方 以苦瓠穣一枚,以水一石,煮一炊久,去滓,煎令可丸服如大豆,小便利后,作小豆羹 ,乃饮食之。
又方 葶苈(五两,熬) 牵牛子 泽泻 昆布(洗) 海藻(洗) 猪苓(去皮,各三两)
上六味末之,炼蜜和丸如梧子大。饮服十五丸,日三。
<目录>卷第十九·杂病中\水肿第三<篇名>石胆丸内容:主足胫肿,小便黄,胸痛颊车骨筋解开痛方。
石胆(研) 吴茱萸 天雄(炮去皮) 芫花(熬) 柏仁(各一分) 防风 荛花(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