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3-方剂

25-千金翼方-第179页

∶ 重衣更寒一反 饥则生臭二反 极则自劳三反 温则滞痢四反 饮食欲寒五反 肿疮水 洗六反 言七急者∶ 当洗勿失时一急 当食勿饥二急 酒必清淳热三急 衣温便脱四急 食必须冷五急 食 不患多六急 卧必底薄七急 言八不可者∶ 冬寒欲火一不可 饮食欲热二不可 当疹自疑三不可 畏避风湿四不可 极不欲行五不 可饮食畏多六不可 居贪浓席七不可 所欲纵意八不可 言三无疑者∶ 务违常理一无疑 委心弃本二无疑 寝处必寒三无疑 上,凡服之人,若能依此六反、七急、八不可、三无疑者,虽不得终蠲此疾,复常无病 ,可以清旦暮之暴也。
<目录>卷第二十二·飞炼<篇名>解石及寒食散并下石第四内容:\x论一首 方六十九首\x 论曰∶凡是五石散先名寒食散者,言此散宜寒食冷水洗取寒,唯酒欲清,热饮之,不尔 ,即百病生焉。服寒食散,但冷将息,即是解药热实大盛热,服三黄汤也。
治石发动上气热实不解心腹满,小便赤,大便赤,大便不利,痞逆冲胸,口中焦燥目赤 方∶ 大黄(一两) 黄连 黄芩 芒硝 甘草(炙,各二两)
上五味, 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再服。凡用大黄、芒硝,临汤熟纳之。
治石发热旧小三黄汤,杀石热胜前方,除实不及前方∶ 大黄(二两,一方一两) 黄芩(二两,一方一两) 栀子(十四枚,擘) 豉(三升,
绵裹)
上四味, 咀,以水六升,先煎药数沸后,纳豉,煮取二升,分二服,取瘥止。
治热杀石气下去实兼发汗解肌中风热气汤方∶ 大黄(三两) 黄芩(二两) 栀子(十四枚,擘) 豉(一升,绵裹) 麻黄(去节)
甘草(
炙,各二两)
上六味, 咀,以水九升,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四升,纳豉三沸,分三服。
得下,止。
治虚石发,内有客热胸中痞,外有风湿不解,肌中急挛,黄芩汤方∶ 黄芩(二两) 栀子(十四枚,擘) 葱白(一握) 豉(一升,绵裹)
上四味, 咀,以水七升,煮豉三沸,去滓,纳诸药,煮取三升,分二服。不止,更为 之。
治虚劳下焦有热,骨节疼痛,肌急内痞,小便不利,大便数而少,吸吸口燥少气折石热 汤方∶ 大麻(五合,去皮) 豉(二升,绵裹)
上二味,研麻子碎,以水四升,合煮,取一升五合,分三服,服三剂即止。
<目录>卷第二十二·飞炼\解石及寒食散并下石第四<篇名>大黄汤内容:治石发烦热胀满,身生疮,年月深久治不瘥者,石虚热生疮方∶ 大黄(三两) 麦门冬(一两,去心) 栀子(十四枚,擘) 黄芩 芒硝 甘草(炙,
各二 两)
上六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五合,分为五服。得下止。
治石发热,热结生肿坚起,始作肿,宜下之,升麻汤方∶ 升麻 枳实(炙) 芍药 大黄(各二两) 当归 黄芩(各一两)
上六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分三服,得下肿消,止。热甚,倍加黄芩。一方 有甘草一两。
治石发热盛,变作痈肿,初欲成急治之,方∶ 石燕子(七枚)
上一味,以水三大升,煮之取二升,数用淋洗之,以瘥为度。
治石发头痛,胸胀满,或寒或热,手足冷,或口噤,或口烂生疮、干燥,恶闻食气,前 胡汤方∶ 前胡 芍药 黄芩 大黄 甘草(炙,各二两) 大枣(二十枚,擘)
上六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五合,分三服。若心胁坚满,加茯苓三两;胸满塞 ,加枳实一大两,炙;连吐、胸中冷、不饮食,加生姜三两;胃虚口燥,加麦门冬三两,去 心。凡欲加药者,则加水一升。
治石发身如火烧靳邵黄芩汤方∶ 黄芩 枳实(炙,各二两) 栀子(十四枚,擘) 栝蒌 浓朴(炙) 芍药 甘草(炙,
各 一两)
上七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五合,分三服。
治石毒,或十年二十年三十年而发者,或 如寒,或饮食,或不欲食,若服紫石英发 青者,热闷 喜卧,起止无气力,或寒,皆腑气所生,脏气不和,矾石发热者,燥而战,
石硫黄发热者郁郁,如热极者身并破裂,华佗荠 汤方∶ 荠 (四两) 茯苓(一两) 蔓荆子(一升) 芍药 人参 蓝子 黄芩 甘草(炙,
各一 两)
上八味, 咀,以水一升,煮蔓荆子,取八升,去滓,纳诸药,煮取二升五合,分三服 。若虚弱者,倍人参,减黄芩;若气上,倍茯芩,加荠 一两(《外台秘要》∶黄芩、芍药各 二 治桃花石发,即心噤,身壮热,头痛,觉者清酒饮之随多少,酒热行即瘥。亦可服大麦 ,不解,服此麦奴汤方(大麦 见第十七卷中∶)
大麦奴(叶是,阴干) 麦门冬(去心,各四两) 桂心(三两) 葱白(八茎,勿使 叶) 人 参(一两) 甘草(炙,二两)
上六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若无麦奴,以麦三升净淘洗,
先煮使熟,去滓,添水满八升,然后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