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药,煮取三升,分三服。
治一切杂石发动方∶ 麦门冬(去心) 人参(各三两) 甘草(一两,炙)
上三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弹丸,一服三丸,忌如前法。
治心胸肝热方∶ 人参 黄芩(各二两) 栀子(一枚,擘) 麦门冬(去心) 桂心 甘草(炙,各一 两)
上六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三服。
治热折石皇甫栀子汤方∶ 栀子(十四枚,擘) 黄芩(二两半) 豉(一升,绵裹)
上三味, 咀,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纳豉煮取二升,分二服。
治石发烦热胀满,身体生疮,年月久远者,兼治诸药乳石发动方∶ 麻黄(去节) 甘草(炙,各一两)
上二味, 咀,以水二升,煮取半升,纳清酒五合,煎取软一升。其患者先须火边炙令 热彻欲汗,因即热服之,令尽,温覆卧。须臾大汗出,即瘥。
治一切石热发方∶ 但饮淳美热清酒,冷食,自劳,冷洗,瘥。
治乳石痢及常服压石方∶ 取好豉炒令黄香,待冷捣筛,心未熟更炒,待冷还捣,若心熟皮即焦苦,所以须再炒。
日别空腹再服二大匙,以冷水服之佳。
治石痢方∶ 淡煮真好茶汁,服二三升,重者三服,轻者一二服,即瘥。
解散石发动诸药不治单服酒豉方∶ 清美酒(一升) 好豉(五合,绵裹)
上二味,和煮三五沸,热饮一升使尽,大良。
治一切石发单方∶ 捣生冬瓜汁三升,分为三服。
治杂石发单方∶ 煮葱白汁服亦解。
单煮枸杞白皮汁服亦解。
单煮胡荽汁服亦解,冬煮根饮之。
单煮荠 汁饮亦解。
解散热渴最良方∶ 葱白不过一斤,胡荽 荠 枸杞 不越半斤,皆单煮,取汁饮之。
又单煮犬肉汁,服解大散,良。
<目录>卷第二十二·飞炼\解石及寒食散并下石第四<篇名>猪膏汤内容:解大散方∶ 猪膏(一两,烊之) 豉(一升,绵裹)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豉,取汁一升,纳猪膏,服七合,日三服。石人饮宜清冷,不宜热 ,热即气壅痞石,唯酒一种,须热也。
若为食仓米臭肉动乳者,必须葱豉汤细细服之,可立五六度,即瘥。
若食饮损者,于葱豉汤中纳当归一两煮之,去滓,分温三服,便瘥。仍未除者,可作后 芦根汤服之方∶ 芦根 地榆 五加皮(各一两)
上三味, 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一服即瘥。此汤力快,小 者不须服之。
若得四时节气冷热不调动乳者,皆是寒热所致,其状似疟,久久不疗令人损命,纵服诸 药,必终不瘥,必须作生熟汤以浴之方∶ 以大器盛汤,若大热,投少冷水,即入汤中坐勿动,须臾百节开,寒热之气皆从毛孔中 出,变作流汗。若心中热闷者,还服少许热汤即定,良久乃出汤,便浓衣覆盖卧,豁然觉醒 平复,如患大重者,不进三二度,即瘥。
<目录>卷第二十二·飞炼\解石及寒食散并下石第四<篇名>人参汤内容:解散数发动烦闷呕逆∶ 人参 白术 栝蒌 甘草(炙,各二两) 黄芩(一两)
上五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分为三服,温温服。
治服石及散发背痈疽方∶ 取乌豆二升,水六升,煮令稀稠薄饧,量减取三大合,匙抄细细纳患人口中,审听腹中 作声,如欲利即停,须臾必利,利后即瘥。忌热食,陈臭等。
治石气发身体微肿面上疮出方∶ 紫雪(汤成下) 黄芩(各二两) 葳蕤 升麻(各一两半) 栀子(十枚,擘) 犀 角屑 甘 草(炙,各一两)
上七味, 咀,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八合,绞去滓,纳紫雪,分温三服,每服如人行六七 里,又服,利三行为度,仍用后方涂疮。忌热面、猪肉、海藻等。
治石热面上生疮方∶ 取寒水石,以冷水于白瓷 中研令汁浓,将涂疮干,即点之,勿令停。
治诸石发动口干寒热似鬼神病方∶ 麦门冬(五两,去心) 大黄 苦参(各等分) 葳蕤 栀子(擘) 五加皮 黄芩 生 犀(
屑)芍药 升麻(各一两) 大青 甘草(炙,各三分)
上一十二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梧子,每食讫少时,以蜜水服十四丸,渐稍加至二 十丸,以意加减。忌诸热食及海藻、猪、鱼、炙肉、蒜、面等。
治石等毒发热困苦方∶ 脂(成炼) 葱白(切,各五合) 芒硝(一两) 豉(一两半)
上四味,以水二升,煮葱豉,取一升五合,绞去滓,下猪脂、芒硝,分温三服,每服如 人行三四里,进一服,快利为度。忌热面炙肉、蒜、粘食、陈臭等物。
<目录>卷第二十二·飞炼\解石及寒食散并下石第四<篇名>麻黄汤内容:治石发困不可解者方∶ 麻黄(二两,去节) 栀子(十四枚,擘) 香豉(一升) 甘草(一两,炙)
上四味, 咀,以酒五升渍一宿,加水二升,煮取三升一合,分三服,忌如药法。
又方∶ 大黄(别浸) 黄芩 甘草(各二两,炙)
上三味, 咀,以水五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