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3-方剂

31-古今名医方论-第16页

阴固本御邪之剂也。夫伤则宜 补,
中之阴,又为寒水之脏,故伤寒之重者多入少阴,所以少阴一经,最多死证。方中用生附二 枚者,取其力之锐,且以重其任也,益少火之阳,鼓肾间之动气以御外侵之阴翳,则守邪之 神 脏 阳无 水。
以散 子汤 于经 脉 表 与 尚 学人 <目录>卷三<篇名>参胡三白汤属性:治汗下后,虚微少气,发热,口燥。去柴胡,名人参三白汤。
人参 柴胡 白术 白芍 白苓 姜 枣 柯韵伯曰∶汗下后里气既虚,当求之于三阴∶而表热复发,又当责之三阳。三阳以少阳 为枢 不得 达少 太阴 为大 冬、
表热 <目录>卷四<篇名>济生肾气丸属性:治肾虚脾弱,腰重脚肿,小便不利,腹胀,喘急,痰盛,已成鼓症,其效如神。
熟地黄(四两) 白茯苓(三两) 牡丹皮 干山药 泽泻 车前子 山茱萸 牛膝 肉 桂 上十味,蜜和丸。每服八十丸,空心米饮下。
张景岳曰∶水肿乃脾、肺、肾三脏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 在肺 无所 关,
即为 必先 失其 之真 故用 牛膝 即所 减。
大伤 桂、
盖 如 散 以 自 斗 胜 <目录>卷四<篇名>八味地黄丸属性:治命门火衰不能生土,以致脾胃虚寒,饮食少思,大便不实,或下元衰惫,脐腹疼痛,
夜多 熟地黄(八两,用真生怀庆,洗,浸一宿,柳木甑砂锅上蒸半日,晒干,如式九次为度,
临用 桂附子(各一两)
上八味为末,炼蜜丸如桐子大。酒下十五丸,日再服。
赵养葵曰∶君子观象于坎,而知肾中具水火之用。今人入房,而阳气易举者,阴虚火动 也;
药、泽 中补火 喻嘉言曰∶《金匮》用八味丸治香港脚上入少腹不仁者。香港脚即阴气,少腹不仁,即攻心 之渐 少腹 阻其胸中之阳,自致短气,故用 此肾气不能摄水,小便恣出,
气不上升之渴,非用此以蛰护 药,得其旨矣。
柯韵伯曰∶命门之火,乃水中之阳。夫水体本静,而川流不息者,气之动,火之用也,
非指 肾家 命门 气矣 则 崔氏加减八味丸,以五味之酸收,易附子之辛热,肾虚而不甚寒者宜之也。《千金方》
于八 附加 苓以 味外 <目录>卷四<篇名>六味地黄丸属性:主治肾精不足,虚火炎上,腰膝痿软,骨热酸疼,足跟痛,小便淋秘或不禁,遗精梦泄,
水 熟地黄(八两) 山茱萸(四两) 白茯苓 干山药(各四两) 牡丹皮(三两) 泽 泻(二两)
上为末,炼蜜丸如桐子大,空心淡盐汤下。
柯韵伯曰∶肾虚不能藏精,坎宫之火无所附而妄行,下无以奉春生之令,上绝肺金之化 源。地黄禀甘寒之性,制熟味更浓,是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也,用以大滋肾阴,填精补髓,壮 水之 静之 肾之 故 固封 借以 奉生 <目录>卷四<篇名>天王补心丹属性:主治心血不足,神志不宁,津液枯竭,健忘,怔忡,大便不利,口舌生疮等症。
人参 酸枣仁 当归 生地黄 柏子仁 麦冬 天冬 远志 五味子 白茯苓 丹 参玄参 桔梗 上为末,炼蜜丸如椒目大,白汤下。
柯韵伯曰∶心者主火,而所以二者神也。神衰则火为患,故补心者必清其火而神始安。
补心 耳 之 以生心血,玄参之咸以补心血,
楫,远志为向导,和诸药入心而 生疮、大便不利之虞哉?
<目录>卷四<篇名>朱砂安神丸(东垣方)
属性:治心神昏乱,惊悸,怔忡,寤寐不安。
朱砂(另研) 黄连(各半两) 生地黄(三钱) 当归 甘草(各二钱)
上为细末,酒泡蒸饼丸如麻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三十丸,卧时津液下。
叶仲坚曰∶经曰∶神气舍心,精神毕具。又曰∶心者,生之本,神之舍也。且心为君主 之官 痴妄 以养 之;
安;
<目录>卷四<篇名>枳术丸属性:(东垣)
治胃虚,湿热饮食壅滞,心下痞闷。
白术(二两,土蒸) 枳实(一两,麸炒)
上为细末,荷叶煨陈米饭为丸如椒目大,白汤下。
东垣曰∶白术苦甘温,其苦味除胃中之湿热,其甘温补脾家之元气,多于枳实一倍;枳 实味 先补 营气 矣。
<目录>卷四<篇名>附录《金匮》枳术汤属性:治心下硬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
枳实(七枚) 白术(二两)
上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腹中软即散。
赵以德曰∶心下,胃上脘也。胃气弱,则所饮之水不消,痞结而坚,必强其胃,消其痞。
白 <目录>卷四<篇名>磁朱丸属性:(《千金方》)
治神水宽大渐散,皆如雾露中行,渐睹空中有黑花,睹物成二体,及内障,神水淡绿色、
淡 磁石(二两, ) 辰砂(一两) 神曲(生,三两,更以一两水和作饼煮浮,搜入 前药,炼蜜 每服十丸,加至三十丸,空心米汤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