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3-方剂

40-备急千金要方-第284页

庙佛寺之中,井灶圊厕之侧,冢墓尸柩之旁,皆所 不可。夫交合如法,则有福德,大智善人降托胎中,仍令性行调顺,所作和合,家道日隆 ,祥瑞竞集,若不如法,则有薄福愚痴恶人来托胎中,仍令父母性行凶险,所作不成,家道 日否,殃咎屡至,虽生成长,家国灭亡。夫祸福之应,有如影响,此乃必然之理,可不再思 之。若欲得子者,但待妇人月经后一日、三日、五日,择其王相日,生气时夜半后乃施泄,
有子皆男,必寿而贤明高爵也;以月经绝后二日、四日、六日施泄,有子必女;过六日后勿 得施泄,既不得子,亦不成人。黄帝杂禁忌法曰∶人有所怒,血气未定,因以交合,令发痈 疽。又不可忍小便交合,使人淋茎中痛,面失血色。及远行疲乏来入房,五劳虚损,少子。
且妇人月事未绝而与交合,令人成病,得白驳也。水银、鹿脂不可近阴,令阴痿缩。
<目录><篇名>卷二十八脉法属性:(凡十六类)
<目录>卷二十八脉法<篇名>平脉大法第一属性:论曰∶夫脉者,医之大业也。不深究其道,何以为医者哉。是以古之哲医,寤寐俯仰,
不与常人同域,造次必于医,颠沛必于医,故能感于鬼神,通于天地,可以济众,可以根据凭。
若与常人混其波澜,则庶事堕坏,使夫物类将何仰焉。由是言之,学人必当屏弃俗情,凝心 于此 经曰∶诊脉之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
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
形之盛衰,可以此参伍,决生死之分也。
又曰∶平脉者,皆于平旦。先诊寸口,初重指切骨,定毕便渐举指,与皮毛相得,于轻 重之间,随人强弱肥瘦,以意消息进退举按之宜。称其浮沉诸类应于四时五行,与人五脏相 应,轻重相薄,寻状论寒暑得失。
凡人禀形,气有中适,有躁静,各各不同。气脉流动,亦各随其性情,故一呼脉再至,
一吸脉再至,呼吸定息之间复一至,合为五至,此为平和中适者也。春秋日夜正等,无余分 时也。其余日则其呼而脉至多,吸而脉至少,或吸而脉至多,呼而脉至少,此则不同,如冬 夏日夜长短之异也。凡气脉呼吸法,昼夜变通效四时。然于呼吸定息应五至之限,无有亏僻,
犹晷刻与四时有长短,而岁功日数无遗也。若人有羸有壮,其呼吸虽相压遏,而昼夜息度随 其漏刻,是谓∶呼吸象昼夜,变通效四时。
夫诊脉,当以意先自消息,压取病患呼吸以自同,而后察其脉数,计于定息之限,五至 者为平人,若有盈缩,寻状论病源之所宣也。
问曰∶何为三部脉?答曰∶寸、关、尺也。凡人修短不同,其形各异,有尺寸分三关之 法,从肘腕中横纹至掌鱼际后纹,却而十分之而入取九分,是谓尺。从鱼际后纹却还度取十 分之一,则是寸。寸十分之而入取九分之中,则寸口也。此处其骨自高,故云∶阴得尺内有 一寸,阳得寸内九分,从寸口入却行六分为关分,从关分又入六分为尺分。
又曰∶从鱼际至高骨却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从寸口至尺,名曰尺泽,故曰尺寸。寸 后尺前名曰关,阳出阴入以关为界,如天地人为三界,寸主射上焦头及皮毛,竟手上部。关 主射中焦腹及腰中部。尺主射下焦小腹至足下部。此为三部法,象三才天地人,头腹足为三 元也。夫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候者,何谓也?然寸口者,脉 之大会,手太阴之动脉也。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人一日一 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五十度,周于其身,漏水下百刻,荣卫行阳二十五度,行阴亦二 十五度为一周。故五十度而复会于手太阴。太阴者,寸口也,即五脏六腑之所终始,故法取 于寸口。人有三百六十脉,法三百六十日也。
<目录>卷二十八脉法<篇名>诊五脏脉轻重法第二属性:初持脉如三菽之重与皮毛相得者,肺部。(金秋三月庚辛之气。) 如六菽之重与血脉相 得者,心部。(火夏三月丙丁之气。) 如九菽之重与肌肉相得者,脾部。(土旺四季,季夏 六月戊己之气。) 如十二菽之重与筋平者,肝部。(木春三月甲乙之气。) 按之至骨,举 之来疾者,肾部。(水冬三月壬癸之气。) 心肺俱浮,何以别之?然浮而大散者,心也。(象 火浮散。)浮而短涩者,肺也。(象金浮涩。) 肾肝俱沉,何以别之?然牢而长者,肝也。(如 木生苗吐颖。) 濡而大,举指来实者,肾也。(濡弱如水举重胜船。) 脾者中州,故其脉 在中,是阴阳之脉也。(《千金翼》云∶迟缓而长者,脾也。)
<目录>卷二十八脉法<篇名>指下形状第三属性: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浮于指下。) 沉脉,举之不足,按之有余。(重按之乃 得。) 涩脉,细而迟,往来难且散,或一止复来。(一曰浮而短,一曰短而止,或如散。)
滑脉,往来前却,流利展转,替替然与数相似。(一曰浮中如有力,一曰漉漉如欲脱。) 洪 脉,极大在指下。(一曰浮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