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3-方剂

40-备急千金要方-第285页

大。) 细脉,小大于微,常有但细耳。微脉,极细而软,或欲 绝,若有若无。(一曰小也,一曰手下快,一曰薄,一曰按之如欲尽绝。) 弦脉,举之无有,
按之如张弓弦状。(一曰如张弓弦,按之不移。又曰浮紧乃为弦也。) 紧脉,数如切绳状。
(一曰如转索之无常。) 迟脉,呼吸三至,来去极迟。(一曰举之不足,按之尽牢。一曰按 之尽牢,举之无有。) 数脉,去来促急。(一曰一息脉六七至,一曰数者进之名。) 缓脉,
去来亦迟,小快于迟。(一曰浮大而软,阴与阳同等。) 弱脉,极软而沉,细按之欲绝指下。
(一曰按之乃得,举之即无。) 动脉,见于关上,无头尾大如豆,厥厥动摇。伏脉,极重 指 着骨乃得。(一曰关上沉不出,名曰伏。一曰手下裁动,一曰按之不足,举之无有。) 芤脉,
浮大而软,按之中央空,两边实。(一曰指下无,两旁有。 软脉,极软而浮细。一曰按之 无有,举之有余。一曰细小如软。《千金翼》软作濡。) 虚脉,迟大而软,按之不足隐指,
豁豁然空。 实脉,大而长,微强,按之隐指, 然。(一曰沉浮皆得。) 促脉,来去数,
时一至。 结脉,往来缓,时一止复来,脉结者生。 代脉,来数中止,不能自还,因而 复动。脉代者死。 散脉,大而散,散者气实血虚,有表无里。 革脉,有似沉伏实,大而 长,微弦。(《千金翼》以革为牢。) 弦与紧相类。软与弱相类。 浮与芤相类。(又曰浮 与洪相类。)微与涩相类。 沉与伏相类。 缓与迟相类。(又曰软与迟相类。) 革与实相 类。(《翼 <目录>卷二十八脉法<篇名>五脏脉所属第四属性:心部在左手关前寸口。(亦名人迎。) 肝部在左手关上。 肾部在左手关后尺中。
肺部 脉法赞云∶ 心肝出左,脾肺出右。肾与命门,俱出尺部。魂魄谷神,皆见寸口。左主司官,右主司 府。左大顺男,右大顺女。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为人迎,右为气口。神门决断,两在关 后。人无二脉,病死不愈。诸经损减,各随其部。三阴三阳(一云按察阴阳,)谁先谁后,
阴 病治官,阳病治府(府,外也。)奇邪所舍,如何捕取。审而知之,针入病愈。脉有三部,
阴 阳相乘。荣卫气血,而行人躬。呼吸出入,上下于中。因息游布,津液流通。随时动作,效 象形容。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察色观脉,大小不同。一时之间,变无经常。尸寸参差,或 短或长。上下乖错,或存或亡。病辄改易,进退低昂。心迷意惑,动失纪纲。愿为缕陈,令 得分明。(师曰)子之所问,道之根源。脉有三部,尺寸及关。荣卫流行,不失衡铨。肾沉 心 洪,肺浮肝弦。此自常经,不失铢分。出入升降,漏刻周旋。水下二刻,脉一周身。旋复寸 口,虚实见焉。变化相乘,阴阳相干。风则浮虚,寒则紧弦。沉潜水蓄,支饮急弦。动弦为 痛,数洪热烦。设有不应,知变所缘。三部不同,病各异端。太过可怪,不及亦然。邪不空 见,终必有奸。审察表里,三焦别分。知邪所舍,消息诊看。料度腑脏,独见若神。
<目录>卷二十八脉法<篇名>分别病形状第五属性:脉数在腑。 脉迟在脏。 脉长而弦,病在肝。(《脉经》作出于肝。) 脉小血少,
病 浮,
病在肺。 脉大而坚(扁鹊云∶小而紧,)病在肾。 脉滑者,多血少气。 脉涩者,少血 多 气。脉大者,血气俱多。 又云脉来大而坚者,血气俱实。 脉小者,血气俱少。又云∶脉 来细而微者,血气俱虚。 脉沉细滑疾者热。 脉迟紧为寒。(《脉经》云∶洪数滑疾为热,
涩迟沉细为寒。) 脉盛滑紧者,病在外热。 脉小实而紧者,病在内冷。 脉小弱而涩,
谓之久病。 脉浮滑而疾,谓之新病。 脉浮滑,其人外热风走刺有饮,难治。 脉沉而紧,
上焦有热,下寒,得冷即便下。 脉沉而细,下焦有寒,小便数,时苦绞痛,下利重。 脉 浮紧且滑直者,外热内冷,不得大小便。 脉洪大紧急,病速进在外,苦头发热痈肿。 脉 细小紧急,病速进在中,寒为疝瘕积聚,腹中刺痛。 脉沉重而直前绝者,病血在肠间。 脉 沉重而中散者,因寒食成 。 脉直前而中散绝者,病消渴。(又云∶病浸淫疮。) 脉沉重,
前不至寸口徘徊绝者,病在肌肉遁尸。 脉左转而沉重者,气微,阳在胸中。 脉右转出不 至寸口者,内有肉 。 脉累累如贯珠不前,有风寒在大肠,伏留不去。 脉累累如止不至,
寸口软者,结热在小肠膜中,伏留不去。 脉直前左右弹者,病在血脉中 血也。 脉后而 左右弹者,病在筋骨中也。 脉前大后小,头痛目眩。 脉前小后大,胸满短气。 上部有 脉,下部无脉,其人当吐,不吐者死。 上部无脉,下部有脉,虽困无所苦。 夫脉者,
血之府也。 长则气治。 短则气病。数则烦心。 大则病进。 上盛则气高。 下盛则气 胀。 代则气衰。 细(《太素》作滑)则气少。 涩则心痛,浑浑革革至如涌泉,病进而 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