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7-女科

15-女科百问-第5页

丸。枣汤参汤食前任 下。饮后亦可。
坎离丹。既济水火。补心滋肾。白浊梦遗。
辰砂(一两另研) 酸枣仁(酒浸去壳研一两净) 附子(一个去皮脐) 乳香(半两令隔水乳钵细研入) 上先用附子碾细罗末。次入三味和匀。炼蜜丸如鸡头大。每服一粒温酒下。空心一服。须是 腊月合。瓷器盛之。
石斛散。治虚劳羸瘦。乏力少食。倦怠多惊畏。
石斛(四钱去根净洗锉酒炒) 牛膝(酒浸) 柏子仁(去皮研) 五味子 远志(炒) 杏仁(去 皮尖炒) 木香 肉苁蓉(酒浸焙干) 诃子肉(炮) 青橘皮 柴胡 人参 熟地(蒸各三钱) 白茯苓(四钱) 甘草(二钱炙) 干姜(一钱半炮) 神曲(研炒) 麦 (各六钱)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米饮调下。食前日二三服。
<目录>卷上<篇名>第十六问妇人多因风冷而生诸疾属性:答曰。风乃阳邪也。冷乃寒气也。风随虚入。冷繇劳伤。夫人将摄顺理。则血气调和。风寒 暑湿不能为害。若劳伤血气。便致虚损。则风冷乘虚而干之。或客于经络。则气血凝涩。不 能温养于肌肤。或入于腹内。则冲气亏虚。不能消化于饮食。大肠虚则多利。子脏寒则不生 。或为断绝。或为不通者。随所伤而成病。皆不逃乎风冷之气也。
补阴丸。治妇人百疾。或经不调。或崩中漏不止。腰腿沉重。脐腹作痛。潮热往来。虚烦自 汗。中满气短,呕哕不时。肢体烦疼。不思饮食。日渐瘦弱。此药顺肌体。悦颜色。调营卫 。逐风寒。进饮食。化痰涎。
熟地 生地(各七两) 白术(五两) 苍术(五两半泔浸一宿) 本(去土) 牡丹皮 当归 秦艽(四味各十两) 细辛(七两) 肉桂(去皮八两) 甘草(炙六两半) 蚕蜕布(烧存性七两) 大豆黄卷(炒烟去六两半) 枳壳(六两麸炒) 陈皮(六两去白) 干姜(炮) 羌活(各五两) 白芷(六两) 白茯苓(六两) 糯米(三升炒黑色火烟出) 上件细末。蜜丸。每一两作十丸。每服一丸。温酒化下。醋汤亦得。食前。丹铅丹。治一切虚寒冷病。
鹿茸 灵砂 白龙骨 川椒 阳起石 牡蛎粉 肉桂 肉苁蓉 石斛 川巴戟 木贼 泽泻 天雄(酒浸炮) 沉香 菟丝子(酒浸) 腽肭脐(各一两) 磁石(醋淬) 麝香(各半两)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一百丸。温酒或盐汤下。
<目录>卷上<篇名>第十七问妇人多头眩而冒属性:答曰。眩者。晕也。谓转运之运。世之为头运者是也。冒者冒蒙之冒。世为昏冒者是也。明 理论曰。 非毛而见其毛。眩非玄而见其玄。 谓眼花也。眩谓眼黑也。针经云。上虚则眩 。下虚则厥。眩虽为虚。盖风家亦有之者。风主运动故也。妇人头运。挟痰多呕吐者。状若 醉头风也。
芎羌散。治妇人患头风者十居其半。每发必掉眩如在车上。盖因血虚。肝有风邪袭之耳。素 问云。徇蒙拈尤。目瞑耳聋。下实上虚。过在足少阳厥阴。甚则入肝。盖谓此也。方比他药 。捷而效速。
川芎(一两) 当归(三钱) 羌活 旋复花 细辛 蔓荆子 石膏(生) 本 荆芥穗 半夏 防风 熟地 甘草(炙各半两) 上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大盏姜五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气虚者。此药送 养正丹五七十粒。
玉真丸。治肾气不足。气逆上行。头痛不可忍。谓之肾厥。其脉举之弦。按之石坚。(一本 作不坚) 硫黄(二两) 石膏(硬者不 研) 半夏(汤洗七次各一两) 硝石(一分研) 上为细末。研和生姜汁糊为丸。如桐子大。阴干。每服三十丸。生姜汤米饮汤下。更灸关元 穴百壮。良方中硫黄丸亦佳。
醉头风饼儿 僵蚕(去丝嘴) 天南星 上件各等分细末。生姜自然汁和作饼。如折二钱大。浓五分。阴干。每服一饼。同平胃散四 味者三钱重。水三大盏。姜五片。枣二个。先煎平胃散一沸。次下饼子。捶碎入。同煎一二 沸。通口服。
桃红散。治男子妇人气虚。攻注头目昏眩。偏正头疼。夹脑风。两太阳穴疼。眉棱骨痛。及治 风痰恶心。头运欲倒。小儿伤风鼻塞。痰涎咳嗽。并宜服之。
川乌(一两) 草乌(八钱) 天南星(半两以上三味水洗三次) 麝香 脑子(各一钱) 朱砂( 半两别研细) 上为细末。每服半钱。薄荷茶调下。温酒亦得。
<目录>卷上<篇名>第十八问身体疼痛流注不定属性:答曰。身体疼者。其证不一。太阳证表未解。法当身体疼痛。太阳中湿。一身尽痛。若脉沉 身体自利。痛者阴也。身重背强。腹中绞痛。咽喉不利。身如被杖者。阴毒证也。若风邪乘 虚在于皮肤之间。淫淫跃跃。若刺一身尽痛。伤侵血气。动作如蛊毒之状者。巢氏谓之风 蛊也。
虎骨散。治妇人血风攻注。身体疼痛。
虎胫骨(一两半) 桂心 芎 海桐皮 当归 牛膝 天麻 附子 骨碎补(各一两) 羌活 (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空心温酒调下。
透经汤。治身体疼痛。
五积散(半两) 生附子(二钱) 上件用水二盏。姜七片。枣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