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7-女科

19-女科经纶-第22页

上<篇名>妊娠子满属脾虚有湿清浊不分属性:何松庵曰∶妊娠三月后,肿满如水气者,俗呼为琉璃胎是也。古方一主于湿,大率脾虚者多。脾虚不运,
则清浊不分,须以补脾兼分利。若夜肿日消,是血虚,宜健脾兼养血主之。
<目录>卷三\胎前证上<篇名>妊娠胎水属胞中蓄水属性:陈良甫曰∶妇人胎孕至五六个月,腹大异常,胸腹胀满,手足面目浮肿,气逆不安,此由胞中蓄水,名曰胎水。
不早治,生子手 足软短有疾,或胎死腹中,用《千金》鲤鱼汤治其水。
<目录>卷三\胎前证上<篇名>妊娠胎水属气壅成湿属性:陈良甫曰∶胎气壅塞成湿,致身体、胁腹浮肿,喘急气促,小便涩。法当疏壅气,行水湿,泽泻散主之。
《济阴纲目》按∶子满在五六月以后,比子气与子肿不同。盖胎大则腹满,满则气浮,遍身肿,邪无所挟,
但一泻气利水则愈。
<目录>卷三\胎前证上<篇名>妊娠有水气属性:《金匮要略》曰∶妊娠有水气,身重,小便不利,洒淅恶寒,起即头眩,葵子茯苓散主之。
徐忠可曰∶有水气者,虽未大肿胀,经脉中之水道已不利,卫气挟水,不能条畅,则周身之气为水滞,故 身重。水已通调而顺行,逆则小便不利矣。恶寒者,卫气不行也。头眩者,内有水气,厥阳之火逆阴气而上蒸,
则所见皆眩矣。
<目录>卷三\胎前证上<篇名>妊娠浮肿胀满分证用药之法属性:薛立斋曰∶前证若胸满腹胀,小便不通,遍身浮肿,《千金》鲤鱼汤。脾胃虚弱,佐以四君子。若面目 虚浮,肢体如水气,全生白术散,未应,六君子汤。若脾虚湿热,下部作肿,补中汤加茯苓。若饮食失节,呕 吐泄泻,六君子汤。若腿足发肿,喘闷不宁,或指缝出水,天仙藤散。若脾肺气滞,加味归脾汤,佐加味逍 遥散。
慎斋按∶以上八条,序胎前肿胀有子满之证也。子满有水血相抟,有停水受湿,有经血壅闭,有清浊不分。
总因脾土虚,不能制水所致。故立斋治法,不外健脾渗湿,顺气安胎为主。若《济阴》云,但一泻气利水 则愈,此谬论也。必兼立斋用药,乃为求本之要。至良甫以下三条,虽有胎水之名,其证实与子满异名同证也。
<目录>卷三\胎前证上<篇名>妊娠脚肿名子气属冲任有血风属性:《产孕集》曰∶妊娠自三月成胎后,两足自脚面渐肿,行步艰难,以至喘闷,饮食不美,似水气状,脚趾 间有黄水出者,谓之子气,直至分娩方消。此由妇人素有风气,或冲任经有血风,未可妄投汤药。亦虑将产之 际,有不测之忧,故不可不治于未产之前也。
<目录>卷三\胎前证上<篇名>妊娠脚肿属风寒湿冷属性:陈无择曰∶凡妇人宿有风寒湿冷,妊娠多脚肿,俗呼为皱脚。
<目录>卷三\胎前证上<篇名>妊娠脚肿属脾衰血化成水属性:陈良甫曰∶妊娠两脚浮肿,名曰脆脚。因脾衰不能制水,血化成水所致,全生白术散主之。
<目录>卷三\胎前证上<篇名>妊娠胫肿属中气壅郁属性:朱丹溪曰∶妊娠两足胫肿至膝,甚则足趾间出水。此由中气聚养胎元,壅郁不得升发,法当疏郁滞,天仙藤 散主之。
<目录>卷三\胎前证上<篇名>妊娠脚肿属脾经养胎病属性:何松庵曰∶孕妇六七月间,两足浮肿,足太阴脾经养胎也。脾主四肢,此时胎已坠下,故肿见于两足,分娩 后即愈。
<目录>卷三\胎前证上<篇名>妊娠脚肿不可作水治伤真气属性:齐仲甫曰∶妊娠脚肿,非水气比。至八九月,胫及腿俱肿,不可以水病治之,反伤真气。有此者,必易产,
因胞脏中水血俱多,不致燥胎故也。若初妊即肿者,是水气过多,儿未成体,则胎必坏。
<目录>卷三\胎前证上<篇名>妊娠脚肿主男胎之验属性:《名医录》曰∶宋少主与徐文伯微行,学针法。文伯见一妊妇足肿不能行,少主脉之曰∶此女形也。文伯 诊之曰∶此男胎也,在 左则胎黑色。少主怒,欲破之,文伯恻然曰∶臣请针之。胎遂堕,男形而色黑。此妊娠足肿之说也。
《济阴纲目》按∶子肿与子气相类,然子气在下体,子肿在头面。若子满,大都在五六月以后,比子气与 子肿不同。盖胎大则腹满,满则气浮遍身浮肿也。
慎斋按∶以上九条,序胎前有子气脚肿之证也。妊娠有遍身、胸腹头面、四肢浮肿者,曰子满。有止两足胫 肿,渐至腿膝者,曰子气。子气即子肿也。要皆本于脾虚,中气不运,以致水谷湿热之气,浸渍肌肉,流溢四肢。
此《大全》以下三论,为见本之治。若《产乳》、《三因》,是兼外邪论矣。
<目录>卷三\胎前证上<篇名>妊娠腹痛属子脏寒属性:《金匮要略》曰∶妇人怀妊六七月,脉弦,发热,其胎愈胀,腹痛恶寒者,少腹如扇。所以然者,子脏开故 也,当以附子汤温其脏。
徐忠可曰∶六七月胃肺养胎,而气为寒所滞,故胎愈胀。寒在内,腹痛恶寒。然恶寒有属表者,此连腹痛,
则知寒伤内矣。少腹如扇,阵阵作冷,若或扇之,此状恶寒之异也。且独在少腹,因子脏受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