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患属性:单养贤曰∶产后虚汗,经曰∶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产后既亡血,而又汗多,乃为亡阳。汗本血 液,属阴,阴亡,阳亦随之而走,故曰亡阳。产后亡血多汗,阴阳两虚,极危证也。故用药与他证不同,慎之。
方用参、 、白术、麻黄根、防风、桂枝。
<目录>卷六\产后证下<篇名>产妇头汗属血虚孤阳上出属性:《金匮要略》曰∶产妇郁冒,其脉微弱,但头汗出。所以然者,血虚而厥,厥而必冒,
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虚下厥,孤阳上出,故头汗出。所以产妇喜汗出者,亡阴血虚,阳气独盛,故当汗 出,阴阳乃复。
徐忠可曰∶产妇郁冒,虚多邪少,故脉微弱,中气虚也。内虚,一身之阴阳不和,故身无汗,但头汗出。所 以头汗出者何?血虚下厥,则下之阴气尽,而阳为孤阳,阳孤则上出而头汗矣。然既头汗,仍喜其汗出而解 者何?盖阴不亡,则血未大虚,唯产妇血去过多而亡阴,则阳为孤阳,自阴较之,阳为独盛,所以喜其汗。损 阳就阴,则阴阳平,故曰乃复。
<目录>卷六\产后证下<篇名>产妇头汗属虚热熏蒸属性:王海藏曰∶产妇头汗出,至颈而还,额上偏多。盖额为六阳之会,由虚热熏蒸而出也。
慎斋按∶以上四条,序产后有汗出之证也。经云∶夺血者无汗。汗与血类,产后去血过多,则阴不维阳,
阴虚而阳无所附,周身汗出不止,此为阴阳两虚,有亡阳之患,为危证。若身无汗,但头有汗,头为诸阳之会,
阴血暴亡,孤阳上越,阴虽虚,而阳气尚为有余,此时阴不胜阳,故头汗,额上偏多,心火上浮,逼阳于外,
急补其阴,而入以敛阳之药,则病自复。故产妇又喜其头汗出也。
<目录>卷六\产后证下<篇名>产后中风属于虚属性:《金匮要略》曰∶产后中风发热,面正赤,喘而头痛,竹叶汤主之。
徐忠可曰∶中风,发热头痛,表邪也。然面正赤,所谓面若朱妆,乃真阳上浮,加之以喘,气高不下也。
明是产后大虚,元阳不能自固,又杂以表邪,自宜攻补兼施。故以桂、甘、防、葛、桔梗、姜、枣,清在上之 邪,竹叶清胆腑之热,而以参、附培元气,返其欲脱之阳也。
<目录>卷六\产后证下<篇名>产后中风属劳损脏腑气虚邪入属性:《大全》曰∶产后中风,由产时伤动血气,劳损脏腑,未曾平复,起早劳动,致气虚而风邪乘之,冷气客 于皮肤经络,但疼痹羸乏不任,少气。大凡筋脉挟寒则挛急, 僻,挟温则纵缓虚弱。若入诸脏,恍惚惊悸,
随其所伤脏腑经络,而生病焉。
<目录>卷六\产后证下<篇名>产后中风属劳伤所致属性:郭稽中曰∶产后中风者何?答曰∶产后五七日内,强力下床,或一月之内,伤于房室,或怀忧怒,扰荡冲 和,或因食生硬,伤动脏腑。得病之初,眼涩口噤,肌肉 搐,渐至腰脊,筋急强直者,不可治。此乃人作,
非偶尔中风所得也。
<目录>卷六\产后证下<篇名>产后中风属下血过多虚极生风属性:《大全》曰∶产后下血过多,虚极生风者何?答曰∶妇人以荣血为主,因产血下太多,气无所主,唇青肉冷,
汗出,目眩神昏,命在须臾,此虚极生风也。若以风药治之,则误矣。
<目录>卷六\产后证下<篇名>产后中风宜大补不可作风治属性:朱丹溪曰∶产后中风,口眼 斜,必用大补气血,然后治痰。当以左右手脉,分气血多少以治,切不可作 中风治,用小续命汤,发表治风之药。
<目录>卷六\产后证下<篇名>产后中风当补元气为主属性:薛立斋曰∶产后中风,果外邪所属,形气不足,病气有余,当补元气为主,稍佐治病之药。若强力不休,月 内入房,形气俱不足,当纯补元气,多有复苏者。若误投风药,是促其危也。前证若心脾血气俱虚,十全汤,
不应,加附子、钩藤。若肝经血虚,逍遥散加钩藤。经云∶脾之荣在唇,心之液为汗。若心脾二脏虚极,急用 参附救之。
慎斋按∶以上六条,序产后有中风之证也。中风有真中、类中,有火有气有痰,中脏中腑中血脉之不一。若 产后中风,总属血虚而动伤脏腑所致。即有外邪,以大补为主。遵丹溪、立斋之法,为不易也。若舍此而以 中风为治,用愈风、续命之类,速之毙矣。戒之。
<目录>卷六\产后证下<篇名>产后血虚中风病痉属性:《金匮要略》曰∶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何谓也?曰∶新产血虚,多汗出,喜中风,故令病痉。
<目录>卷六\产后证下<篇名>产后血虚汗多遇风变痉属性:郭稽中曰∶产后血虚,腠理不密,故多汗。因遇风邪抟之,则变痉。痉者,口噤开,背强而直,如发痫状,
摇头马鸣,身反折,气息如绝,汗出如雨,两手摸空者,不可治。
<目录>卷六\产后证下<篇名>产后痉属亡血过多筋无所养属性:薛立斋曰∶产后发痉,因去血过多,元气亏损,或外邪相抟,致牙关紧急,四肢痉强,或腰背反张,肢体 抽搐。若有汗不恶寒,曰柔痉。无汗恶寒,曰刚痉。然产后患之,由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