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虚气虚、阳虚不足也。血崩本为血病,而有阳气之虚者,血脱气亦脱也。
阴阳相维,互为其根。阴血大下,阳不能维固,当以无形之气,生有形之血也。
<目录>卷七\崩带门<篇名>血崩属热为阳脉有余病属性:张子和曰∶妇人天癸尽,本不当下血,血得热而流散,非寒也。女子血崩,多因大悲哭甚,则肺叶布,心系 为之急,血不禁而下崩。经曰,阴虚阳搏谓之崩。阴脉不足,阳脉有余,数则内崩,血下流。世有以虚损治之,
莫有知其非者,可服大剂黄连解毒汤。
<目录>卷七\崩带门<篇名>血崩属阳乘于阴为阳邪有余病属性:许学士曰∶崩中多用止血及补血药,不效,以霹雷酒治之。此阳乘于阴,所谓天暑地热,经水沸溢是也。
经云,阴虚者,尺脉虚浮。阳搏者,寸脉弦急也。是为阴血不足,阳邪有余,故为失血内崩证。用奇效四物加 胶、艾,再入黄芩。医曰,心主血,血得热则行,得寒则止。故漏下属热兼虚者,四物加黄连。凡妇人感热,
血脉妄行,病曰热崩,以抑气散倍加生地。
<目录>卷七\崩带门<篇名>血崩属热不可作寒论属性:王海藏曰∶妇人血崩,来如潮涌,明是热势妄行,岂可作寒论。治宜清补兼升提,不可骤止。
<目录>卷七\崩带门<篇名>经血暴崩属火热为喜怒惊恐所致属性:张子和曰∶妇人经血,终于七七之数,数外暴下,经曰火主暴速,亦因暴喜暴怒,忧急惊恐所致然也。慎不 可作冷病治之,用峻热之药则死。可用黄连解毒汤,以清于上,更用莲房壳灰、棕灰,以渗于下,后用四物加 胡索散,凉血和经之药。
<目录>卷七\崩带门<篇名>血崩属阴虚火逼妄行关心肾二经属性:马玄台曰∶经云,阴虚阳搏谓之崩。盖尺脉既虚,虚则血已损,寸脉搏击,虚火愈炽,谓之曰崩,由火逼 而妄行也。妇人血崩,是从胞络宫来,血久下行,已为熟径,则本宫血乏,十二经之血,皆从此渗漏矣。然胞 络下系于肾,上通于心。故此证实关心肾二经,宜有阴虚阳搏之脉也。东垣用十二经引经之药,使血归十二经,
然后用黑药止之。若徒用黑药,不先服领血归经药,病亦难愈也。
<目录>卷七\崩带门<篇名>血崩属真阴虚不能镇守包络相火属性:张洁古曰∶崩者,倏然暴下也;漏者,淋漓不断也。将息失宜,劳役过度,喜怒不常,
大伤于肝,肝为血府,伤则不藏血,而为崩中漏下。或悲思忧恐太甚,阳气内动,真阴虚,不能镇守包络相火,
故血走而崩,宜养血安神为主。或因脾胃气虚下陷,肾与相火相合,湿热下迫而致,宜调脾养血为主。或大小 新产,遽触房事,皆作崩漏。或经水未绝,欲炽而伤血海,亦致崩漏,皆宜养血镇守为上。
<目录>卷七\崩带门<篇名>崩漏属脾胃虚火乘心包属性:李东垣曰∶女子漏下恶血,或暴崩不止,多下水浆之物。皆由饮食不节,或劳伤形体,或心气不足,致令心 火乘脾,脾土受邪。夫脾土滋荣周身者也,心生血,血主脉,二者受邪,病皆在脉。脉,血之府也。心,脉之 神也。心不主令,包络代之。心系者,包络命门之脉也,主月事生孕。因脾胃虚,而心包乘之,故漏下血水不 止,当除湿去热,用升阳除湿汤。此药乃从权衡之法,以风药胜湿,为胃气下陷而迫于下,以救其血之暴崩 也。若病愈,经血恶物已尽,主病虽除,后必须以黄 、人参、甘草、当归之类,数服以补之。若经血恶物 下之不绝,尤宜救根本,当益脾胃,退心火之亢甚,是治其根蒂也。
<目录>卷七\崩带门<篇名>崩漏属心火亢甚肝实不纳血属性:虞天民曰∶妇人崩漏不止,先因心火亢甚,于是血脉泛溢,以致肝实而不纳血,出纳之道遂废。经曰,子 能令母实,是肝肾之相火,挟心火之势,从而相煽,所以月水错经妄行无时而泛溢也。若不早治,渐而崩中,
甚则为血枯发热劳极证,不可治矣。
慎斋按∶以上八条,序崩漏之属火热为病也。血崩漏下,《内经》、《运气》均主于火,然火亦有虚实之 分。唯子和、学士、海藏三家,则以阳邪有余立论,故有不可作寒冷治法之说。至洁古、东垣,虽言包络相火,
心火乘脾,而曰真阴虚、曰脾胃虚,则又不可纯以火热为治矣。玄台、天民亦从张、李,以 发明其未尽。临是证者,毋竟从火治,必兼洁古、东垣之论,为不易也。
<目录>卷七\崩带门<篇名>血崩属寒在下焦属性:陈良甫曰∶妇人冲任二脉,为经脉之海,外循经络,内荣脏腑。若阴阳和平,则经下根据时。如劳伤不能约 制,忽然暴下,甚则昏闷。若寸脉微迟,为寒在上焦,则吐血衄血。尺脉微迟,为寒在下焦,则崩血便血,法 当调补脾胃为主。
<目录>卷七\崩带门<篇名>崩漏日久化寒主升举论属性:李东垣曰∶圣人治病,必本四时升降浮沉之理。经漏不止,是前阴之气血以下脱。水泻不止,是后阴之 气血又下陷。后阴者,主有形之物。前阴者,精气之门户。前后二阴俱下,是病患周身之气,常行秋冬之令,
主肃杀收藏。人身中阳气升浮,谷气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