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四条,序治崩漏之大略也。
<目录>卷七\崩带门<篇名>妇人血崩服四物汤问属性:王海藏曰∶妇人月事不至,是为胞闭,为血不足,宜服四物汤。妇人崩者,是为血有余,亦服四物汤何也?
曰∶妇人月事不至者,内损其原,不能生血,故胞闭不通,是血不足,宜服四物汤,是益原和血之药也。崩中 者,是血多也。暴损其原,是火逼妄行,涸竭为根,亦宜四物汤,乃润燥益原之药也。
<目录>卷七\崩带门<篇名>崩漏属虚热用药之法属性:朱丹溪曰∶崩漏有虚有热,虚则下溜,热则宣通,气虚血虚,皆以四物加参、 。因劳力者加升麻,热加 黄芩,寒加干姜。又曰∶漏下乃热而虚,四物加黄连。崩过多者,先用五灵一服。紫色成块者,血热也,四物加 柴胡、黄连,后用四物加黑姜。急则治标,用白芷汤下百草霜。
<目录>卷七\崩带门<篇名>崩漏分诸证用药之法属性:薛立斋曰∶经云,阴虚阳搏,谓之崩。又云,阳络伤,血外溢,阴络伤,血内溢。又云,脾统血,肝藏血。
其为患,因脾胃虚损,不能摄血归经。或因肝经有火,血得热而下 行。或因肝经有风,血得风而妄行。或因怒动肝火,血热沸腾。或因脾经郁热,血不归经。或因悲哀太过,胞 络伤而下崩。治疗之法,脾胃虚弱者,六君子加芎、归、柴胡。脾胃虚陷者,补中汤加白芍、山栀。肝经血热 者,四物汤加柴胡、山栀、苍术。肝经风热者,加味逍遥散,或小柴胡加山栀、白芍、丹皮。若怒动肝火,亦用 前药。脾经郁火者,归脾汤加山栀、柴胡、丹皮。悲伤胞络者,四君子加升、柴、山栀。故丹溪、东垣云,凡 下血证,须四君子收功,斯言厥有旨也。若大去血后,毋以脉诊,急用独参汤。其发热潮热,咳嗽脉数,乃元 气虚弱,假热之脉也,尤当用人参。此等证,无不由脾胃先损,故脉洪大,察其中有胃气,受补则可救。设用 寒凉,复伤脾胃生气,反不能摄血归源,是速其危也。
<目录>卷七\崩带门<篇名>血崩用药有三治属性:《医垒元戎》曰∶女子经病血崩,久而成枯者,宜涩之益之。血闭久而成竭者,宜益之破之。破血有三治,
始则四物入红花,调黄 、肉桂;次则四物入红花,调鲮鲤甲、桃仁、桂、童便,和酒煎服;末则四物入红花,
调易老没药散。
慎斋按∶以上四条,序治血崩用药之大法也。
<目录>卷七\崩带门<篇名>血热崩漏用荆芥四物汤论属性:武叔卿曰∶血藏于肝,肝气不升,则热迫于下,故血不能藏而崩也。况厥阴之经环阴器,廷孔、前阴皆属之。
荆芥升肝气,香附理肝气,条芩除内热,四物养血凉血,故能收功也。
<目录>卷七\崩带门<篇名>血热崩漏用河间生地黄散论属性:武叔卿曰∶河间生地黄散,治经漏不止,脉虚洪,经水紫黑。夫脉虚洪者,气不足也。紫黑者,热之甚也。
黄所以补气,气盛则 生火,天冬、地骨以清气中之火。熟地所以生血,血生而不凉。尤虑妄行,故以生地、黄连凉心,芍药、甘草 缓肝益脾,柴胡升举,枸杞、地黄,又肝肾同归者也。
<目录>卷七\崩带门<篇名>热崩用凉血地黄汤论属性:武叔卿曰∶凉血地黄汤,治妇人血崩不止,肾水阴虚,镇守包络相火,血走而崩。夫阴者,从阳而亟起也。
血属阴,阴不自升。故诸经之血,必随诸经之气而后升。若气有所陷,则热迫血而内崩矣,故用黄柏以清下焦 胞络之火。心者,火之主也。故以生地、黄连,治火之原;知母、黄芩,滋水之母;归尾破瘀,红花生血,所谓 去故生新也。川芎行血海之余,蔓荆凉诸经之血,升、柴、防、羌、 本、细辛诸风药,皆所以升诸经之气也。
诸经气行,则阴血不得不随之而起矣,故曰从阳亟起也,有是证者法之。
慎斋按∶血崩不止,则去血过多矣。方中风药,大半不敌生地一味,独不虑风药燥血乎。虽云升举,而血 之耗者已多,用方者酌之。
<目录>卷七\崩带门<篇名>虚寒崩漏用丁香胶艾汤论属性:武叔卿曰∶丁香胶艾汤,治妇人崩漏不止。盖心气不足,劳役及饮食不节,其脉两尺俱弦紧而洪,按之无 力。其证自觉脐下如冰,求浓衣被以御寒,白带白滑之物虽多,间下如屋漏水下,时有鲜血不多,右尺脉时微 洪。屋漏水暴下者,是弦急脉,为寒多。洪脉时见,乃热少。合而言之,急弦者,北方寒水多也。洪脉时出者,
命门胞络之火也。黑物多,赤物少,合现房漏水之状也。以四物汤加丁香、阿胶、生艾。
<目录>卷七\崩带门<篇名>虚寒崩下用鹿茸丸论属性:武叔卿曰∶鹿茸丸治经候过多,其色瘀黑,甚者崩下,吸吸少气,脐腹冷极,则汗如雨,两尺脉微小,由 冲任虚衰,为风冷客 胞中,气不能固,可灸关元百壮。夫丹溪以紫黑为热,此言瘀黑者,乃下焦气寒血凝而黑,各有治法。然女子 气海在上,血海在下,故下焦温而后气升血行。如鹿茸以血成形,由气而长,血随气上而成角,故入血分以生 升。又以附子、艾叶佐而温之,以赤石脂、禹余粮镇而固之,柏叶清之,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