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肾水施化,肾水既乏,则经水日以 干涸,或先或后,淋漓无时。若不早治,渐至闭塞不通,而必为劳极之证,不易治也。
<目录>卷一\月经门<篇名>妇人经闭属于心事不足思虑伤脾论属性:徐春甫曰∶心属阳而主血,脾裹血以行气。若月经不通,未必不由心事不足,思虑伤脾,有所劳倦,谷气 不输,肺金失养,肾水无滋,经血枯涸,以致三五不调,渐致闭绝。虚损内热,骨蒸劳瘵之证作,而率难以 治。唯养心则血生,脾健则气布,二者和则气畅血行,而调经之要至矣。
<目录>卷一\月经门<篇名>妇人经闭宜审脾胃论属性:王节斋曰∶妇人女子,经脉不行,多有脾胃损伤而致,不可便作经闭死血,轻用通经破血药。凡遇此证,须 审其脾胃何如。若因饮食劳倦,损伤脾胃,少食泄泻疼痛。或因误服汗下攻克药,伤其中气,以致血少不行,
只用健脾胃药。脾旺则生血,而经自行。又有饮食积滞,致损脾胃,亦宜消积补脾。若果脾胃无病,有血块凝 滞,方用行血通经之剂。
慎斋按∶以上七条,序妇人经闭属于内伤不足之病也。经闭有心气不通,有血虚气结,有肝伤肾竭脾伤,
皆足致经闭。此为内伤虚证,而与前条风冷寒凝,火邪热结,积痰污血为病者,有余不足,各自不同也。
<目录>卷一\月经门<篇名>妇人经闭有血滞血枯之分属性:李氏曰∶妇人以血为主,天真气降,壬癸水合,肾气全盛,血脉流行,尝以三旬一见,以象月盈则亏,故 曰月经。经行与产后一般,若其时有余血一点未净,或被风寒湿热暑邪,或内伤生冷,七情郁结,为痰为瘀,
凝积于中,曰血滞。或经止后,用力太过,入房太甚,及服食燥热,以致火动,则邪气盛而津液衰,曰血枯。
<目录>卷一\月经门<篇名>妇人经闭血滞血枯有诸变证属性:陈良甫曰∶经后被惊,则血气错乱妄行,逆于上则从口鼻出,逆于身则血水相抟,变为水肿。恚怒则气血 逆于腰腿心腹,背胁手足之间重痛,经行则发,过期则止。怒极伤肝,则有眩晕、呕血、瘰 、血风、疮疡等 病,加之经血渗漏,遂成窍血生疮,淋漓不断。湿热相抟,为崩带,血结于内,变 瘕。凡此变证百出,不过 血滞与血枯而已。重则经闭不通,轻则经水不调,不止虚与热二者也。
<目录>卷一\月经门<篇名>经闭血滞血枯有虚热痰气之四证属性:叶以潜曰∶血滞血枯,不越虚热痰气四证而已。血滞亦有虚热,血枯亦有虚热。故滞者不宜过于宣通,
通后又须养血益阴,使津血流通。血枯亦不可峻行补益,恐本主无力。而辛热之剂反燥精血矣。
<目录>卷一\月经门<篇名>经闭血枯与血隔之证不同属性:张景岳曰∶肝病血伤证与血隔相似,皆经闭不通之候。然枯之与隔,有如冰炭。枯者竭也,血虚极矣。隔者,
隔阻也。血本不虚,而或气或寒,或积,有所逆也。隔者,病发于暂,其证或痛或实,通之则行而愈。若枯者,
其来也渐,冲任内竭,其证无形。夫血既枯矣。宜补养阴气,使血自充。如用桃、红、硝、黄、棱、蓬,反加 克伐,则枯者愈枯,毙可立俟也。
<目录>卷一\月经门<篇名>经闭血滞宜破血枯宜补论属性:陈良甫曰∶血滞经闭宜破者,原因饮食毒热,或暴怒凝瘀积痰,直须大黄、干漆之类推陈致新,俾旧血消而 新血生也。若气旺血枯,起于劳役忧思,自宜温和滋补。或兼有痰火湿热,尤宜清之凉之。每以肉桂为佐者,
热则血行也。但不可纯用峻药,以亏阴道。调和饮食,自然血气流通。苟不务充养气血,唯以毒药攻之,是求千 金于乞丐,必死而后已也。
慎斋按∶以上五条,序妇人经闭有血滞血枯二证之辨也。血滞为有余,有余者宜泻,即前条《金匮》以下,
所论风冷火热,积痰污血,所感而成也。血枯者,为不足,不足者宜补,即前条《内照》以下,所论心气不足,
血虚肝伤,脾衰肾涸,以渐而致也。滞与枯之因,不外此数端,而调经者,可以类通之矣。
<目录>卷一\月经门<篇名>室女经来复断为避年属性:王叔和曰∶有妇人将一女子,年十五来诊,言十四时,经水自下,今经反断,何也?师曰∶若是妇人亲女,
必夫人年十四时,亦以经水下,所以断,此为避年,后当自下。此真气犹怯,禀赋素弱而然也。宜固天元真气,
使水升火降,则五脏自和,而经脉自通矣。
<目录>卷一\月经门<篇名>室女月水不通属任脉为风寒所抟属性:《圣济总录》曰∶女子二七天癸至,任脉通,月事以时下。若禀受不足,或任脉为风寒所抟,致令风气凝 结,不能应时而下,经久不治,则致劳疾。不可行破血猛性之药,宜通心气,行荣卫,滑经络。
<目录>卷一\月经门<篇名>室女经脉断续为血脉未充属性:戴复庵曰∶有少女经脉已行一二次,复至一二年又不行,或有四季一行,或有三五复至,此本血脉柔弱未 充,故经脉断续。宜顺气养血,气血旺自通,勿攻之。
<目录>卷一\月经门<篇名>室女经闭成劳属于积想过度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