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7-女科

26-妇科秘书-第10页

妊妇伤寒,用葱白、生姜,水煎热服,取汗即安。是以葱白香豉汤、香苏散可解表邪,又可安胎。况葱白不惟性能解 表,且善安生胎、下死胎。若感寒孕妇,胎伤未死,但用葱一把,水煮食之,汗出即安。如胎已死,须臾自 出,不应,加生姜、苏叶,不可轻用表药招尤。若妊娠邪在半表半里,择《纲目》内黄龙汤,即小柴 胡汤变体用法,其加减亦可采择而用。如表症已愈,但发热大渴,用香苏散,加金花汤。便结者,加 入大黄。或用三黄解毒汤,所以胎前疫症,与伤寒阳明腑症,内实便秘,须急通大便,方不损胎。若大 便自利,乃正气下泄,胎必难保。惟大小便如常,知里无热,则不伤胎气,至妊娠热症,亦须急治,恐 致落胎。《千金》用葱白香豉汤,取汁即愈。又有用柴葛安胎饮者,如呕吐烦躁,用生津葛根汤者,
甚则斑出黑色,用栀子葱豉汤者,密斋用加味化斑汤,此皆热入于里,阳明症之方药也。《医通》治 孕妇温热时行,及伤寒邪气内犯,热毒逼胎,并宜《千金》石膏大青汤急救,庶可保全,迟则不救。又 有石膏六合汤、升麻六合汤,立方甚稳,录后以备采用。凡胎孕药内,不得已而用大黄转药,须用酒制。
姜、桂、附子,用黄连、甘草制之,则无害矣。
\x葱白香豉汤\x 《千金》治时疫伤寒,三日以内,头痛如破,及温病初起寒热。
葱白(连须一握) 香豉(三合)
水煎,入童便一合,日三服。秋冬加生姜二两。
\x黄龙汤\x 治妊娠伤寒,得之三、五日后,有恶寒发热,内有烦渴引饮,小便赤涩之症。此邪在半 表半里,宜此方主之。
柴胡(二钱) 黄芩(一钱半) 人参 甘草(各一钱) 姜、枣为引。
水煎服。如寒热往来,无汗口干,加葛根二钱,去枣,入葱白三根,如头痛不止,加川芎、白 芷各一钱,去枣,加葱白三根;如发热,有汗口渴,加土炒白术一钱半,栝蒌根一钱半;如脉浮大 有力,大热大渴,人参白虎汤去姜、枣。
\x柴葛安胎饮\x 治孕妇热病,骨节疼痛,如不急治则落胎。
柴胡 葛根 青黛(各八分) 石膏(一钱半) 升麻(五分) 栀子(一钱) 知母(七 分) 葱白(三根)
\x生津葛根汤\x 治孕妇热病,呕吐不食,胸中烦躁。
人参 葛根 芦根 麦冬 知母(炒) 栀子(炒各一钱) 竹茹(一团) 葱白(三寸)
\x栀子葱豉汤\x 治孕妇热病,斑出赤黑色,小便如血,气急欲绝,胎落之症。
栀子(炒) 黄芩 升麻(各一钱) 生地(二钱) 青黛(八分) 豆豉(四十九粒)
杏仁(十二粒) 石膏(一钱半 )
\x加味化斑汤\x 治孕妇伤寒,热病不解,遍身发斑,赤如锦文者。
人参 知母 生地 黄芩 栀仁 甘草(各一钱) 石膏(二钱) 淡竹叶(二十片) 豆豉(半合)
食远服。
\x《千金》石膏大青汤\x 治妊娠伤寒,头疼壮热,肢体烦痛。此方既可散邪,又能安胎,允为 孕妇伤寒温热时行神方也。
石膏(二钱) 大青 黄芩(各八分) 前胡 知母 栀仁(各一钱) 葱白(一茎)
水煎温服。
\x石膏六合汤\x 治妊娠伤寒,身热大渴而烦。
当归 川芎 白勺 生地(各一钱) 石膏 知母(各五分)
水一盅半,煎一盅,温服。
\x升麻六合汤\x 治妊娠伤寒下后,过经不愈,湿毒发斑如锦文者。
当归 川芎 白芍 生地(各一钱) 升麻 连翘(各七分)
水煎温服。
<目录><篇名>谵语论属性:妊娠谵语,为脏腑热极之候,急宜童便时时灌之,不应,用生地黄黄连汤,清其血中之火,
庶胎得安。脉实者,加酒大黄下之,下迟则伤胎也。亦有伤胎,胎下而下血,心神无主谵语,虽用峻补,
亦难有效。其治法方药,俱载产后妄言妄见门。若孕妇症见舌青者,其子已死腹中,急当下之。
若双胎一生一死者,必腹中半边冷、半边热。如母患热症,脏腑热甚,蒸其胎,儿因致死,但服黑神 散,加生蒲黄以暖其胎,则胎即出矣。胎未死,井泥涂脐,以护胎气,多有保全者。
\x生地黄黄连汤\x 治失血后燥热、 、脉数盛者。
生地(二钱) 防风 川芎(各八分) 当归(一钱半) 黄连(七分) 黄芩(炒) 黑山栀 (各一钱) 赤芍(一钱)
\x血症黑神散\x 治吐血、衄血,屡发不止。
炮姜 肉桂(各一两) 熟地(四两) 当归 蒲黄(筛净,炒黑各三两) 白芍(酒制)
炙草(各二两)
上为散,每服四钱,用黑豆半合,微炒香,淋酒半盏,和水半盏,煎一半,入童便半杯和服。
气虚,加人参三两,炙 六两,以固卫气,庶无营脱之患。
<目录><篇名>鬼胎论属性:凡妇人气血虚损,精神衰弱,邪思蓄注,冲任滞逆,脉道壅瘀不行,状如怀娠,故曰鬼胎。然细 究其理,鬼胎者,伪胎也。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