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7-女科

26-妇科秘书-第5页

x 治孕妇心胃胀满。
人参 苏梗 白芍(酒炒) 川芎(各六分) 当归(一钱或六分酒洗) 腹皮(五分制净)
木香(二分磨冲) 炙草(三分)
<目录><篇名>诸血症论属性:妊娠吐血,凡七情内伤,六淫外感,皆足致失血之患。一主火热者,以气血壅养胎元,或有所感,
则气逆而火上乘,心烦满闷,血随而溢,甚者或致坠胎。但火有虚实之分,实火,清热养血;虚火,
滋阴补水,则血安胎固。若泛用行血、清血之剂,胎必坠而祸不旋踵矣。
鼻衄不止,东垣凉膈散,加当归、生地各一钱,茅花一大团,生姜(引)。
咳嗽咳血,宜凉血地黄汤。《医通》云∶咳嗽咯衄,胎前皆不宜见,如面赤声哑,不治。又云∶ 凡咯吐血,多致坠胎,胎赖血养,不宜漏溢,宜紫苏饮加条芩。
尿血乃热乘血分,流渗于脬,故令尿血自尿门而下,若胎漏则自人门下血可辨。宜四物加山栀、
发灰,或阿胶、熟地、麦冬、五味之类。如怒动肝火,小柴胡加山栀;脾气下陷及劳动脾火,补中益 气加茯苓、车前;若浓味积热,加味清胃散;若肝脾血流,加味逍遥散。
肠风脏毒下血者,平胃散去苍术,加槐角、防风、当归、乌梅治之。
\x凉血地黄汤\x 治妊娠咳嗽、吐血、咳血。
生地(三钱) 麦冬(去心) 当归(各二钱酒洗) 黄芩(一钱半) 紫菀 知母(盐水炒)
白术(土炒) 天冬(去心各一钱) 犀角(八分) 陈皮 甘草(各四分)
水煎。有喘加栝蒌仁一钱。
\x加味清胃散\x 治胃中蕴热,斑疹,口舌生疮,齿龈腐烂出血。
生地(四钱) 丹皮(五钱) 当归 川连(酒蒸) 连翘(去心各三钱) 升麻 生草(各一钱五分)
<目录><篇名>子肿子气子满论属性:妊娠子肿,与子气相类,但子气在下体,子肿在头面。若子满症,又名为胎水,则在五、六月以后,
比子气、子肿不同。盖胎大则腹满,遍身浮肿。凡子气、子肿、子满,由脏腑本弱,或因泄泻下利,耗 伤脾胃,或寒热疟疾,烦渴加饮,湿渍脾胃,使头面手足浮肿也。然水渍于胞,儿未成形,则胎多损坏,
故初妊即肿。急宜调治,水去胀消,仍用六君子调补。
所谓子肿者,妊娠面目虚浮,多因脾胃气虚,或久泻所致。宜健脾利水,全生白术散主之,或用健 脾利水汤。
所谓子气者,妊娠自三月成胎之后,两足面渐肿至腿膝,或腰以下肿,行步艰难,以致喘闷不宁,
饮食不美,似水气状,甚至脚指间有黄水出者。盖脾主四肢,脾气虚弱,不能制水而发肿,肺金少母气 滋养,而气促满闷,诸书名曰子气,即水气。治此病者,先服加味天仙藤散。如不效,则服茯苓汤;
再不效,服补中益气汤加茯苓。至孕妇八、九个月,胫腿俱肿,非水气比,不可以水气治之,反伤正 气。凡有此者,必易产。因胞脏中水血俱多,不致胎燥也。
所谓子满者,妊娠至五、六个月,胸腹急胀,腹大异常,或遍身浮肿,胸胁不分,气逆不安,小 便艰涩,名曰子满,又为胎水不利。若不早治,生子手足软短有疾,甚至胎死腹中。宜服《千金》鲤 鱼汤治其水。
\x《全生》白术散\x 治妊娠面目虚浮,如水肿胀。
白术(一两土炒) 生姜皮 大腹皮(豆汁制净) 茯苓 陈皮(各五钱)
为末,每服二钱,米饮调下。
\x加味天仙藤散\x 治孕妇腰脚肿,虚人多有此症。
天仙藤(即青木香藤,洗,略炒) 制香附 紫苏(各六分) 陈皮(四分) 乌药(五分)
木香(二分) 姜皮(三片)
虚人加人参一钱、土炒白术二钱、酒洗当归二钱,或兼服补中益气汤。
\x茯苓汤\x 治孕妇六、七个月以来,两足肿大,行步艰难,脚指间有黄水出,此名子气,人多 有之,生子之后,其肿自消,甚者,此汤主之。
白茯苓 白术(土炒) 陈皮 制香附 乌药(各一钱) 紫苏(连茎叶) 炙草(各五分)
木瓜(三片)
\x《千金》鲤鱼汤\x 治孕妇胸腹胀满,或遍身浮肿,小便艰涩,名曰子满。又为胎水不利,
或胞中积水,以致胞死腹中。
白术(五钱土炒) 白茯苓(四钱) 当归身(三钱酒洗) 白芍(二钱) 鲤鱼一尾(重二斤,
要活的)
将鱼去鳞、肠,加橘皮少许或五分,姜七片,用水扣汤煮,取汁一盏半,去鱼,入药四味鱼汁 内,煎七分,空心温服,渣再制如前。
<目录><篇名>子烦并五心烦热及烦躁口干论属性:妊娠心惊胆怯,烦闷不安,名曰子烦,竹叶安胎饮主之。大抵皆由心肺虚热,是以扰乱心烦。
或积痰于胸,吐涎恶食,亦令心烦,剧则胎动不安。如心肺虚热,或积痰于中,《千金》竹沥汤。若 吐甚,胎动不安,烦闷口干,不得眠,又吐涎过多,以致外虽不热,而觉五心烦热,或日间不 觉,而夜觉热者,并宜加味竹叶汤。至于娠妇烦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