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7-女科

26-妇科秘书-第6页

口干者,缘足太阴脾,其气通于口;手少阴心,其气 通于舌。脏腑气虚,热乘心脾,津液枯燥,故心烦口干,与子烦大同小异,宜用加减参麦汤。
\x竹叶安胎饮\x 治孕妇心惊胆怯,烦闷不安,名曰子烦症。
人参 生地 枣仁(去壳,炒研) 远志(甘草水制,去骨各一钱) 当归(酒洗) 白术(土 炒各二钱) 麦冬(去心) 条芩 川芎(各八分) 陈皮 炙草(各四分) 竹叶(十四片) 姜 枣 煎服。
\x《千金》竹沥汤\x 治妊娠子烦。
竹沥一盏,茯苓(三钱) 麦冬(去心) 防风 黄芩(各三钱)
\x加味竹叶汤\x 治妊娠心烦不解,名曰子烦,并治五心烦热。
人参 黄芩(各一钱) 茯苓(一钱五分) 麦冬(二钱半去心) 竹叶五片,粳米一撮 水煎,空心热服。
\x加损参麦汤\x 治孕妇心神烦躁,壅热口干。
人参 知母 麦冬 栀子(炒各一钱) 栝蒌根 犀角(磨各八分) 条芩 炙草(各五分) 枣(一枚)
水煎服。夏加竹沥八分、姜汁少许。
<目录><篇名>子淋论属性:妊娠小便淋漓涩少,由气血聚养胎元,不及敷荣渗道,遂使膀胱郁热。又云∶妊娠胞系于肾。肾间 虚热,移于膀胱而成斯症,名曰子淋,加减安荣散主之。然古方安荣散内有滑石,但石乃镇重之剂,恐 致坠胎。若临月犹可,如在七、八月之前,宜去此味,加石斛、山栀为稳。《全书》云∶子淋症,用安 荣散不应,兼服八珍汤。如腿足转筋而小便不利,急用八味丸,缓则不救。予谓∶桂、附犯胎,忌用。
当是麦冬、车前之八味丸也。
\x加减安荣散\x 治孕妇小便短涩,或成淋漓。
人参 当归(酒洗各二钱) 麦冬(二钱或三钱) 白术(一钱土炒) 通草 茯苓皮(各八分)
生草(五分) 灯心(五分)
<目录><篇名>转胞淋闭论属性:妊娠转胞,乃脐下急痛,小便不通。凡强忍小便,或尿 急疾走,或饱食忍尿,或忍尿入房,使水气上逆,气逼于胞,故屈戾不得舒张所致,非小肠、膀胱受 病,而利药所能利也。法当治其气则愈。凡妇人禀受弱,忧闷多,性躁急,食浓味者,恒有之。因胞 不自转,为胎所压,胎若举起,胞系自流,水道自通矣。用二陈升提饮。又有用补中益气汤,服后探 吐,以提其气自通。通后即用参、 大补,恐坠胎也。但子淋与转胞相类,小便频数,点滴而痛者,
为子淋。膀胱、小肠虚热也,虚则不能制水。热则不能通利,故淋。若频数出少不痛者,为转胞,间 有微痛,终与子淋不同耳。论中急痛,乃急欲便而痛,得便则止,间有微痛,与子淋点滴痛不同。
\x二陈升提散\x 治孕妇脐腹作痛,小便淋闭不通,或微痛,与淋有别。由气虚、胎压水胞。
人参(一钱) 白术(土炒) 生地(各一钱半) 当归(二钱) 川芎(八分) 半夏(六分制或 油炒) 柴胡 升麻 陈皮 炙草(各四分) 姜(一片)
煎服。予谓,探吐法莫若通后服提补之药。
<目录><篇名>子嗽论属性:妊娠咳嗽,属风寒。盖肺脏内主气,外司皮毛,皮毛不密,寒邪乘之,则咳嗽。嗽久亦恐 坠胎,宁肺止嗽散加减用之。有久嗽不愈,多因脾土虚而不能生肺气,以致腠理不密,外邪复感,
或因肺虚不能生水,以致阴火上炎。治法当用补中益气汤,以培土金,六味丸加五味,以生肾水为善。
\x宁肺止嗽散\x 治孕妇风寒咳嗽。
麦冬(二钱) 知母(一钱) 桔梗 紫苏(各五分) 杏仁(十粒去皮尖) 桑白皮(六分) 甘草(四分)
<目录><篇名>喘急论属性:妊娠气喘不得卧,有因乍感风寒客邪为害者,宜发散自愈,参苏饮主之。若脾虚,四肢无力;肺 虚,不任风寒;肾虚,腰酸短气,不能行步。猝然气喘不息,此脾肺素亏,母虚子亦虚,肾气不归元而 上乘于肺也。生脉散、补中益气汤去升柴主之。丹溪云∶火动作喘,此胎前最多,苏桔汤可加减,用之获效。
\x参苏饮\x 人参 紫苏 干葛 前胡 制夏 茯苓 陈皮(各等分) 枳壳(麦炒) 桔梗 木香 甘草(各减半)
\x苏桔汤\x 治孕妇风寒咳嗽,并治火动作喘。
天冬(六分去心) 桔梗(一钱五分) 紫苏 黄芩 贝母(去心各八分) 杏仁(十粒) 陈皮 知母 甘草(各四分)
<目录><篇名>泄泻论属性:妊娠泄泻,有风寒暑湿之外感,饮食生冷之内伤,病发一时,察其所因。如胃风,加味治中汤。
然又有由脾肾二脏虚者,不可不知。夫血统于脾,血壅胎元,则脾阴虚而食不运化,脾主健运,下焦 壅滞,而清气难舒,于是水谷难消而作泻。或因胎系于肾,胎窃其气以拥护,而肾气既弱,命门火 衰,不能上蒸脾土,此皆妊娠泄泻之由也。如脾虚内伤,用加味六君子汤,随所因而加之。命门火衰,
加益智以助之。至于妊娠久泻,元气下陷,发热作渴,肢体倦怠,用补中益气汤。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