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地(二钱) 防风 川芎(各八分) 当归(一钱五分) 黄连(七分) 黄芩(炒) 山栀(炒 黑。各一钱) 赤芍(一钱)
水煎服。
\x血证黑神散\x 治吐血衄血,屡发不止。
炮姜 肉桂(各一两) 熟地(四两) 当归 蒲黄(筛净,炒黑。各三两) 白芍(酒制) 炙草(各二两)
上为散,每服四钱。用黑豆半合,微炒香,淋酒半盏,和水半盏,煎一半,入童便半杯和服。
气虚加人参三两,炙黄 六两,以固卫气,庶无营脱之患。一方,
熟地、蒲黄、炮姜、归、芍、桂心各二两,炙草三钱,黑豆二合五勺,炒,去皮。共为末,每服二钱,
童便和酒下。世以豆去壳,同药为散,不知豆之功全在壳也。
<目录>卷之上<篇名>伤风论属性:妊娠伤风,皆由于天气寒暄不一,或暴寒暴热,人失防范,起居不慎,即鼻塞流涕,微嗽恶风,常作 喷嚏,与伤寒之轻者相似。但伤寒恶寒,此则恶风有间耳,宜香苏散去香附,加葱豉。咳嗽多痰加桔梗,
或紫苏饮加葱豉安胎为妙。嗽兼泻,气口脉滑实有力,中有宿食者,胃苓汤去苍术,俟脾胃调,方理其嗽。
予谓伤风咳嗽,总不如浓煎葱头汤为上。盖风药皆能堕胎,故嗽喘胎寒,多用连须葱汤,大能安胎散气,
胎始无虞,或加香豉犹妙。若不喘者,紫苏饮加砂仁、童便。
\x香苏散\x(见本卷霍乱门。) \x紫苏饮\x(见本卷安胎门。) \x胃苓汤\x(见本卷泄泻门。)
<目录>卷之上<篇名>伤食论属性:妊娠伤食,多由脾胃中气虚弱,不能运化,故东垣云∶脾胃之气壮,则过时不 饥,多食而不伤。盖胃主司纳,脾主消化。凡素常脾胃虚弱,饮食难化,以白术、陈皮等分为末,神曲糊 丸,常服最善。枳术丸但可暂用,枳实峻厉,能耗正气,治者慎之。又经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若饮 食不节,生冷浓味恣性食啖,致伤脾胃,若投以峻剂,则脾胃复伤,而胎亦损。且胎以脾胃为主,脾胃 强则胎系如悬钟而不坠,若伤食不化则脾困而胎不能固矣。故凡治消食导滞,皆先以补脾健胃为主,
兼推扬谷气,则饮食自化。若徒事消克,使脾伤而又伤,化源之机告竭,胎元犹易于堕耳。予治伤食,用 砂仁合四君子汤,或香砂四君合平胃散,屡获有效。世有用平胃散本方治孕妇伤食,此必少壮村妇,粗 粘滞之食,填滞于中,肚腹作痛,不得不平其胃土。如富贵之家,皆美食恣啖,脏气素娇,未有不兼补而施 治也。况平胃散加以朴硝,即为下胎峻剂,用者可不慎乎?予再考方书,有用六君子汤为主,分别肉、面、
米、鱼腥、辛热、生冷所伤,而加以山楂、麦芽、酒曲、陈皮、黄连、砂仁、木香,视其所因而加入,甚 为稳妥。如伤肉食,加山楂于六君子汤内,余以类推。
\x四君子汤\x(见本卷胎逆上逼门。) \x平胃散六君子汤\x(俱见本卷诸痛门。)
<目录>卷之上<篇名>脏躁悲伤论属性:妊娠脏躁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凭,数欠伸。盖肺志为悲,胎热火炎,肺不自持,故悲,属肺病燥也。
胎前气血壅养胎元,则津液不能充润,而肺为之燥。当补母,仲景用甘草小麦大枣汤主之。因甘草、大枣补 脾,治以甘缓,佐以凉泻,无不愈矣。立斋用淡竹茹汤佐八珍汤,其用八珍补养气血,更发前人之所未 发,又治脏躁悲哭,及自笑自哭,用红枣烧存性,米饮调下。
\x甘麦大枣汤\x 治妇人脏躁悲伤不止。
甘草(三两) 小麦(一升) 大枣(十枚)
上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温分三服。盖此方甘能生湿,湿生又何燥焉。
\x淡竹茹汤\x 治妊妇心虚惊悸,脏躁悲伤不止。又治虚烦甚效。
麦冬(去心) 小麦 制半夏(各一钱) 人参 茯苓(各一钱) 甘草(五分)
上引加生姜三片,枣一枚,淡竹茹一团如指大,水煎服。
\x八珍汤\x(见本卷诸痛门。)
<目录>卷之上<篇名>大便燥论属性:妊娠大便结燥。盖因血养胎元,大肠血少,燥结难出,虽无大害,然便时甚苦,润燥汤主之。
\x润燥汤\x 阿胶(一钱五分) 条芩 苏梗 防风(各一钱) 当归 麻仁 芝麻(各二钱)
水煎服。
<目录>卷之上<篇名>子喑论属性:经曰∶妇人重身,九月而喑者,胞之络脉绝也。无治,当十月复。盖因孕至九月,儿体已长,胞系于 肾,少阴之脉上系舌本,脉道阻绝不通,故不能言者间有之。十月分娩后而自能言,不必加治。若强以 通声开发治之,则误矣。夫喑者,有言无 声。经曰不能者,非绝然不语之谓。凡音出于喉咙,发于舌本。因胎气肥大,阻肾上行之经,肾脉入肺,循 喉咙,系舌本;喉者肺之部,肺主声音,其人切切私语,心虽有言而人不能听,故曰喑。肺肾子母之脏,
故云不必治。若《大全》解作不语则为心病,以心主发声也,与子喑了不相干。若张子和有降心火之说,
马元台有补心肾之言,如果肾之脉络绝,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