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胸前高肿上喘下泻手足指甲青黑七日以后全不进饮 食口如鱼口者死且治咽喉最忌发汗针砭出血已属发汗之意何堪更发其汗凡伤寒于肾及帝丁(喉名)肿者断不宜针至如内 伤虚损咽喉失音无法可治 喉症初起一日寒战即生发者发后身凉口不碎又无重舌或二便俱利不可认作热症皆因阴气虚寒而发其痰不可吊尽此 痰即身内之津液所化与热症乳蛾重舌之痰壅一处以流尽则毒愈者不同若亦流尽则精神竭而必毙先宜药吹或用水换之法 使喉一通即便服药初剂发散和解次即施温补滋养设三四日再发寒战或心痛骨痛胁痛等症皆属难治 咽喉发时牙关紧闭舌喉俱肿口碎而臭或有重舌及舌上有黄屑者发后下午再发寒热二便闭塞者即作热症用石羔败毒 散主之然亦易愈之症如渐起三四日后再寒热者虽极凶亦不为害惟有症未减而牙关反不紧闭唇口不肿纹如好人者不治舌 肿满口者不治色如胡桃如茄子如砂纸者不治若连重舌发寒热者犹可治也舌以筋按之若色雪白起筋紫红色者此身内血已死 然口若臭犹可生尤忌口渴气急痰多而稠如桃胶者死期已速 又曰一颈俱红肿者亦极危也面带红紫面青带白神气少者俱无救不语者死略能语者尚可有生之机面色少神喜坐低处者 亦难治帝丁(喉也)乃性命攸关舌系下通于肾白肿不治伤之者死凡喉症至五日即重三日前症虽重尚未成脓药能清散若至 五六日患处多成脓随便穿破后烂成窝为难治用口疳药吹多加龙骨珍珠 凡吹喉症须吹药四五管方得痰多三次可以全愈其出痰初吹宜多用金丹必直对帝中吹之急提出管恐痰即呕出也 妇人喉症肿痛有因经闭致火上攻而成者宜内服通经药月事通则愈 凡喉中无形红肿者当用灯心 凡喉症凶者面发肿白亮无光彩脉微沉无力是神气外泄无阳之症断乎不治若面发红肿脉来洪大有力症虽极重是有元 气火盛治之易痊 凡吹喉症欲出痰涎药中用皂角末少许 \x三黄解毒汤\x 黄连 黄芩 黄柏 栀子 \x清胃汤\x 生地 升麻 连翘 丹皮 黄连 \x引火汤\x 熟地(五) 元参(五) 萸肉(四) 茯苓(四) 山药(四) 五味(二) 肉桂(一) 白芥 子(三)
\x败毒散\x 牛蒡子 花粉 元参 黄柏 薄荷 丹皮 银花 熟石羔 赤芍 甘草 竹叶 灯心 \x犀角解毒丸\x 治小儿诸疮毒及痧后余毒喉齿等症 犀角 朴硝 元参 牛蒡 茯苓 生地 连翘 青黛 桔梗 甘草 共研细末蜜丸如龙眼大薄荷汤下朱砂为衣 \x冰硼散\x 毋论新久咽喉口齿肿毒及久嗽痰火咽哑作痛日吹三四次 元明粉 硼砂(各五钱) 朱砂(六分) 冰片(五分)
\x柳花散\x 治吹喉疮及口舌生疮走马牙疳咽喉肿痛 蒲黄 黄柏 青黛 人中白(各一两) 硼砂(五钱) 冰片(五分)
\x生肌散\x 痧痘口疮破腐臭烂 黄连 地骨皮 黄柏 五倍子 生甘草(各等分) 共研细末干燥若仍作热作脓而不即愈者乃内毒未尽也仍用大连 翘饮 \x二圣散\x 痧痘咽喉肿痛不拘初起回后 僵蚕(二) 苦参(三) 研细末吹入三四次即肿消痛止 \x回生救苦上清丹\x 治咽喉十八种急症 僵蚕(一钱) 硝尖 硝尖 硼砂(各五分) 明矾 枯凡(各一分) 冰片(一分) 海HT 蛸(三分) 共 研极细末每用少许吹上吐去痰涎即愈 \x赤麟丹\x 治喉痹喉风喉蛾喉痈七十二症如神 明矾(二两) 好血竭(二钱) 巴豆仁(二十一粒) 硼砂(二钱) 冰片(一钱) 用倾元宝罐一个入明矾血 竭于罐内放巴豆仁于凡内炭火上 令烟尽冷定加硼砂冰片研细末收贮每用少许吹之 \x咽喉危症\x 野荞麦(春间初发红嘴形类海棠六七月间可长四五尺其叶茎颇似海棠节有红节叶大如掌) 每采鲜叶捣汁入醋一匙 以棉 或鸡羽蘸扫涎出即活 <目录>卷下<篇名>单双喉蛾属性:单双蛾皆标病也其患生于咽旁或单或双其咽门虽肿半塞半开其病虽凶而喉道又宽又肿虽重无妨宜金锁匙吐出痰涎 推荡积热经曰宜针烙 单双肉蛾可针即针有不可针者亦用吹药劫药吐去风痰以图捷效次服煎剂盖急症难于久待也 肿于咽喉两旁为双蛾易治肿于一边为单蛾难治如有恶寒表症用荆防败毒散散之不恶寒而无表症者惟有辛凉清利外 用鸡毛蘸米醋探喉中去尽痰涎复以鸡羽探吐之令着实咯破蛾中紫血即溃或用紫金锭磨下即安慎勿轻用刀针古方有巴豆油 染纸作捻子点火吹灭以烟熏鼻流涎牙关自开再用此搐患处即愈 有重轻者或日重夜轻治之尤易用山豆根桔梗各三钱甘草半夏各一钱治之一剂立愈症认得真对症用药则验 单蛾者其形图小如筋头生于咽喉关上或左或右双蛾则两边俱生也若生于关下为难治 左咽主吞咽右喉主出声咽门分两路其受病不同 双蛾风此症有两枚在喉间两边如豆大急将黄 汁蜜少许加元明粉漱出风痰吹冰片散 乳蛾有单双有连珍多因酒色郁结而发单轻双重初起一日痛二日红肿三日有形如细白星发寒热者凶四日势定治之四 五日可愈其症生于喉旁一边生者单蛾左右生者双蛾二白星上下相连如缠袋者连珠也 双单蛾汤水不下看头顶发内细有窠桃破出血即刻开关煎土牛膝根汁时时咽之吹金锁匙散冰硼散 治乳蛾先用碧丹五金丹一吹次用金丹二碧丹三仝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