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不能生土,而土不能生金也。
用桔梗汤为主,佐以补中益气汤而愈。
一男子不时咳嗽,作渴自汗,发热便数。自用清肺降火、理气渗利之剂服之,反小便不 通,面目赤色,唇裂痰壅,脾肺肾三脉浮大,按之而数。此足三阴亏损,不能相生,当滋化源,
否则成痈矣。不信,仍用分利之药,后果患肺痈,余用桔梗汤及六味丸而愈。
一男子面赤吐脓,发热作渴,烦躁引饮,脉洪数而无伦次。先用加减八味丸加麦门,大 剂一 麦门二钱五分、五味二钱,水煎代茶,日饮一剂,月余而安。此症面赤者,当补肺肾;面白 者,当补脾肺,治者验之。
一妇人素血虚,发热咳嗽,或用痰火之剂后,吐脓血,面赤脉数,其势甚危,此脓成而 血气虚也。余用八珍汤以补元气,用桔梗汤以治肺症,脉症渐愈。
一妇人感冒风寒,或用发表之剂,反咳嗽喘急,饮食少思,胸膈不利,大便不通,右寸 关脉浮数,欲用通利之剂。余曰∶此因脾土亏损,不能生肺金,若更利之,复耗津液,心患肺痈 矣。不信,仍利之,虚症悉至,后果吐脓。余朝用益气汤,夕用桔梗汤,各数剂,吐脓渐止 。又朝仍前汤,夕用十全大补汤,各五十余剂,喜其善调理,获愈。
一妇人咳嗽吐痰,胸膈作痛,右寸关浮滑,项下牵强,此脾胃积热成痰,非痈患也,以 二陈汤,加山栀、白术、桔梗,治之而愈。
一妇人素血虚,内热时咳,甲辰孟冬,两尺浮洪。余曰∶当防患肺症。丙午孟春,果咳 嗽,左右寸脉洪数,此心火型克肺金,而成肺痈也,脓已成矣,夏令可忧。余用壮水健脾之剂稍 愈。彼不慎调摄,果殁于仲夏。
<目录>卷二<篇名>论胃脘痈(十一)
属性:《圣济总录》云∶胃脘痈,由寒气隔阳,热聚胃口,寒热不调,故血肉腐坏。以气逆于 胃,故胃脉沉细;以阳气不得上升,故人迎热甚,令人寒热如疟,身皮甲错或咳嗽,或呕脓唾血 。若脉洪数,脓成也,急排之。脉迟紧,瘀血也,急下之。否则其毒内攻,腐烂肠胃矣。丹 溪先生云∶内疽者,因饮食之毒,七情之火,相郁而发,用射干汤主之。愚常以薏苡仁汤、
牡丹皮散、太乙膏选用之亦效。若吐脓血,饮食少思,助胃壮气为主,而佐以前法,不可专 治其疮。
\x治验\x 一男子寒热作渴,不时咳吐,口内血腥,又五日,吐脓,身皮甲错。用射干汤四剂,脓 血已止,但气壅痰多,以甘桔汤而愈。
一男子用射干汤之类将愈,但气喘体倦,发热作渴,小便频数。此肺气不足,用补中益 气、山药、山茱、麦门、五味。时仲夏,更以生脉散代茶饮而愈。
一妇人素食浓味,吐脓已愈,但小便淋沥,此肺肾气虚。用补中益气,加麦门、五味,
及加减八味丸,而愈。若膏粱之人,初起宜用清胃散。
<目录>卷二<篇名>论肠痈(十二)
属性:孙真人云∶肠痈为病,小腹重,强按之则痛,小便如淋,时时汗出,复恶寒,身皮甲错 ,腹皮急如肿,甚者腹胀大,转侧有水声,或绕脐生疮,或脓从脐出,或从大便下,盖因七 情饮食所致。治法∶脉迟紧者,未有脓也,用大黄汤下之。脉洪数者,已有脓也,用薏苡仁 汤排之。小腹疼痛,小便不利,脓壅滞也,牡丹皮散主之。若大便或脐间出脓者,不治。《
内经》云∶肠痈为病,不可惊,惊则肠断而死。故患是者,其坐卧转侧,理宜徐缓,时少饮 薄粥,乃服八珍汤,固其元气,静养调理,庶可保全其生。
\x治验\x 通府张廷用患之,两月余矣。时出白脓,体倦恶寒,此邪气去而中气虚。余用托里散兼 益气汤,而徐徐呷之。又令以猪肚肺煮烂,取其汤调米粉煮,时呷半盏,后渐调理而痊。
一男子里急后重,下脓胀痛,此脾气下陷,用排脓散、蜡矾丸而愈。后因劳,复寒热体 倦,用补中益气汤而安。
一妇人小腹胀痛,小便如淋,时时汗出,此瘀血凝结于内。先以神效栝蒌散,二剂少愈 ,更以薏苡仁汤而愈。
一妇人小腹胀痛而有块,脉芤而涩,此瘀血为患也。以四物加玄胡索、红花、桃仁、牛 膝、木香,二剂血下而痊。
一妇人小腹胀痛,大便秘涩,转侧有水声,脉洪数,此脓瘀内溃也,以梅仁汤一剂,下 瘀血,诸症悉退;再以薏苡仁汤,二剂而瘥。
一妇人脓成胀痛,小便不利,脉洪数,此脓毒内溃也,服太乙膏三钱,脓下甚多;更以 栝蒌散、蜡矾丸及托里散而安,如用云母膏尤妙。
一妇人产后,恶血不止,小腹作痛,服栝子仁汤,下瘀血而痊。凡瘀血停滞,宜急治之 ,缓则腐化为脓,最为难。若流注关节,则为败症。
<目录>卷二<篇名>论腹痈(十三)
属性:(男妇同用)
腹痈谓疮生于肚腹,或生于皮里膜外。属膏粱浓味,七情郁火。若漫肿坚硬,肉色不变 ,或 也,托里消毒散。脓成而不外溃者,气血虚也,卧针而刺之。肿 作痛者,邪气实也,先用 仙方活命饮,隔蒜灸以杀其毒;后用托里散以补其气。若初起欲其内消,当助胃壮气,使根 本坚固,而以行经活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