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8-外科

26-外科枢要-第14页

之药佐之。若以克伐之剂,欲其内消,则肿者不能溃,溃者不能敛。
若用疏利之药,下其脓,则少壮者,多为难治,老弱者立见危亡。亦有食积疝气类此者,见 \x治验\x 司马李梧山患此,腹痛而势已成,用活命饮,一剂痛顿止。用托里消毒散,肿顿起,此 脓将成也。用托里散补之,自溃而愈。
锦衣掌堂刘廷器,正德辛未仲夏,腹患痈,溃而脓清,热渴腹胀,作呕不食。或以为热 毒内 呕止食进;再用托里等剂而疮愈。
进士边云庄,腹痛恶寒,脉浮数。余曰∶浮数之脉,而反恶寒,疮疽之症也。不信,数 日后 脓溃臀矣,气血俱虚,何以收敛。急用活命饮一钟,臀溃一孔,出脓斗许,气息奄奄。用大 补 烦躁,脉大,举按皆实。省而诊之,脉洪大,按之如无,以十全大补,倍用参、 至四斤,
更加附子二枚,煎膏服而痉止;又用十全大补汤,五十余剂而疮敛。
上舍周一元,腹患痈,三月不愈。脓水清稀,朝寒暮热,服四物、黄柏、知母之类,食 少作 ,气血虚也。食少作泻,脾肾虚也。痰涌胸痞,脾肺虚也。悉因真气虚,而邪气实也。当先 壮其胃气,使诸脏有所禀,而邪自退矣。遂用六君加黄 、当归,数剂诸症渐退;又用十全 大补汤,肌肉渐敛,更用补中益气汤,调理而痊。
上舍毛体仁,素阴虚。春初咳嗽,胸中隐痛,肾脉数而无力,肺脉数而时见,此肾脉亏 损,阴火炽盛。用六味地黄丸料一剂,服之,病势虽减,内痈已成。盖因元气虚,而未能发出,
火令可畏。不信,服痰火之剂,两月后,乳间微肿,脉洪数而无力。余曰∶脓内溃矣,当刺 出其脓,以免内攻之祸。不信,又月余,请视。但针得一孔,脓HT 不利,仍复内攻,唇舌青 赤。余曰∶脏腑已坏,吾何能治之!后果殁。
从侄孙年十四而HT 姻,乙巳春,年二十四,腹中气痛,用大黄等药二剂,下血甚多,胸 腹胀满,痰喘发热。又服破气降火药一剂,汗出如水,手足如冰。余他往适归,诊之左关洪数,
右尺尤甚,乃腹痈也,虽能收敛,至夏必变而成瘵症。用参、 各一两,归、术各五钱,
陈 又二剂肿痛脉滑,数针出脓瘀,更用大补汤,精神饮食如故。因遗精,患处色黯,用前药,
加五味、山茱、山药、骨脂、吴茱等剂,疮痛渐敛,瘵症悉具。其脉非洪大而数,即微细如 无,惟专服独参汤、人乳汁,少复,良久仍脱。余曰∶当备后事,以俟火旺。乃祷鬼神,巫 者历言往事如见,更示以方药,皆峻利之剂。且言保其必生,敬信服之,后果殁。经曰∶拘 于鬼神,不可与言至德。而况又轻信方药于邪妄之人耶!书此以警后患。
<目录>卷二<篇名>论流注(十四)
属性:(妇人症见《妇人良方》、《女科撮要》,小儿症见《保婴粹要》)
流注,或因饮食劳倦,脾胃伤损;或因房劳阴虚,阳气凑袭;或因营气不从,逆于肉理 ;或 ;皆因气虚血注而凝也。或生于四肢关节,或生于胸腹腰臀,或结块,或漫肿,或作痛,皆 由 久而不敛,佐以豆豉饼、琥珀膏,祛散寒邪,补接阳气。若内有脓管而不敛者,用针头散 腐化之。经云∶形伤痛,气伤肿。又曰∶真气夺则虚,邪气胜则实。若不补气血,节饮食,
慎起居,戒七情,而专用寒凉克伐,其不死者幸矣。
\x治验\x 侍御朱东溪,左胁下近腹肝胆经部分结一块,四寸许,漫肿不赤,按之则痛。余曰∶此 当补 炒芍药、姜、桂,胃气复而恶症退,乃去干姜加黄 数剂,微赤微痛。又三十余剂, 肿大 痛,此脓内溃也,遂针之。用补中益气、加减八味丸而愈。
一男子元气素弱,臀肿硬而色不变,饮食少思,如此年余矣。此气血虚而不能溃也,先 用六君子汤,加川芎、当归、芍药,元气渐复,饮食渐进,患处渐溃;更加黄 、肉桂,并用葱 熨之法月余,俟脓熟而针之;又以十全大补汤,及附子饼熨之而愈。
一男子腿患肿,肉色不变,亦不作痛,此真气虚也。以补中益气加茯苓、半夏,少佐以 枳壳 剂,饮食少进;再用补剂,月余而消。
一男子胁肿一块,日久不溃,按之微痛,脉微而涩,此形症俱虚也,当补不当泻。乃用 人参养荣汤,及热艾熨患处。脓成,以火针刺之,用豆豉饼、十全大补汤,百剂而愈。
一男子腹患此,肿硬不溃,脉弱时呕,欲用败毒等药。余谓肿硬不溃,乃阳气虚弱,呕 吐少食 曰∶热而脉反静,脱血脉反实,汗后脉反躁者,皆为逆也。辞不治,后果殁。
余北仕时,有留都贾学士子年十六,患此二载矣。公升北宗伯,邀余治,脉洪大而数,
脓清 以四君子,加芎、归、炙草,午后以四君子加五味、麦门、参、 ,两月诸症遂可一二,又 有用渗利之剂,保其必生者。三月后,形体骨立,复求余治,余时被命南下,后竟不救。
<目录>卷二<篇名>论鹤膝风(十五)
属性:(妇人症见《妇人良方》,小儿症见《保婴粹要》)
鹤膝风乃调摄失宜,亏损足三阴经,风邪乘虚而入,以致肌肉日瘦,内热减食,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