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倍子取一孔以白矾填满, 过为细末擦之。能乌须固齿。动 摇将落者,即坚牢。神效不能尽述。
香盐散(《急救》)
香附(炒黑四两) 青盐(一两)
为末。每日擦牙,治一切牙证。
齿挺长出分许(《备急》) 常咋生地黄良。
齿黄(时珍) 糯糠烧白灰擦之。
痛牙欲取(《鲍氏》) 茄科,马尿浸三日,晒炒为末。每用点牙即落,神妙。
牙痛(《奇方》) 鲜菖蒲根捣汁,左牙痛滴在左耳内,右牙痛滴右耳中,左右牙 痛两耳俱滴。屡验。
又方 巴豆半粒塞牙缝,立止。
又方 防风、川椒、甘草、浮麦煎 汤漱。
又方 粗碗一只,川椒铺底,潮脑盖面,覆碗一只于上,盐泥封固,慢火 一夜,次早研细。每用一厘擦牙根。
又方 五倍子一个,开一孔,用盐填满,炭火 存性,略出火气,研末。以 手指蘸擦牙,漱津片时,吐出数次,即止。
\x取痛牙法\x 白马尾烧灰存性,点上即落。但须认定痛牙点之,不可乱点,恐 好齿沾着亦落。
\x取痛牙法\x(马歧山)
白龙骨(三钱研)
用大蒜一瓣捣烂,入末一二分拌匀,贴痛处。半枝香时即落。
牙痛 明雄 牙硝 硼砂 银朱(各一钱) 冰片(三分)
共乳匀。搽牙龈内外上下,任其流涎,自愈。
又方 五倍子研细,每用三钱,火酒半饭碗和匀,重汤炖一炷香,漱患处。立 时定疼,永远不发。
又方 北细辛 川萆藓(各等分)
滚水冲漱之,立愈。
\x失笑散\x(江仍度) 治牙疼如神。
荜茇(八分) 北细辛(净叶一钱) 大冰片(二分五厘)
共研极细,擦牙痛处,伏于桌边流涎,任其挖去。片时见效,便能饮食。
\x取痛牙法\x 白砒 江子(各五钱)
共研细末。以竹筒盛之,封固埋于白马粪内藏着。春三、夏四、秋七、冬十日,
取出悬于净室中。将患牙用凉水漱过,将药点在患牙根上,咳嗽一声,其牙即落。并不疼痛。
风火虫牙。
升麻(一钱) 甘草(五分) 石膏(春夏四钱,秋冬二钱)
作一剂。春夏用竹叶三十片为引,秋冬用细茶叶二钱为引。如脸肿加川芎。
牙疼不可忍者。
花椒(焙) 胡椒 食盐(炒) 枯矾 明矾(各五分)
共研细。每用少许擦,吐涎。
取牙 白马尿浸白茄根,日晒夜露三日,研细末。每用少许点放牙龈即落。
风火牙 粗碗一只,入潮脑一两于碗底内,上加苏薄荷叶五钱,以水将薄荷 叶润透,盖潮脑上,用绵纸糊碗口,放灰火上 两炷香,开看纸上升的潮脑,每用少许擦牙。
牙疼。
北细辛 荜茇 猪牙皂 荆芥 食盐(各一钱) 三柰(面裹煨熟,二钱) 川椒(五分)
研细。擦牙良久,以水漱去。
虫牙 山西大同碱少许,新丝棉裹作小球,塞痛牙内。候化出咸汁,即止。
奎光牙证主方 治一切牙风、牙疳、牙痈、牙咬等证。
玄参 地骨皮 白芍 牡丹皮 黄柏 甘草梢 知母 黑山栀 生地 车前子 水煎服。(如热甚,加熟石膏为君,炒黑升麻为佐;如有风,加荆芥穗;如虚加熟地、枸杞子;如欲解 毒,加黄连、连翘;若穿牙疔毒,则用消肿解毒之药,加紫花地丁、甘菊花。)
牙痛 杉木皮煎汤漱。
牙痛。
蟾酥 五灵脂 麝香(各一分)
研匀。用绢称一分重包药扎紧,切牙痛处,即止。
风火虫牙。
雄黄(五钱) 元明粉 潮脑 硼砂(各二钱) 荜茇 川乌(各一钱)
共研细末擦。
\x三香散\x 丁香 川椒(取红,如无,用荜茇代,各等分) 冰片(少许)
上为末。敷牙根,肿痛立止。
\x二辛煎\x 阳明胃火,牙龈口舌肿痛 不可当,先用此汤漱之,后擦三香散,或仍服清胃等剂。
北细辛(三钱) 生石膏(一两)
水二碗,煎一碗,乘热频漱。
\x定痛羌活汤\x 治风热攻注,牙根肿痛。
羌活 防风 川芎 生地(各一钱) 升麻(一钱二分) 细辛(四分) 荆芥 独活 薄荷 (各六分) 石膏(二钱) 甘草(五钱)
水煎食后服。(如湿热甚者,加黄连、山栀;恶热饮者,加龙胆草。)
\x石膏汤\x 治胃有实热,牙痛或上牙肿痛。
升麻 知母(各一钱) 石膏(一钱五分) 大黄(酒蒸,二钱) 山栀 薄荷 赤茯苓 连翘 (各八分) 朴硝(六分) 甘草(五分)
水煎。食远频频口咽,即愈。
牙痛 防风 羌活 青盐 荜茇 细辛 川椒(各等分)
研细擦噙。
又方 用清凉药转痛者,用从治之药治之。
荜茇 川椒 薄荷 荆芥 细辛 樟脑 青盐 上为末。擦牙拔出热涎。
验方 素心蜡梅花一朵煎汤,漱齿,其痛立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