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8-外科

48-疡医大全-第214页

。但不可咽下。
<目录>卷十六\龈齿部<篇名>牙痈门主论属性:奎光曰∶牙痈,一名牙蜞风。初起一小块,生于牙龈肉上,或上或下,或内或 外,其状高肿红 ,寒热疼痛者是也。牙痈,牙龈红肿,但口能开合;若牙咬则牙 关紧闭,口不能开,以此为辨。如牙痈肿痛,龈肉突出,先用金丹碧丹(方载咽喉门。)吹 入牙龈,外用黄熟香削成凿子样,从容放进牙关垫住,则牙关渐开,即将金丹吹入患处。
又曰∶牙痈专用口疳药最稳。(方载咽喉门)
《心法》曰∶牙痈久不收口,如过服寒凉者,必生多骨,候骨尖刺出,摇则离动,
始可取出,其口方敛。
<目录>卷十六\龈齿部<篇名>牙疔门主论属性:陈实功曰∶牙疔生于牙缝之中,顶高突起,痛连腮项,破则流血。先宜针刺,照 疔疮门施治。(《正宗》)
<目录>卷十六\龈齿部<篇名>牙HT门方论属性:奎光曰∶牙HT 属胃火,发于牙龈,如豆大,或内或外,发无定处。治宜先用金 丹碧丹,吹牙消散,后用口疳药,(方俱载咽喉门。)加薄荷、冰片吹之。煎药内加石膏、连翘。
<目录>卷十六\龈齿部<篇名>牙咬门主论属性:奎光曰∶牙咬证,生于牙齿尽龈中,牙不能开,牙关紧闭。此证初起势甚,至夜 尤甚,形状虽凶,尚在可治。宜先用金丹、碧丹吹入牙龈,外用黄熟香削块垫牙,俟 齿开时,再吹金丹。(方载咽喉门)
<目录>卷十六\龈齿部<篇名>牙菌门主论属性:奎光曰∶牙菌生于牙龈,其形状紫黑色,高低如菌,此属火盛血热而兼气郁而 生。宜吹口疳药。(方载咽喉门)并服煎剂。
<目录>卷十六\龈齿部<篇名>牙漏门主论属性:澄曰∶牙漏之患,多起于心胃火郁,肾阴消涸,或心事郁遏。多起于上门牙龈上,
或下门牙龈上,初则高肿作痛,久则上现黄泡,破后出脓渐安,虽然出脓,其口难 完,细如针孔。但遇操劳,或心绪烦扰,或 煎炒烟酒过度,发则肿痛,时出秽脓,更有串至左右齿根,遂成牙漏,虽不致命,颇 亦为累。初起治宜升阳散火,久则当用六味地黄汤加元参、钗斛,多服久服,自可 全愈。初治切不可妄用苦寒之药,内服外搽,致令心胃之火郁而又郁,反使火毒根 株愈深。亦不可早用敛药,亦能使火毒内敛,便有腐蚀脱龈、落齿之害。吹药,在 牙疳口疮门中,选用。
又曰∶溃后饮食后必须漱洗,庶不致饮食塞其脓窍,反令胀痛。
又曰∶远年近日,牙漏穿蚀,久不收功,用鲜竹一颗,锯成一头留节,一头无 节数段,将食盐装结实了,放炭火上 红,取出冷定去竹,将盐研细。每日擦漏齿上,
久则收功,经验多人。
<目录>卷十六\龈齿部<篇名>牙宣门主论属性:岐天师曰∶牙宣,又名齿衄。齿乃骨之余,肾之所主也。肾火外越,故齿出血,
以六味地黄汤,加骨碎补一钱治之。(《秘录》)
陈实功曰∶牙龈血出如线,或鲜血时从外溢,名曰牙宣。此乃心肾火邪,逼血 妄行之故,治当凉心滋肾为主。如血出如线,其涌如泉者危。(《正宗》)
冯鲁瞻曰∶小儿二三岁后,乳食互进,或醉后房劳乳儿,致成肾疳。啼时满口皆 血,名曰宣露。(《锦囊》)
又曰∶凡血从齿缝中或齿根出者,谓之齿衄。有风壅,有肾虚。风壅者,清风 散,外以祛风擦牙散;肾虚者,以肾主骨,齿者骨之余,虚火上炎,服凉药而愈甚者,
此属肾虚,上盛下虚,宜盐汤下安肾丸,仍用青盐炒香附黑色为末擦之。然少阴气多 血少,故其血必点滴而出,齿亦隐隐而痛,多欲者犯之。亦有胃热而齿断出血者,阳 明气血俱多,火旺则血如潮涌,善饮者多犯此。宜清其热,清胃散主之。
又曰∶齿缝出血者,以大剂六味地黄 汤加骨碎补一剂即瘥。间有不瘥者,肾中火衰也,再加五味子、肉桂而愈。
窦汉卿曰∶牙宣,谓脾胃中热涌而宣露也,亦名龈宣。此候牙齿缝中出血,上 属脾,下属肾,吐血痰至斗,为难疗者。急宜速治,迟则难生。先用蚌水灌净,然后吹药。(《全书》)
汪省之曰∶牙宣乃阳明胃经实火上攻,故血从牙缝中出也。血出不止者杀人。(《理例》)
又曰∶胃虚火动,腐烂牙龈,亦能有此;但常常渗流淡血不止,非同实火鲜血 直出也。实火以清胃石膏汤为主;虚火宜归芍地黄汤为主。如齿龈腐烂血出不止者,
犀角地黄汤、人中白散主之。
奎光曰∶牙宣,乃齿缝出血,上属脾,下属胃,实火上攻所致。亦有胃虚火动,腐 烂牙龈,以致淡血渗漏不止,内服扶脾清火之剂,外用珍珠散吹。
<目录>卷十六\龈齿部<篇名>牙宣门主方属性:\x加味地黄汤\x 大熟地(四钱) 山萸肉 山药(各二钱) 骨碎补(三钱) 泽泻 牡丹皮 白茯苓(各一钱六 分) 水煎服。
\x止血四生汤\x 生荷叶 生柏叶 生地黄 生艾叶(各三钱)
水二盅,煎一盅,加童便一小杯和服。
齿龈出血(《兰室宝鉴》)麦门冬煎汤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