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8-外科

48-疡医大全-第251页

,金银花二两,当归 五钱,水煎服。一剂痒变为痛矣,二剂疼止,三剂全消。(《冰鉴》。按∶此方与七圣汤相同,而 意气与所主各异也。七圣汤治已溃之剂,此汤乃治未溃之方。盖已溃者,以生肉为先;未溃者,以护肌为主。所 以七圣汤中无乳香末、天花粉二味,此方用乳香末、天花粉,攻中有拥卫之功耳)
\r臂风毒\p04-a41a106.bmp\r 胡公弼曰∶臂痈有因远行涉水,途路或冒风雨寒湿,饮食不节,亦能患此,所 受稍轻,治以防风除湿丸主之。(《青囊》)
冯鲁瞻曰∶臂痈者,前 属手阳明经,
后属手太阳经,外 属手少阳经,内 属手厥阴经,内之前 属手太阴经,内之 后属手少阴经。总缘经络热郁,风邪外干,气血有乖而生也。当分经络,以用本 经之药为引,行其气血自愈。(《锦囊》)
李东垣曰∶臂(自肘至腕曰臂。)外侧属三阳,臂里属三阴,俱由营卫不周,感受风邪,逆 于肉里而成也。已溃若拳缩而不能舒,疼痛澈骨者,乃溃深伤脉也,属逆。
李东垣曰∶臂痛有六道,各加引经药乃验。以两手伸直垂下,大指居前,小指 居后而定之;前 痛者,属阳明,以升麻、干葛、白芷行之;后 痛者,属太阳,以 本、羌活行之;外 痛者,属少阳,以柴胡行之;内 痛者,属厥阴,以柴胡、青 皮行之;内前 痛者,属太阴,升麻、白芷行之;内后 痛者,属少阴,细辛、独活行之。
<目录>卷十九\腋臂指掌部<篇名>骨蝼疽门主论属性:\r骨蝼疽\p04-a41a107.bmp\r 王肯堂曰∶骨蝼疽生手臂阳明经分,生瘰初如粟米,渐大如赤豆,痛不可忍,旬 日大如胡桃,枯紫色。若毒游遍身,拘急发搐,呕哕不食,冷汗自出,滑泄烦躁,脉 乱者死。犯房劳怒气者死。此证乃七情不和,积怒积忧积热所致。真元虚败,不能 胜邪,发之暴死之速,乃阴虚极而火独亢之故。治当滋化源,勿以扬汤止沸之法误之。(《准绳》)
薛立斋曰∶骨蝼疽生臂外前 大骨之后,属手阳明大肠经,由忧郁暴怒凝结而 成。初如粟豆,旬日大如桃李,肿硬疼痛。若紫晕开大,腐烂斑点串通肌肉,搐搦拘 急,多见七恶者逆。
<目录>卷十九\腋臂指掌部<篇名>垂臂发门主论属性:\r垂臂发\p04-a41a108.bmp\r 《鬼遗方》云∶垂臂发生于垂臂两处发接骨下,臂鹅上起如鸡鸭卵大,皆由荣卫 不调所致也。喜患实处而不透内,亦宜急消或发穴早疗。
<目录>卷十九\腋臂指掌部<篇名>痈门主论属性:窦汉卿曰∶生于臂撑上者,名 痈。红肿作痛,初起宜灸。若溃之,必损命,不可轻忽。
\r 痈\p04-a41a109.bmp\r <目录>卷十九\腋臂指掌部<篇名>石榴疽门主论属性:陈实功曰∶石榴疽生在肘尖上一寸是也。此乃少阳相火与湿热并搏而成。初起 一点黄粟小泡,根便开大,色红坚硬,肿 如覆碗,皮破泛出,叠如榴子,令人寒战,俨同疟疾。初起即灸九壮,内服蟾酥丸发 汗,顶上以蟾酥饼贴之,膏盖,肿处以金黄散敷之。九日后,得脓为吉,反此为凶。
均如痈疽调治。(《正宗》)
又曰∶此乃少阳相火与外湿煎搏而成也。
薛立斋曰∶石榴疽生肘尖上一寸余,属三焦天井穴。初起黄粟小泡,根脚便觉开 大,色红 肿,坚硬疼痛,肿如覆碗,破翻如榴,寒热如疟,由三焦相火与外湿相 搏而成。破后用菊花蕊煎汤洗之,次以菊花烧灰存性,加轻粉少许,兑匀敷之,神效。
\r石榴疽\p04-a41a110.bmp\r <目录>卷十九\腋臂指掌部<篇名>冬瓜串门主论属性:王肯堂曰∶冬瓜串生两臂膊间,长二三寸,红赤高肿,疼痛而无处觅头者是也。
照痈疽门施治。(《准绳》)
<目录>卷十九\腋臂指掌部<篇名>冬瓜串门主方属性:验方(《纲目》) 萆麻子捣膏贴之,一夜自愈。
又方(《准绳》) 羊粪不拘多少,麻油同研敷。
<目录>卷十九\腋臂指掌部<篇名>陈肝疮门主论属性:申斗垣曰∶陈肝疮,乃手少阳三焦经,生于左右臂上三五处,如疖肿,痛不可忍,
不可挨擦。如有头,二七可刺;无头,身热虚硬面赤者,二八日死。又名蚤疽,彻 手生疮,变生于手三阴、三阳经,三年而死;痒甚者一月而死。(《启玄》)
\r陈肝疮\p04-a41a111.bmp\r <目录>卷十九\腋臂指掌部<篇名>蝼蛄串门主论属性:陈实功曰∶此证得于思虑伤脾,脾气郁结而成。其患多生于两手,初起骨中作 疼,渐生漫肿,坚硬,不热不红,手背及内关前后连肿数块,不能转侧,日久出如 豆腐浆汁,串通诸窍,日夜淋漓,肿痛仍在,患者必面黄肌瘦,饮食减少,惟调和 气血,扶助脾胃,其中可生者,十有二三,如治之不善,妄投寒凉克伐,损伤脾胃,则 活者鲜矣。施治之法,首尾宜用益气养荣汤,加味逍遥散主之。(《正宗》)
\r蝼蛄串\p04-a41a112.bmp\r 又曰∶是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