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 防风 赤芍 浓朴 赤茯苓 泽泻 麦门冬 青蒿 秦艽 白水煎。
\x健脾异功丸\x 治妇女脾胃失调,饮食不运,面目痿黄,肌肤消瘦,每晚服之。
人参(去芦,一两) 于白术(东壁土炒,三两) 白茯苓(饭上蒸,二两) 粉甘草(蜜炙,五钱) 广陈 皮(饭上蒸,二两) 制半夏(姜汁炒,二两) 六神曲(炒,一两五钱) 薏苡仁(炒,二两) 陈枳壳(麸炒,一 两五钱) 泽泻(盐水炒,一两) 五谷虫(新瓦焙,二两)
怀山药(炒黄,二两) 谷芽(炒香,一两) 菟丝饼(命火衰微始用) 鸡肫皮(新瓦焙,二两)
上制毕,磨为细末,水法叠丸如绿豆大。每晚白汤送下二钱。
\x加味养荣丸\x 治妇女香港脚,心虚血少,怔忡心悸,肝脾不足,调经养血,非此不效。
当归身(酒洗焙,三两) 白茯神(人乳蒸,二两) 肥玉竹(焙,二两) 杭白芍(酒炒,二两) 酸枣 仁(炒熟二两) 丹参(酒炒,二两) 远志肉(甘草汤焙,二两) 柏子仁(二两) 川续断(酒炒,二两) 橘红 (饭上蒸,一两) 杜仲(盐水炒,二两) 秦艽(酒炒,一两五钱) 女贞实(蜜拌蒸,二两) 钩藤钩(四两,同 石 斛熬) 郁金(二两)
上制毕,磨细末。用金钗石斛一斤,同钩藤钩四两熬膏,和丸如豌豆大。每早白汤送下三钱。
\x醒脾和荣汤\x 治妇女香港脚,疼痛渐定者,宜服。
橘红 茯神 半曲 当归 女贞子 石斛 丹参 白芍 枣仁 泽泻 谷芽 薏苡仁 神曲 麦芽 香附 山药 秦艽 川续断 杜仲 柏子仁 莲子肉 熟地 玉竹 人参 菟丝饼(火微加) 益母草(临经加) 元胡索(腹痛加)桑枝 益智仁(涎唾加) 红花 (经少加) 郁金(气郁加) 金橘叶 白豆蔻(胃不和加) 砂仁(胃寒加) 煨木香(气痛加) 佛手 半 夏(痰多加) 陈皮 枳壳(大便闭加) 香橼 车前子(小便闭加) 北沙参 钩藤钩 麦冬 以上诸药,按证摘用,神而明之,贵乎当也。惟当忌之药,胪列于下,司医者万勿轻投,以免虚虚之祸,不可大意。
防己 槟榔 木瓜 桂枝 穿山甲 杉木节 干姜 川萆 五加皮 海桐皮 海风藤 苏子 乳香 没药 威灵仙 草 千年健 钻地风 苍术 乌药 黄 柏虎骨 菖蒲(引邪入心) 虎骨胶 降真香 沉香 川牛膝 怀牛膝 以上诸品,均为大禁。凡误作有余,风寒湿痹,轻投上药,必致轻变重,而重变 亡,纵不即丧其生,必罹愈发愈凶之患。不可不慎。
香港脚奇方 鲜癞葡萄连穣子,放阴阳瓦焙干存性研末,每服一钱,白汤或木瓜酒调服,立可止痛。
又方 癞葡萄藤切片浸酒,每饮一 小杯,其味虽苦,久久饮之,可除此患。(此藤阴干,每用一二钱,能定小儿惊风,大小男妇暑惊,又 能治孕妇呕吐不止,兼治遍身筋痛。)
又方 翻白草洗净浸酒,每饮一杯,立可止痛。
又方 鲜凤尾草朝北者洗净,煎汤服之止痛。
又方 牛皮胶切片,同麸炒成珠。研细末,每用酒调服一二钱,止痛。
又方 穿山甲(二两) 白芷 三奈 甘遂 皂角刺 羌活 乳香(去油) 没药(去油) 甘松 僵蚕(各一两)
共研细末,掺脚带上,缠脚不发。
\x椒艾囊\x 艾叶(半斤揉) 川椒(一斤) 草乌(二两,研粗末)
三味和匀,用兴红布做褥,如绵褥状包足底,春夏时不用火烘,秋冬宜微火烘,
使椒艾气得行于足,自然寒湿风毒,诸气皆能消散,立可止痛。平日仍要夜夜包好睡。
又方 鸡蛋清隔汤略炖温扫上,热痛自止。
又方 田中黄土晒燥研细,代矾搽脚,其根自除。
洗香港脚 宣木瓜 秦艽(各二两) 生姜 连须葱(各八两)
上熬汤待温,先熏后洗,外用生姜汁调干面敷。
又方 干桑叶五钱,平时三五日煎汤洗脚除根。白芥子研细末,酒调敷。
<目录>卷二十七<篇名>足踝部属性:自足踝起至足趺底指止,一切痈疽、疔毒,皆汇于此部中,以便检阅参治。
<目录>卷二十七\足踝部<篇名>风疽门主论属性:《心法》曰∶风疽生足胫骨及曲凹之处,瘙痒皮损,津流黄汁,极其粘浓,此由风 邪留于血脉相搏而成。因其根深,故有疽名。甚则身体烦热昏冒,而肌肉透红,更 增肿痛,宜服防风汤,外涂青竹大豆油即效。
<目录>卷二十七\足踝部<篇名>风疽门主方属性:\x青竹大豆油\x(《金鉴》) 青竹筒截三尺长,径一寸半,内装黑豆一升,以谷糠马 粪二物烧火,当竹筒中炙之,以瓷器两头接取,倘出油汁,以渍入泔水和盐,热洗 患处,拭干即涂豆油,不过三度极效。
<目录>卷二十七\足踝部<篇名>内踝疽门主论属性:《灵枢》云∶发于内踝,名曰走缓。其状痈色不变,数石其输而止其寒热,不死。
王肯堂曰∶足内踝生痈,名曰鞋带痈,由寒湿滞于足阳明与足厥阴经,血涩气阻所致。(《准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