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2-儒藏 -10-语录

25-周子全书-宋-周敦颐-第5页

谓定之以仁义。
  天道行而万物顺,圣德修而万民化。大顺大化,不见其迹,莫知其然之谓神。
天地圣人,其道一也。
  故天下之众,本在一人。道岂远乎哉!术岂多乎哉!
天下之本在君,君之道在心,心之术在仁义。
治第十二
  十室之邑,人人提耳而教,且不及,况天下之广,兆民之众哉!曰,纯其心而已矣。
纯者,不杂之谓,心,谓人君之心。
  仁、义、礼、智四者,动静、言貌、视听无违之谓纯。
仁、义、礼、智,五行之德也。动静,阴阳之用,而言貌、视听,五行之事也。德不言信,事不言思者,欲其不违,则固以思为主,而必求是四者之实矣。
  心纯则贤才辅。
君取人以身,臣道合而从也。
  贤才辅则天下治。
众贤各任其职,则不待人人提耳而教矣。
  纯心要矣,用贤急焉。
心不纯,则不能用贤;不用贤,则无以宣化。
礼乐第十三
  礼,理也;乐,和也。
礼,阴也;乐,阳也。
  阴阳理而后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万物各得其理,然后和。故礼先而乐后。
此“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之意,程子论“敬则自然和乐”,亦此理也。学者不知持敬,而务为和乐,鲜不流于慢者。
务实第十四
  实胜,善也;名胜,耻也。故君子进德修业,孳孳不息,务实胜也。德业有未着,则恐恐然畏人知,远耻也。小人则伪而已!故君子日休,小人日忧。
实修而无名胜之耻,故休;名胜而无实修之善,故忧。
爱敬第十五
  “有善不及”?
设问。人或有善,而我不能及,则如之何?
  曰:“不及,则学焉。”
答言。当学其善而已。
  问曰:“有不善?”
问人有不善,则何以处之?
  曰:“不善;则告之不善。”且劝曰:“庶几有改乎,斯为君子。”
答言。人有不善,则告之以不善,而劝其改。告之者,恐其不知此事之为不善也;劝之者,恐其不知不善之可改而为善也。
  “有善一,不善二,则学其一,而劝其二”。
亦答词也。言人有善恶之杂,则学其善,而劝其恶。
  有语曰:“斯人有是之不善,非大恶也。”则曰:“孰无过,焉知其不能改?改,则为君子矣。不改为恶,恶者天恶之。彼岂无畏耶?鸟知其不能改!”
此亦答言。闻人有过,虽不得见而告劝之,亦当答之以此。冀其或闻而自改也。有心悖理谓之恶,无心失理谓之过。
  故君子悉有众善,无弗爱且敬焉。
善无不学,故悉有众善;恶无不劝,故不弃一人于恶。不弃一人于恶,则无所不用其爱敬矣。
动静第十六
  动而无静,静而无动,物也。
有形,则滞于一偏。
  动而无动,静而无静,神也。
神则不离于形,而不囿于形矣。
  动而无动,静而无静,非不动不静也。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物则不通,神妙万物。
结上文,起下意。
  水阴根阳,火阳根阴。
水,阴也,而生于一,则本乎阳也;火,阳也,而生于二,则本乎所谓“神妙万物”者如此。
  五行阴阳,阴阳太极。
此即所谓“五行一阴阳,阴阳一太极”者,以神妙万物之体而言也。
  四时运行,万物终始。
此即所谓“五气顺布,四时行焉,无极二五,妙合而凝”者,以神妙万物之用而言也。
  混兮辟兮!其无穷兮!
体本则一故曰混,用散而殊故曰辟。一动一静,其运如循环之无穷,此兼举其体用而言也。
  此章发明图意,更宜参考。
乐上第十七
  古者圣王制礼法,修教化,三纲正,九畴叙,百姓大和,万物咸若。
纲,网上大绳也。三纲者,夫为妻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也。畴,类也。九畴,见洪范。若,顺也。此所谓理而后和也。
  乃作乐以宣八风之气,以平天下之情。
八音以宣八方之风,见国语。宣,所以达其理之分;平,所以节其和之流。
  故乐声淡而不伤,和而不淫。入其耳,感其心,莫不淡且和焉。淡则欲心平,和则躁心释。
淡者,理之发;和者,理之为。先淡后和,亦主静之意也。然古圣贤之论乐曰:“和而已。”此所谓淡,盖以今乐形之,而后见其本于庄正齐肃之意耳。
  优柔平中,德之盛也;天下化中,治之至也。是谓道配天地,古之极也。
欲心平,故平中;躁心释,故优柔。言圣人作乐功化之盛如此。或云“化中”当作“化成”。
  后世礼法不修,政刑苛紊,纵欲败度,下民困苦。谓古乐不足听也,代变新声,妖淫愁怨,导欲增悲,不能自止。故有贼君弃父,轻生败伦,不可禁者矣。
废礼败度,故其声不淡而妖淫;政苛民困,故其声不和而愁怨。妖淫,故导欲而至于轻生败伦,愁怨,故增悲而至于贼君弃父。
  呜呼!乐者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