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2-儒藏 -11-启蒙蒙学

57-纯正蒙求-元-胡炳文-第8页

郎曰:“郎之内外,累世长大,郎虽长大,无仰高之风,损年以求早成,非志所为也。”监试异之。
气象
程子春风,庭坚和气。
宋程伯子颢,终日端坐如泥塑人,及至接人,则浑是一团和气。朱公掞见之于汝南,归谓人曰:“光庭在春风中坐了一月。”
宋张庭坚,字子叔。邹志完称之曰:“是天地间和气薰蒸所成。欲往相近,先觉和气袭人也。”
愿中从容,茂叔光霁。
宋李愿中延平先生,名侗,晦庵先生师也。晦庵常云:“先生涵养得之,故别古人,云‘终日无疾言遽色’,先生真是如此。寻常人出近处必徐行,远行必速,先生远近皆如此。寻常人呼童仆再四不至,声必厉,先生呼之不至,不加于前也。其气象从容如此。”
宋子周子,名敦颐,字茂叔,谥元公,号濂溪先生。黄鲁直尝云:“茂叔人品甚高,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
通老粹然,原明平易。
宋黄中,字通老,居家孝,友笃至,与人交,恭而信,淡而久,端庄静重,德容粹然。晦庵先生自以其温厚和平之气,不胜其粗厉猛起之心,特裁书请纳再拜之礼,必欲公坐而受之,自侪于门生弟子之列。
宋荥阳吕公希哲,字原明,尝云:“君子气象难遽形容,惟平、易、安、和为近之。《书》曰:“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谓休休者,平、易、安和,无急躁、很戾、贪冒之意。”
郭泰温恭,穆子和粹。
后汉郭泰,字林宗,蔡伯喈尝曰:“先生孝友、温恭、仁笃、慈惠。”吴冲曰:“清明、宽恕,澄之不清,挠之不浊;高材伟识,而不为危言激论,常遵疾恶己甚之戒。”党锢之际,独不涉议论,自重之士也。
唐穆宁四子:赞、质、员、赏皆和粹,世以珍味目之。赞少俗,然有格,为酪;质为酥;员为醍醐;赏为乳腐。
言语
李恕防怨,马援恶讥。
唐李恕戒子云:“凡居百僚之下,言思乃出,行思乃动,勿辄有毁誉,勿轻论得失。申上移牒,言惟谨耳,署必真书,慎勿侮弄刀笔,议玩朋僚。若恣心纵骂,轻出莠言,骂父子怨,骂兄弟怨,即为怨府,亦谓深仇。刘宽不诃童仆,嗣宗口不臧否。韩子曰:‘善为吏者,树德;不善为吏者,树怨。’勉之,勉之!”
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字文渊,兄子严敦并喜讥议。援在交趾还书戒之曰:“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如此言者,施衿结褵,申父母之戒,欲汝曹不忘之耳!”杨龟山先生曰:“口固不可得言,耳亦不可得闻。”
崔咸疾谄,魏公责辞。
唐裴度自兴元入觐,朝士日拥度门。一日度置酒,刘栖楚矫求度欢,曲躬附度耳而语,崔咸疾其谄,举觞罚度曰:“宰相不当许所司嗫嚅耳语。”度笑而饮之,栖楚不自安,趋出,坐客快之。
韩魏公子师朴入市归。魏公问所买之物价几何?曰:“千三。”公责之曰:“此俚俗之谈,非对尊之辞,当云一贯三百。”
赵献杖子,谢氏笞儿。
晋赵献子之子入朝,楚使者至,多隐言,在廷之臣不能答,献子之子尽答之。归白于献子,献子曰:“朝臣岂不晓,但有长者,姑且让之耳。尔遽先长者。”杖之。
吴庠妻谢氏,子贺,与宾客谈及人长短得失,夫人屏间闻之怒,答贺百,或解夫人曰:“臧否士之常,胡如是?”曰:“爱其女者,必取三复白圭之士妻之。今独产一子,使知义命,而出语忘亲,岂可久之道哉!”因泣下不食。贺由是恐惧、谨默。
元顺铧价,司马桃皮。
北史赵柔,字元顺,有人遗柔铧数百权,柔与子善明鬻之市。有人从柔买,柔索绢二十匹,商人知其贱,与柔三十匹,善明欲取之,柔曰:“与人交易,一言便定,岂可以利动心。”遂与之。
宋司马温公方五岁,擘一青皮胡桃不能脱,婢以热汤沃之。既而女兄从外来问:“谁为脱”?曰:“某自脱”。父叱曰:“小子安得谩语!”公自此有省,终身不敢妄语,待人惟以至诚为尚。
威仪
忠定肩竦,节孝头直。
宋刘忠定公安世元城先生,见宾客,议论逾时,体无欹侧,肩背竦直,身不少动,至手足也不移。
宋徐积自言:初见安定先生瑗,退,头容少偏。安定先生厉声曰:“头容直。”某因自思,“不特头容直,心亦要直。”自此不敢有邪心。
蘧瑗车声,管宁榻迹。
卫灵公与夫人夜坐,闻车声辚辚,至阙而止,过阙复有声。公问夫人曰:“知此为谁?”夫人曰:“此蘧伯玉也。”公曰:“何以知之?”夫人曰:“妾闻《礼》:‘下宫门、式路马,所以广敬也。’夫忠臣与孝子不为昭昭信节,不为冥冥堕行。蘧伯玉,卫之贤大夫也,仁而有知,敬于事上,此其人必不以暗昧废礼。是以知之。”公使人视之,果伯玉也。
后汉管宁,尝坐一木榻,积五十余年,未尝箕股,其榻上当膝处皆穿。
明镐尊严,忠献英特。
宋薛简肃公,名奎,知开封府。明参政镐为曹官。简肃待之甚厚,直以公辅期之。有问于公:“何以知其必贵?”公曰:“其为人端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