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和:靜則復性,動則去本,理之然也。形動而不生形而生影,聲動不生聲而生響,無動不生無而生有,則去本遠矣。無則生有,有必歸無,故曰形必終者也。天地與我並生,及其終也,與我皆終,孰知其極,則謂終者,進乎不知矣。有終有始,有久有暫者,唯其時物也。故有始以無始為至道,終乎本,無始則又至矣。有久者以不久為至道,進乎本,不久則又至矣。夫何故以有生則復於不生,有形則復於無形也?不生者,非卒不生,無形者,非本無形,蓋自有生有形者見之也。生者理之必終,終者不得不終,生者不得不生。而欲其生之長存,以終為界,辯又烏知環中之無窮者哉?此惑於數者也。生者,天地之委和。精神者,天之分,故清而散;骨骸者,地之分,故濁而聚。精神離散,各歸其真,尚何有於我哉?然此自眾人言之也。故曰精神入其門,骨骸反其根,我尚何存?若夫聖人,上與造物者遊,下與無終始者反,則形未嘗衰,而我獨存矣。
范曰:萬物有乎出而莫見其門,有乎生而莫見其根。精神入其門者,還其所自出也;骨骸反其根者,復其所自生也。若然則歸其真宅,我尚何存之有?聖人以精集神,以神御形,以形存神,精全而不虧?神用而不竭,形生而不敝。閉其門物無目而入,深其根物無得而搖。不壞之相,自古固存,是謂長生久視之道。古之人修身千二百歲,而形未嘗衰,蓋進乎此。
人自生至終,大化有四:
其間遷易,無時暫停,四者蓋舉大較而言者也。
盧曰:夫嬰兒者,是非未生乎心也,故德厚而志專矣。及欲慮充起,攻之者必多,衰老炁柔,更近於道,命之終極,乃休息焉。
嬰孩也,少壯也,老耄也,死亡也。
范曰:自物之無而觀之,則真常湛寂,亘古不去。故江河競注,實未嘗流。自物之有而觀之,則大化密移,交臂已失。故舟山雖藏,不能無遯。一將入陰陽之機,遊造化之塗,則形之所形者,實矣。無動不變,無時不移。借明於鑑,今吾非故吾;停燈於缸前,焰非後焰。操有時之具,託無窮之間,貌色智態,止日不異,自謂變化可逃,得乎哉?故自嬰孩而少壯,自老耄而死亡,大化日徂,間不可省。夫惟日夜無隙,為能通晝夜,而知古今不代,為能參萬歲。而一反復終始,揭天地以趨靜,是謂化化而不化於化者矣。
其在嬰孩,氣專志一,和之至也。物不傷焉,德莫加焉。
《老子》曰:含德之厚,比於赤子。
范曰:兒子,居不知所為,行不知所之,故其氣專則不雜,其志一則不二,沖和內固莫能傷,憂患不能入,邪氣不能襲,故其德全而形不虧。《老子》所謂含德之厚是也。
其在少壯,則血氣飄溢,欲慮充起;物所攻焉,德故衰焉。
處力競之地,物所不與也。
范曰:孔子所謂血氣方剛是也。
其在老耄,則欲慮柔焉;體將休焉,物莫先焉。
休息也。已無競心,則物不與争。
雖未及嬰孩之全,方於少壯,間矣。
范曰:莊子所謂佚我以老是也。
其在死亡也,則之於息焉,反其極矣。
盧曰:近於性則體道,惑於情則喪真。故含德之厚,比於赤子;倦而不作,猶為次焉。方之馳競,大可知也。
政和:其在嬰孩,氣專志一,和之至也,《老子》所謂含德之厚也;其在少壯,血氣飄溢,欲慮充起,《莊子》所謂與接為構;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故欲慮柔而體將休焉,至於歸其真宅,則之於息焉,而反其極矣。《莊子》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此之謂也。自嬰孩至於死亡,皆以是日徂,故謂之化。
范曰:子貢所謂君子息焉是也。四者之化形,生之所同也。眾人則形化而心亦然,聖人則外化而內不化。
孔子遊於太山,見榮啟期行乎郕之野,鹿裘帶索,鼓琴而歌。孔子問曰:先生所以樂,何也?對曰:吾樂甚多。天生萬物,唯人為貴,而吾得為人,是一樂也;
推此而言,明人之神氣,與眾生不殊,所適者異,故其形貌不一。是以榮啟期深測倚伏之緣,洞識幽顯之驗,故忻遇人形,兼得男貴,豈孟浪而言。
男女之別,男尊女卑,故以男為貴,吾既得為男矣,是二樂也;
人之將生,男女亦無定分,故復喜得男身。
人生有不見日月,不免褪褓者,吾既已行年九十矣,是三樂也。貧者,士之常也;死者,人之終也。處常得終,當何憂哉?孔子曰:善乎,能自寬者也。
不能都忘憂樂,善其能推理自寬慰者耳。
盧曰:夫大冶鑄金,依範成質,故神為其範,群形以成,男女修短,陰陽已定矣,何者?神運其功,形為功報耳。形既不能自了,神者未形,已知啟期,暮年方始為樂,是知道之晚,情滯於形,夫子但善其自寬,未許期深達至道。
林類年且百歲,
書傳無聞,蓋古之隱者也。
底春被裘,底當也。拾遺穗於故畦,
收刈後田中棄穀,捃之也。
並歌並進。孔子適衛,望之於野,顧謂弟子曰:彼叟可與言者,試往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