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境皆礙,叉損智傷神。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
〔注〕硎,砥石也。
〔疏〕硎,砥礪石也。十陰數也;九,陽數也;故十九年極陰陽之妙也。是以年經十九,牛解數千,遊空涉虛,不損鋒刃,故其刀銳利,猶若新磨者也。況善養生人,智窮空有,和光處世,妙盡陰陽。雖復千變萬化,而自新其德,參涉萬境,而常湛凝然矣。
彼節者有問,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
〔疏〕彼牛骨節,素有問部,而刀刃鋒銳,薄而不厚。用無厚之刃,入有問之牛,故遊刃恢恢,叉寬大有餘矣。況養生之士,體道之人,運至忘之妙智,遊虛空之物境,是以安排造適,閑暇有餘,境智相冥,不一不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
〔疏〕重疊前文,結成其義。
雖然,每至於族,吾見其難為,
〔注〕交錯聚結為族。
休然為戒,視為止,
〔注〕不復屬目於他物也。
行為遲。
〔注〕徐其手也。
〔疏〕節骨交聚磐結之處,名為族也。雖復遊刃於空,善見其卻,每至□交錯之處,未嘗不留意艱難,為其休惕戒慎,專視徐手。況體道之人,雖復達彼虛幻,至於境智交涉,鈴須戒慎艱難,不得輕染根塵,動傷於寂者也。
動力甚微,諜然已解,#10
〔注〕得其宜則用力少。
如土委地。
〔注〕理解而無刀進,若聚土也。
〔疏〕謀,化百反。謀然,骨肉離之聲也。運動鸞刀,甚自微妙,依於天理,所以不難,如土委地,有何蹤跡。況運用神智,明照精微,涉於塵境,曾無里礙,境智冥合,能所泯然。
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
〔注〕逸足容豫自得之謂。
〔疏〕解牛事訖,閑放從容,提挈鸞刀,彷徨徙倚。既而風韻清遠,所以高視四方,志氣盈滿,為之躊躇自得。養生會理,其義亦然。
善刀而藏之。
〔注〕拭刀而技之也。
〔疏〕善能保愛,故拭而茨之,況美#11攝生人,光而不耀。
文惠君曰: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
〔注〕以刀可養,故知生亦可養。
〔疏〕魏侯聞庖丁之言,遂悟養生之道也。美其神妙,故歎以善哉。
公文軒見右師而驚曰:是何人也?惡乎介也?
〔注〕介,偏刖之名。
〔疏〕姓公文,名軒,宋人也。右師,官名也。介,刖也。公文見右師刖足,故驚問所由,於何犯件而致此殘刖於足者也?
天與,其人與?
〔注〕知之所無奈何,天也。犯其所知,人也。
〔疏〕為稟自天然,少玆一足?為犯於人事,故被虧殘?此是公文致問之辭故也?
曰:天也,非人也。天之生是使獨也。
〔注〕偏刖日獨。夫師一家之知而不能兩存其足,則是知之無所奈何。若以右師之知而叉求兩全,則心神內困而形骸外弊矣,豈直偏刖而已哉。
〔疏〕夫智之明閣,形之虧全,並稟自天然,非關人事。假使犯於王憲,致此形殘,亦是天生頑愚,謀身不足,直知由人以虧其形,不知由天以閤其智,是知有與獨,無非
命也。
人之貌有與也。
〔注〕兩足共行日有與。有與之貌,未有疑其非命也。
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
〔注〕以有與者命也,故知獨者亦非我也。是以達生之情者不務生之所無以為,達命之情者不務命之所無奈何也,全其自然而已。
〔疏〕與,共也。凡人之貌,皆有兩足共行,稟之造物。故知我之一腳遭此形殘,亦無非命也。欲明窮通否泰,愚智虧全,定乎冥兆,非由巧拙。達斯理趣者,方可全生。
澤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飲,不薪畜乎樊中。
〔注〕薪,求也。樊,所以籠雉也。夫俯仰乎天地之問,逍遙乎自得之場,固養生之妙處也。又何求於入籠而服養哉。
〔疏〕薪,求也。樊中,雉籠也。夫澤中之雉,任於野性,飲啄自在,放曠逍遙,豈欲入樊龍而求服養。譬養生之人,蕭然嘉遁,唯適情於林籟,豈企羨於榮華,又解:澤
似雉而非,澤尾長而雉尾短,澤雉之類是也。
神雖王,不善也。
〔注〕夫始乎適而未嘗不適者,忘適也。雉心神長王,志氣盈豫,而自放於清曠之地,忽然不覺善為之善也。
〔疏〕雉居山澤,飲啄自在,心神長王,志氣盈豫。當此時也,忽然不覺善之為善,既遭樊籠,性情不適,方思昔日,甚為清暢。烏既如此,人亦宜然。欲明至適忘適,至善忘善。
老聰死,秦失弔之,三號而出。
〔注〕人弔亦弔,人號亦號。
〔疏〕老君即老子也。姓李,名耳,字伯陽,外字老聘,大聖人也,降生陳國苦縣。當周平王時,去周,西度流沙,適之屬賓。而內外經書,竟無其述,而此獨云死者,欲明死生之理泯一,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