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3-道藏 -01-正统道藏洞神部

240-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南华真经注疏-晋-郭象-第80页

率,則天下各復其朴而同於玄德也#10。
  〔疏〕削,除也。鉗,閉也。攘,卻也。玄,原也,道也。曾參至孝,史魚忠直,楊朱墨翟,稟性宏辮。彼四子者,素分天然,遂使天下學人,拾己效物,由此亂群,失其本性。則除忠信之行,鉗閉浮辮之口,攘去整躉之仁,棄擲提趺之義。於是物不喪真,人皆自得。率性全理,故與玄道混同也。
  彼人含其明,則天下不鑠矣;人含其聰,則天下不累矣;
  〔疏〕鑠,銷散也。累,憂息也。只為自街聰明,故憂息斯集,使蒼生顛化而銷散也。若能含抱聰明於內府而不街於外者,則物皆適樂而無憂息也。
  人含其知,則天下不惑矣;人含其德,則天下不僻矣。
  〔疏〕若能知於分內,養德而不蕩者,固當履環中之正道,游寓內而不惑,豈有倒置哀僻於其問哉。
  彼曾、史、楊、墨、師曠、工捶、離朱者,皆外立其德而以燴亂其天下者也,
  〔注〕此數人者,所稟多方,故使天下躍而效之。效之則失我,我失由彼,則彼為亂主矣。夫天下之大息者,失我也。
  〔疏〕以前數子,皆察分過人,不能韜光匿耀,而揚波混俗,剽名於表,立德於外,引物從己,炫耀群生。天下亡德而不反本,失我之原,斯之由也。
  法之所無用也。
  〔注〕若夫法之所用者,視不過於所見,故眾目無不明;聽不過於所聞,故眾耳無不聰;士不過於所能,故眾技無不巧;知不過於所知,故群性無不適;德不過於所得,故群德無不當。安用立所不逮於性分之表,使天下奔馳而不能自反哉。
  〔疏〕夫率性而動,動叉由性,此法之妙也。而曾史之徒,以己引物,既無益於當世,翻有損於將來,雖設此法,終無所用也。
  子獨不知至德之世乎?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陸氏、驪畜氏、軒轅氏、赫胥氏、尊盧氏、祝融氏、伏犧氏、神農氏,當是時也,民結繩而用之,
  〔注〕足以紀要而已。
  〔疏〕已上十二氏,並上古帝王也。當時既未有史籍,亦不知指次第前後。刻木為契,結繩表信,上下和平,人心淳樸。故《易》云,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
  甘其食,美其服,
  〔注〕適故常甘,當故常美。若思夫多靡,則無時嫌矣。
  樂其俗,安其居,
  〔疏〕止分,故甘;去華,故美;混同,故樂;恬淡,故安居也。
  鄰國相望,雞犬之音相聞,民至老死而不相往來。
  〔注〕無求之至。
  〔疏〕境邑相比,相去不遠,雞犬吠聲,音聞相接。而性各自足,無求于世,卒于天命,不相往來,無為之至。
  若此之時,則至治已。
  〔疏〕無欲無求,懷道抱德,如此時也,豈非至哉。
  今遂至使民延頸舉踵曰,某所有賢者,贏糧而趣之,則內棄其親而外去其主之事,足跡接乎諸侯之境,車軌結乎千里之外。
  〔注〕至治之迹,猶致斯弊。
  〔疏〕贏,裹也。亦是至理之風,播而為教,貴此文近#11,使物學之。尚賢路開,尋師訪道,引領舉足,遠適他、必方,軌轍交行,足跡所接,裹糧負販,不憚千里,內則棄親而不孝,外則去主而不忠。至治之進,遂致斯弊也。
  則是上好知之過也。
  〔注〕上,謂好知之君。知而好之,則有斯過矣。
  〔疏〕尚至治之進,好治物之智,故致斯也。
  上誠好知而無道,則天下大亂矣。
  〔疏〕在上君王不能無為恬愴,清虛合道,而以知能治物,物爻弊之,故大亂也。老君云以知治國,國之賊也。
  何以知其然邪?
  〔疏〕假設疑問,出其所由。
  夫弓弩畢弋機變之知多,則烏亂於上矣;鉤餌罔罟層筍之知多,則魚亂於水矣;削格羅落置呆之知多,則獸亂於澤矣;
  〔注〕攻之愈密,避之愈巧,則雖禽獸猶不可圖之以知,而況人哉。故治天下者唯不任知,任知無妙也。
  〔疏〕網小而柄,形似畢星,故名為畢。以繩繫箭射,謂弋。罟會,皆網也。苟,曲梁也,亦荃也,削格為之,即今之鹿角馬槍,以繩末羅落而取獸也。置果,免網也。即以智治於物,寧無沸騰之息,故治國者叉不可用智也。
  知詐漸毒頡滑堅白解垢同異之變多,則俗惑於辯矣。
  〔注〕上之所多者,下不能安其少也,性少而以逐多則迷也。
  〔疏〕智數詐偽,漸漬毒害於物也。頜滑,骨稽也,亦姦點也。解垢,詐偽也。夫滑#12稽堅白之智,譎說#13同異之譚,諒有虧於真理,無益於世教,故遠觀譬於若訥,愚俗惑於小辯。
  故天下每每大亂,罪在於好知。
  〔疏〕每每,昏昏貌也。夫忘懷任物,則宇內清夷;執進用智,則天下大亂。故知上下昏昏,由乎好智。
  故天下皆知求其所不知而莫知求其所已知者,
  〔注〕不求所知、而求所不知,此乃舍己效人而不止#14其分也。
  〔疏〕所以知者,分內也;所不知者,分外也。合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