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傑。
因眾以寧所聞,不如眾技眾矣。
〔注〕吾一人之所聞,不如眾技多,故因眾則寧也。若不因眾,則眾之千萬,皆我敵也。
〔疏〕用眾人技能,因眾人聞見,即無忿競。所謂明者為之視,智者為之謀也。
而欲為人之國者,此攬乎三王之利而不見其患者也。
〔注〕夫欲為人之國者,不因眾之自為而以己為之者,此為徒求三王主物之利而不見己為之息也。然則三王之所以利,豈為之哉?因天下之自為而任耳。
〔疏〕用一己偏執為國者,徒求三王主物之利,不知為喪身之大患也。
此#31以人之國僥倖也,幾何僥倖而不喪人之國乎。
〔疏〕僥,要也。以皇王之國利要求非分,為一身之幸會者,未嘗不身遭頊敗。萬不存一,故云幾何也。
其存人之國也,#32無萬分之一;而喪人之國也,一不成而萬有餘喪矣。
〔注〕己與天下,相因而成者也。今以一己而專制天下,則天下塞矣,己豈通哉。故一身既不成,而萬方有餘喪矣。
〔疏〕以僥倖之心為帝王之主,論存己矣#33無一成,語亡也有餘敗也。
悲夫,有土者之不知也。
〔疏〕此一句傷嘆君王不知僥倖為弊矣。
夫有土者,有大物也。
〔疏〕九五尊高,四海宏巨,是稱大物也。
有大物者,不可以物物;
〔注〕不能用物而為物用,即是物耳,豈能物物哉。不能物物,則不足以有大物矣。
〔疏〕苟求三王之國,不能任物自為,翻為物用。已自是物,焉能物物。斷不可也。
而不物,故能物物。
〔注〕夫用物者,不為物用也。不為物用,斯不物矣,不物,故物天下之物,使各自得也。
〔疏〕不為物用而用於物者也。
明乎物物者之非物也,豈獨治天下百姓而已哉。出入六合,遊乎九州,
〔注〕用天下之自為,故馳萬物而不窮。
〔疏〕聖人通自然,達造化,運百姓心知,用群生耳目,是知物物者非物也。豈獨戴黃屋,坐汾陽,佩玉璽,治天下哉?固當排六合,陵太清,超九州,游姑射矣。
獨往獨來,是謂獨有。
〔注〕人皆自異而己獨韋遊,斯乃獨往獨來者也。獨有斯獨,可謂獨有矣。
獨有之人,是之謂至貴。
〔注〕夫與眾玄同,非求貴於眾,而眾人不能不貴,斯至貴也。若乃信其偏見而以獨異為心,則雖同於一致,故是俗中之一物耳,排獨有者也。未能獨有,而欲饕竊軒冕,冒取非分,眾豈歸之#34哉。故非至貴也。
〔疏〕人皆自異而己獨與韋游,斯乃獨往獨來者也。獨有斯獨,可謂獨有矣。人#35欲出眾而己獨游,眾無此能,故名獨有。獨有之人,蒼生樂推,百姓荷戴。以斯為主,可謂至尊至貴也。
大人之教,若形之於影,聲之於響#36。
〔注〕百姓之心,形聲也;大人之教,影響也。大人之於天下何心哉?猶影響之隨形聲耳。
〔疏〕大人,聖人也。無心感應,、應不以心,故百姓之心,形聲也;大人之教,影響也。
有問而應之,盡其所懷,
〔注〕使物之所懷各得自盡也。
〔疏〕聖人心隨物感,感亦稱機,盡物懷抱。
為天下配。
〔注〕問者為主,應故為配。
〔疏〕配,匹也,先感為主,應者為匹也。
處乎無響,
〔注〕寂以待物。
〔疏〕處,寂也。無感之時,心如桔木,寂無影響也。
行乎無方。
〔注〕隨物轉化。
〔疏〕行,應機也。逗機不定方所也。
挈汝適復之撓撓,
〔注〕撓撓,自動也。提挈萬物,使復歸自動之性,即無為之至也。
〔疏〕撓撓,自動也。逗機無方,還欲提挈汝等韋品,令歸自本性,則無為至也。
以遊無端;
〔注〕與化俱,故無端。
〔疏〕遊,心與自然俱遊,故無朕逵之端崖。
出入無旁,
〔注〕玄同無表。
〔疏〕出入塵埃生死之中,玄同造物,無邊可見。
與日無始;
〔注〕與日新俱,故無始也。
〔疏〕與日俱新,放無終始。
頌論形軀,合乎大同,,
〔注〕其形容與天地無異。
〔疏〕項,贊,論,語。聖人盛德軀貌,與二儀大道合同,外不閥乎宇宙,內不有其己身也。
大同而無己。
〔注〕有己則不能大同也。
〔疏〕合二儀,同大道,則物我俱忘也。
無己,惡乎得有有。
〔注〕天下之難無者己也。已既無矣,則韋有不足復有之。
〔疏〕己既無矣,物焉有哉。
睹有者,昔之君子;
〔注〕能美其名者耳。
〔疏〕行仁義,禮君臣者,不離有為君子也。
睹無者,天地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