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善攝生者,形全精復,與天為一,其天守全,其神無卻,港行不窒,蹈火不熱,行乎萬物之上而不慄,故物而不摺,物莫之能傷也。《易》曰:通乎晝夜之道,而出入於死生之機者,物莫不然。知死生之說,而超然通乎物之所造,其惟至人乎?
道生之章第五十一
道生之,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萬物職職,皆從無為殖。
德畜之,
物得以生謂之德。
物形之,
留動而生物,物生成理謂之形。
勢成之。
形質既具,體勢斯成,長短之相形,高下之相傾,其勢然也。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萬物莫不首之者,道也。成而上者,德也。尊,故能勝物而小之,貴,故物莫能賤之。孟子曰趙孟之所貴,趙孟能賤之,非德故也。
道之尊,德之貴,莫之爵,而常自然。
物有時而弊,勢有時而傾,真君高世,良貴在我,不假勢物,而常自若也。
故道生之,畜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之,覆之。
別而言,則有道德勢物之異,合而言,則皆出於道。道者萬物之奧也,萬物化作而道與之生,萬物斂藏,而道與之成。出乎震,成乎艮,養乎坤,覆乎乾,剛柔相摩,八卦相蕩,若有機緘而不能自已,道實冒之。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生則兆於動出,為則效於變化,長則見於統壹,道之降而在德者爾。然生而不有其功,為而不恃其能,長而不睹其刻制之巧,非德之妙而小者,孰能與此?故曰是謂玄德。
天下有始章第五十二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始與母皆道也。自其氣之始則謂之始,自其生生則謂之母,有始則能生生矣。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
道能母萬物而字之,則物者其子也。通於道者兼物,物故得其母,以知其子。
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歿身不殆。
多聞則守之以約,多見則守之以卓,窮物之理而不累於物,達道之繳而不失其妙,則利用出入,往來不窮,可以全生,可以盡年,而無危殆之患。
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
兌以言悅,門以言出,物誘於外,則心悅於內。耳目鼻口,神明出焉。慎汝內,閉汝外,不以通物為樂,物無得而引之,則樂天而自得,孰弊弊然以物為事?
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
妄見可說,與接為搆,而從事於務,則與物相刃相靡,終身役役而不見其成功。
見小曰明,
小者,道之妙,見道之妙者,自知而已,故無不明。
守柔曰強。
柔者,道之本。守道之本者,自勝而已,故無不勝。
用其光,復歸其明。
明者光之體,光者明之用,聖人之應世,從體起用,則輝散為光,攝用歸體,則智徹為明,顯諸仁,藏諸用,如彼日月萬物,皆照而明,未嘗虧,所以神明其德者是也。
無遺身殃,是謂襲常。
物之化,無常也。惟復命者遺物離人,復歸於明,而不與物俱化,故體常而無患,與形謀成光者異矣。
使我介然章第五十三
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
道去奢去泰,奢則淫於德,泰則侈於性,施之過也。介者,小而辯於物。介然辯物,而內以自知,則深根固蒂,而取足於身,故唯施是畏。
大道甚夷,而民好徑。
道夷而徑速,欲速以邀近功,而去道也遠矣。
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
尚賢使能,以致朝廷之治,而不知力穡積用,以成富庶之俗,則徇末而棄本,非可久之道。
服文彩,帶利劍,厭飲食,資財有餘,是謂盜誇,非道也哉!
券內者行乎無名,券外者志乎期費。行乎無名,則惟施是畏,志乎期費,則服文釆、帶利劍、厭飲食、而資財有餘以為榮,不足以為辱,估侈滅義,驕淫矜夸,豈道也哉?
善建不拔章第五十四
善建者不拔,
建中以該上下,故不拔。
善抱者不脫,
抱一以應萬變,故不脫。
子孫以祭杞不輟。
建中而不外乎道,抱一而不離於精,若是者,豈行一國與當年,蓋將及天下與來世,其傳也遠矣。
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乃餘。修之鄉,其德乃長。修之國,其德乃豐。修之天下,其德乃普。
修之身,其德乃真,所謂道之真以治身也。修之家,其德乃餘,修之鄉,其德乃長,所謂其緒餘以治人也。修之國,其德乃豐,修之天下,其德乃普,所謂其土直以治天下國家也。其修彌遠,其德彌廣,在我者皆其真也,在彼者特其末耳。故餘而後長,豐而後普,於道為外。
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國觀國,以天下觀天下。
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故以身觀身而身治,推此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