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有常然,以之觀天下,而天下治矣。
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
含德之厚章第五十五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
惟民生厚,因物有遷,含德之厚,不遷於物,則氣專而志一。孟子曰:大人不失其赤子之心。
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烏不搏。
含德之厚者,憂患不能入,邪氣不能襲,故物莫能傷焉。莊子曰:人能虛己以遊世,其孰能害之?
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蛟作,精之至也。
德全者形全,故骨弱筋柔而握固。形全者神全,故未知牝牡之合而蛟作。精之至者,可以入神,《莊子》曰:聖人貴精。
終日號而嗑不嘎,和之至也。
致一之謂精,精則德全而神不虧,沖氣以為和,和則氣全而啞不嗄。人之生也,精受於天一而為智之源,和得於天五而為信之本,及其至也,可以入神,可以復命,而失其赤子之心者,精搖而不守,氣暴而不純,馳其形性,潛之萬物,豈不悲夫?
知和曰常,
純氣之守,制命在內,形化而性不亡。
知常曰明,
明足以見道者,知性之不亡故也。
益生曰祥,
祥者,物之先見,生物之理,增之則贅,禍福特未定也。
心使氣曰強。
體合於心,心合於氣,則氣和而不暴,蹶者趨者,是氣也,而心實使之玆強也。以與物敵,而非自勝之道。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
道無古今,物有壯老,強有時而弱,盛有時而衰,役於時而制於數,豈道也哉?
不道早已。
道未始有窮,民之迷,其日固已久矣。
知者不言章第五十六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道無問,問無應,知道者默而識之,無所事言。齧缺問於王倪,所以四問而四不知,多言數窮,離道遠矣。
塞其兌,閉其門,
塗部守神,退藏於密,
挫其銳,解其紛,
以深為根,以約為紀。
和其光,同其塵,
與物委蛇,而同其波。
是謂玄同。
道復乎至幽,合乎至一,至幽之謂玄,至一之謂同。玄同則萬物與我,將擇焉而不可得,豈竊竊然自投於親疏利害貴賤之間為哉?
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世之人愛惡相攻,而有戚疏之態,情偽相感而有利害之見,用拾相權而有貴賤之分,反復更代,未始有極,奚足為天下貴?知道者忘言,忘言者泯好惡,忘情偽,離用拾而玄同於一性之內,良貴至足,天下兼忘,故為天下貴。
以正治國章第五十七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
正者道之常,奇者道之變,無事者道之真。國以正定,兵以奇勝,道之真,無容私焉。順物自然,而天下治矣。
吾何以知其然哉?夫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
民不難聚也,愛之則親,利之則至,致其所惡則散。今也無愛利之心,而多忌諱之禁,民將散而之四方,故民彌貧。
人多利器,國家滋昏。
有機械者必有機事,有機事者必有機心。機心生則純白不備,而或罔上以非其道。
人多仗巧,奇物滋起。
仗巧勝則人趨末,而異服奇器出以亂俗。
法令滋章,盜賊多有。
剋核太至者,必有不肖之心應之。
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
天無為以之清,地無為以之寧,兩無為相合,萬物皆化,聖人天地而已,故民曰遷善,而不知為之者。
我好靜而民自正,
鑑水之與形接也,不設智故,而物之方圓曲直不能逃也,夫豈待鈞繩規矩而後正哉?
我無事而民自富,
天下本無事,庸人擾之耳。無以擾之,民將自富。
我無欲而民自樸。
不尚賢則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則民不為盜,同乎無欲,而民性得矣。
其政悶悶章第五十八
其政悶悶,
在宥天下,下知有之,而無欣欣之樂。
其民淳淳,
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其政察察,
簡髮而櫛,數米而炊,竊竊然以苛為明,此察察之政。
其民缺缺。
舉賢則民相軋,任知則民相盜,故無全德。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孰知其極?
昭昭生於冥冥,有倫生於無形,德慧術智,存乎疢疾,高明之家,鬼瞰其室,知時無止,知分無常,知終始之不可故,則禍福之倚伏,何常之有?
其無正邪?
使同乎我與若者,正之。既同乎我與若矣,烏能正之?使異乎我與若者,正之。既異乎我與若矣,烏能正之?然則孰為天下之至正哉?
正復為奇,善復為祆。民之迷也,其日固已久矣。
通天下一氣耳,今是而昨非,先逢而後合,神奇臭腐,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