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知,弗視而見,
與物同和,與物自見。
弗為而成,弗治而辨。
順天下而自成,隨品類而自辨。
感而應,迫而動,不得已而往,
未嘗先始。
如光之耀,如影之效,
純粹之體,清而能照,虛而能應也。
以道為循,有待而然,
循之則如待也,此寄言耳。
廓然而虛,清靜而無,
是其真體。
以千生為一化,以萬異為一宗,
居原者,同之也。
有精而弗使,有神而弗用,
不使而同,可謂至精。不行而通,謂至神也。
守大渾之樸,立至精之中,其寢不夢,
無所想象。
其智不萌,
不先其物,
其動無形,
玄應之迹不可見也。
其靜無體,
非有依而立靜。
存而若亡,生而若死,
不自存生,非無神妙之用。
出入無間,
不礙金石。
役使鬼神,
無心合虛故耳。
精神之所以能登假於道者也,
有上之德,乃能登至道乎?
使精神暢達,而不失於元,
謂得所受之本。
日夜無隙,而與物為春,
和氣接物而無間息。
即是合而生時於心者也。
心不自生,合時而生。
故形有靡而神未嘗化,
形同於物故化,神同於道故存。
以不化應化,千變萬轉,而未始有極,
夫水火之功,不能自制,其類故化者不能化物,不化者方能化耳。以不化之體化無窮之物,故不可極也。
化者復歸於無形也,
物之生也,各歸其根。
不化者與天地俱生也,
道在象先,
故生生者未嘗死,其所生者即死,化物者未嘗化,其所化者即化。
義已見上。
此真人之游也,純粹之道也。
通玄真經卷之三竟
通玄真經卷之四
宋宣義郎試大理寺主薄兼
括州縉雲縣合朱弁正儀注
符言篇
符者,契也。言者,理也。故因言契理之微,悟道忘言之妙,可謂與矣。
老子曰:道至高無上,至深無下,
上乎無上,下乎無下,故能高能深,能上能下也。
平乎準,直乎繩,
非衡能平,無處不夷。非繩能直,無處不正。
圓乎規,方乎矩,
非圓能圓而無圓,非方能方而無方。
包裹天地,而無表裏,
其大無外,其細無內。
洞同覆蓋,而無所礙,
大圓無涯,大通無滯。
是故體道者,不怒不喜,其坐無慮,寢而不夢,見物而名,事至而應。
前已解。
老子曰:欲尸名者必生事,事生即舍公而就私,
尸主求名者必有事,事生即不和,故令去名而就公。
倍道而任已,見譽而為善,立名而為賢,
倍,背也。背道祈譽,非善之善。趨俗求名,非賢之賢也。
即治不順理,而事不順時,治不順理則多責,事不順時即無功,
順理則用心寡,而成事大,逆時則用力多而見功鮮。
妄為要中,功成不足以塞責,事敗足以滅身。
要譽立效,求合時君者,功未濟物,敗以及身也。
老子曰:無為名尸,無為謀府,無為事任,無為智主,藏於無形,行於無怠,不為福先,不為禍始,
動不為主則無形,無形故無將迎之福。唱而方應則無怠,無怠故無未來之禍也。
始於無形,動於不得已,欲福先無禍,欲利先遠害。
治未兆之事則為福,絕非常之利則無害也。
故無為而寧者,失其所寧即危,無為而治者,失其所治則亂。
失所寧者,謂捨內寧而外求寧,則固矣。失所治者,謂遺身而求治人,則惑矣。
故不欲碌碌如玉,落落如石。
謂玉石分而争奪生。
其文好者皮必剎,其角美者身必殺,甘泉必竭,直木必伐。
物有美而見害,人晞名而召禍。
華榮之言後為愆,
先聘華詞,後招身禍。
石有玉傷其山,
山不藏寶必見鑒,人不慎言必招禍。
默首之患固在言。前黎民所以蒙禍、其妄議國家典法之言故也。
且君子攸戒,尚亦三緘,小人騰口,得不招禍也?
老子曰:時之行,動以從,不知道者福為禍。時之從,動以行,不知道者以福亡。
夫聖人治道,先知存亡,縣料得失,故舒卷扉定,寵辱不驚,方獲終吉以保其身。至於昧者,多承福而作威,故福極而禍生。非禍福相傾,乃動用之乖分耳。
天為蓋,地為軫,善用道者,終無盡,地為軫,天為蓋,善用道者終無害。
以天為蓋覆無涯而皆善,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