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3-道藏 -01-正统道藏洞神部

284-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道德真经取善集-宋-李霖-第28页


  道隱無名。
  纂微曰:道本無名,而強名曰道。今道又隱焉,而名何有,此真所謂滅跡匿端也。
  呂吉甫曰:凡此者皆道也。然謂之明而若昧,謂之夷而若纇,謂之進而若退,以至音而希聲,象而無形,名與實常相反者,以道隱於無名,而以名名之,則常若相反故也。
  夫唯道,善貸且成。
  顧歡曰:先與後得謂之貸,物得成道謂之成。成之則歸道,道得之也。
  志琮曰:今几夫之生是道以生,貸汝汝應悟生復歸於道,何乃執生為生而不反本邪。
  舒王曰:善貸者萬物資而不匱是也。然復歸於所自生,故曰且成。
  此章言道深微妙,隱奧難見,自明道至於大象皆道也。道之妙不可以智索,不可以形求,可謂隱矣。道之體隱乎無名,而用乃善貸且成,上士悟之特然勤行,下士聞之所以大笑,誠如篇中所云,豈流俗所能識乎。
  道生一章第四十二
  道生一,一生二,一.一生三,三生萬物。
  陸佃曰:道生一,太極也。一生二,陰陽也。二生三,沖氣也。有陰有陽,而陰陽之中又有沖氣,則萬物於是乎生矣。故曰:三生萬物。
  李榮曰:一生二,清濁分,陰陽著。二生三,運二氣,構三才。三生萬物,圓天覆於上,方地載於下,人主統於中,何物不生也。
  谷神子曰:大道自然,變而生神,神動而成和,和散而氣結,氣結而成形,故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一者,形變之始也。清輕為天,濁重為地,沖和之氣為人。故天地含精,萬物化生。
  萬物負陰而抱陽,
  河上公曰:萬物無不負陰而向陽,回心而就日。
  沖氣以為和。
  陸佃曰:道家謂之沖氣,醫家謂之胃氣。有陰有陽,然後胃氣生於其中。
  負,背也。抱,向也。沖,中也。凡幽而不測者,陰也。明而可見者,陽也。有生者,莫不背於幽而、向於明。然萬物獨陽不生,獨陰不成,必有陰陽之中以和之,然後物生。莊子至陽赫赫,至陰肅肅,肅肅出乎天,赫赫發乎地,兩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
  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
  纂微曰:夫孤、寡、不穀者,柔弱謙卑之稱,乃流俗之所惡嫌也。獨大人君子之所以自謂者,乃所以有王公之貴耳。是法沖氣之為和也,損心志之強梁,而求益於道德者也。
  孤、寡、不穀者,不祥之右也。王公居尊極之位,取人之所惡以自名者,處謙卑,法柔弱,以適陰陽之和也。故下文云。
  故物,或損之而益,益之而損。
  李榮曰:有道以富貴而稱孤、寡,損也。謙光日新,益也。無德處貴為自益也,才下位高必至傾覆,損也。
  疏曰:故者仍上之辭也。言王公稱孤、寡以自毀損,則為百姓樂推尊敬而事之,而玫益也。或益之而損者,若王公貴寵其身居上而驕,則為下人離散而玫損也。《易》曰:滿招損,謙受益,斯之謂也。
  舒王曰:天道虧盈而益謙,唯其益謙,故能損者乃所以為益。唯其虧盈,故其益者乃所以為損。然則王公所稱,乃所以致益而處貴高之道。
  人之所教,亦我義教之。
  河上公曰:眾人所教,去弱為強,去柔為剛。言我教眾人,去強為弱,去剛為柔。
  人之所以教人者,當以我柔弱之義教之。
  強梁者不得其死,
  河上公曰:強粱者,謂不信玄妙,背叛道德,不從經教,尚勢任力也。不得其死者,為天所絕,兵刃所伐,王法所殺,不得以壽命而死也。
  嚴仙曰:強秦以專制而失,大漢以和順而昌。強梁者失道,剛武者失神,生主已退,安得長存。
  《字說》曰:屋梁兩端,乘實如之。物之強者,莫如梁。所謂強梁者,如梁之強。人之強者,死之徒也。子路好勇,不得其死。羿善射,界盪舟,俱不得其死。然是皆失柔弱之義也。
  吾將以為教父。
  李榮曰:不從君父之命,不順聖人之教,貪榮以守勝,尊己以凌人,強梁也。違科犯法,不盡天年,中道而夭,不得其死也。物皆合道,聖人無不設教,凡情失理化主,所以興言,由仁義之華,彰道德之實,因強梁之性,演柔弱之法也。
  此章言道生一氣,一氣生陰陽,陰陽生沖氣。物得沖氣以為和。沖和之氣,柔弱之義。王公法柔弱以孤、寡為稱,是損之而益也。眾人好強梁而不得其死,是益之而損也。大聖辮此以為教父,信其然矣。
  天下之至柔章第四十三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李榮曰:有象之至柔者,水也。無形之至柔者,道也。水至柔而能銷金穿石,破彼堅強。道至柔而能遺彼忘我,破玆固執。言人若鑒之於水,體之於道,足能洞於人我,經於丘山,微妙玄通,都無滯礙,此謂馳騁至堅。
  至柔者水也。至堅者金石也。水能貫堅入剛,無所不通。水至柔故幾於道。而況無形。至柔之道,包裹天地,貫穿萬物,此柔之所以勝剛也。馳騁猶貫穿縱任也。《經》曰: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