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3-道藏 -01-正统道藏洞神部

286-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道德真经四子古道集解-金-寇才质-第13页

得,非吾所謂得於道也。彼曾史楊墨師曠工倕離朱者,皆外立巧辯聲色之惑,而以燴亂天下者也,法之所無用也。
  跂者不立,
  《南華經》曰:駢拇枝指旁枝於手者,樹無用之指也,出乎性哉,而侈於德。多方乎仁義而用之者,列於五藏哉,而非道德之正也。
  跨者不行。
  《南華經》曰:附贅懸疣,多駢於足者,連無用之肉也,出乎形哉,而侈於性。多方駢之於五藏之情者,淫僻於仁義之行,而多方於聰明之用也。
  自見者不明,
  《南華經》曰:駢於明者,亂五色,淫文章,青黃黼黻之煌煌非乎?而離朱是已。
  自是者不彰,
  《南華經》曰:多於聰者,亂五聲,淫六律,金石絲竹黃鍾大呂之聲非乎?而師曠是已。
  自伐者無功,
  《南華經》曰:枝於仁者,擢德塞性以收名聲,使天下簧鼓以奉不及之法非乎?而曾史是已。
  自矜者不長。
  《南華經》曰:駢於辯者,累瓦結繩竄句,遊心於堅白同異之間,而敝跬譽無用之言非乎?而楊墨是已。
  其於道也曰,
  《南華經》曰:故此楊朱墨翟曾史師曠離朱工倕,皆多駢小成聰明聲色巧辯旁枝之道,非天下之至正也。
  餘食
  《南華經》曰:彼古正道而正性者,不失其性命自然之情,故合於道者,不為多駢而枝,於德者不為旁跂,長者不為有餘,短者不為不足,合自然之正也。今小成聲色,斷續人之性者也。故鳧脛雖短,續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故性長非所斷,性短非所續,無所去聲色之憂悲也。
  贅行。
  《南華經》曰:以生為附贅懸先,以死為次疣潰癰。古者人含其明則天下不鑠矣,人藏其聰則天下不累矣,人含其智則天下不惑矣,人藏其德則天下不僻矣。
  物或惡之,
  《南華經》曰:彼曾史楊墨師曠工倕。離朱者,皆外立小德而以爚亂天下者也,法之所無用也。
  故有道者不處。
  《南華經》老聃曰:余愧乎道德不行,故不取於小成楊墨之邪說也。是以莊子上不敢為仁義小成之操,而下不敢為楊墨淫僻之行也。
  道德真經四子古道集解卷之三竟
洞神部玉訣類
  道德真經四子古道集解
  經名:道德真經四子古道集解。金寇才質集。十卷。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洞神部玉訣類。參校本:無求備齋影印清蔣元庭刊道藏輯要本(簡稱清刊本)。
  道德真經四子古道集解卷之四
  古襄寇才質集
  有物混成章第二十五
  此章《沖虛經□天瑞篇》言:道無形埒變而為一氣,一氣九變而成混沌,混沌者,天地形變之始也。故有物混成,陰陽開闢,先天地生,輕清者上為天,重濁者下為地,道生天地也。
  有物混成,
  《通玄經□道原篇》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之謂也。
  先天地生。
  《南華經》曰:夫道無形,生天生地,先天地生者也。
  寂兮寥兮,
  《通玄經》曰:惟道無形,窈窈冥冥,寂寥淡漠,不聞其聲。
  獨立而不改,
  《通玄經》曰:陰陽道者,獨自一立而生萬物,自古及今,未嘗變易。
  周行而不殆,
  《通玄經》曰:天運地滯,四時為紀綱。剛柔相成,萬物乃生。
  可以為天下母。
  《南華經》曰:道之所在,無乎不可。《通玄經》曰:以天為父,以地為母,天地者,萬物之父母也。
  吾不知其名,
  《通玄經》曰:吾強為之名,字之曰道。
  字之曰道,
  《洞靈經》曰:道者,自然之妙用。孝者,人道之至德。夫道包運天地,發育萬物,曲成形類,布置性壽,其功至實而不為物府,不為事官,無為功尸,捫求視聽,莫得而有,字之曰道。
  強為之名曰大。
  《通玄經□精誠篇》曰:道本無聲,聖人強為之名,以一大為稱。
  大曰逝,
  《南華經》曰:夫道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
  逝曰遠,遠曰返。
  《沖虛經》曰:夫道遠自太古,返至今日,年數故不可紀,天長地久,不可窮也。
  故道大,
  《通玄經》曰:大道陰陽者,氣之大者也。位居天外,至高無上,至深無下,包裹天地而無表裏,空洞覆載,周無所硋。
  天大,
  《通玄經》曰;天之有象者,形之大者也。
  地大,
  《通玄經》曰:地之有形者,形之大者也。
  王亦大。
  《南華經》曰:莫大於帝王,帝王之德配天地。
  域中有四大,
  《南華經》曰:又何知天地之足以窮四大之域。
  而王居其一焉。
  《通玄經》曰:天明日明,能照四方;君明臣明,域中乃安。
  王法地,
  《南華經》曰:莫富於地,春氣發而百草生,正得秋而萬寶成。
  地法天,
  《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