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3-道藏 -01-正统道藏洞神部

286-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道德真经四子古道集解-金-寇才质-第37页

,雖巧不敢擊。夫不敢者,非無其殺意也,未若聖人本無其殺意也。夫無其殺意也,未有愛利之心也,遂使天下丈夫女子莫不懽然,皆欲愛利之,不敢殺也。若然無殺意者,無地而為君,無官以為長,是天下莫不願安利之,故勇於不敢則活。
  知此兩者,或利或害。
  《通玄經》曰:好勇,危亡之道,武勇以強梁死。
  天之所惡,誰知其故?
  《沖虛經》曰:老聃語關尹曰:天之所惡,誰知其故?
  是以聖人猶難之。
  《通玄經》曰:天下莫易於為善,所謂為善者,則靜而無為,故為善易也。天下莫難於為不善,所謂不善者,篡弒矯詐,非人之性,故為不善難也。
  天之道,
  《通玄經》曰:天之道損盈而益寡,鬼神之道驕溢不與。
  不争而善勝,
  《通玄經》曰:有陰德者,必有陽報;有隱行者,必有明召。種黍者不獲穀,樹惡者無報德。
  不言而善應,
  《通玄經》曰:為不善於顯明之中者,人得而誅之;為不善於幽暗之中者,鬼得而誅之。
  不召而自來,
  《通玄經》曰:夫天道,冬日之陽,夏日之陰,萬物歸之而莫之使,極自然至精之感,不召而來,不去而往。
  繟然而善謀。
  《通玄經》曰:天道坦坦,去身不遠。苟向善,雖過無怨;苟不向善,雖忠來惡。
  天網恢恢,
  《洞靈經》曰:禁網疏闊,則易避而難犯。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疏而不失。
  《通玄經》曰:戰國勇敵者,殺戮無罪,民之所讎,天之所誅也。
  民常不畏死章第七十四
  此章《南華經》言:五霸驟而語刑名賞罰,安能治人。此有知治之刑具,非知治之要道,可用刑具於天下,不足以用安道於天下矣。末世之法,高為量而罪不及也,重為任而罰不勝也,危為難而誅不敢也。民困於三貴,飾智而詐上,犯邪而行危,雖峻法嚴刑,不能禁其姦。獸窮則觸,禽窮則啄,人窮則詐,此之謂也。故五霸法煩刑峻,則民生詐,上多事,下多怨。求多則得寡,禁多則勝少,故以湯止沸,沸乃益甚,知其無為治之本者,去火而已。清靜自正。故五霸虐刑,自執罪人而殺之也。代有司殺人,希有不傷其手矣。
  民常不畏死,
  《通玄經》曰:五霸嚴刑峻法不足以為威,殺戮不足以禁姦。
  奈何以死懼之?
  《通玄經》曰:法刻刑誅者,非帝王之業也,箠楚繁用者;非致遠之節也。
  若使人常畏死,
  《通玄經》曰:五霸法煩刑峻則民生詐,上多求則下交争。求多則得寡,禁多則勝少。
  而為奇者,
  《通玄經□下德篇》曰:末世之民飾智詐上,犯邪行危,雖峻法嚴刑,不能禁其姦。獸窮則觸,禽窮則啄,人窮則詐,此之謂也。
  吾得執而殺之,
  《通玄經》曰:古善為政者積其德,積德而民可化。今為刑暴者則生亂,亂俗,亡國之風也。
  孰敢?
  《通玄經》曰:先王之法,非所作也。法寬刑緩,囹圄空虛,天下一俗,莫懷姦心,此聖人之恩也。
  常有司殺者殺。
  《通玄經》曰:古之置有司也,所以禁民,使不得恣也。其立君也,所以制有司,使不得專行也。法度道術,所以禁君,使不得橫斷也。
  夫代司殺者殺,是謂代大匠斲。
  《通玄經□上仁篇》曰:鯨魚失水,則制於螻蟻。人君捨其所守,而與臣争事,則制於有司。臣下藏智而不用,反以事專其上。人君者不任能而好自為,則智日困而自負責,數窮於下則不能申理,智不足以為治,威不足以行刑,則無以與天下交矣。夫代司殺者殺,是謂代大匠斲。
  夫代大匠斲,希有不傷其手矣。
  《通玄經》曰:人君喜怒形於心,嗜欲見於外,則守職者離正而阿上,有司枉法而從風。賞不當功,誅不應罪,則上下乖心,君臣相怨,百官煩亂,而智不能解非譽萌生,而明不能照非己之失。而反自責,則人主愈勞,人臣愈佚。是以代大匠斲者,希有不傷其手。
  民之饑章第七十五
  此章《南華經》言:周學好智而無道,則天下亂矣。何以知其然邪?夫弓弩畢弋機變之智多,則禽亂於上矣;鈎餌網罟罾筍之智多,則魚亂於水矣;削格羅落罝罘之智多,則獸亂於澤矣;智詐漸毒,頡滑堅白鮮垢同異之變多,則俗亂於辯矣。自古及今,桀紂天下每每大亂,罪在於好智。今周學民巧難治也,而作是章焉。
  民之饑,
  《通玄經》曰:民有飢色,非命夭亡,餓殍而卒。
  以其上食稅之多,
  《通玄經》曰:且民之為生也,一人踱來而耕,不益十畝,中田之收,不過四石,妻子老弱仰之以食,或時有水旱灾害之患,以奉上求,即人主愍之矣。
  是以飢。
  《通玄經》曰:末世貪夫暴君,涸魚其下以適無極之欲,則百姓不被天和、履地德矣,是以民飢。
  民之難治,
  《南華經》曰:民之難治,以其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