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3-道藏 -01-正统道藏洞神部

290-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道德真经次解-唐-佚名-第10页

國者無難,故不尚武也。若事不獲己而用兵戈,不怒其寇,不與敵争,以禮下人,務取其勝,將德配天,是古之極法也。
  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
  古人有言。
  吾不敢求為主為禍之首而為客,
  言不獲己。
  不敢進寸而退尺。
  無侵吞之意也。
  是謂行無行,
  有令無行。
  攘無臂,
  有收無取。
  執無兵,
  有兵無用。
  仍無敵。
  以法行軍,何敵之有。
  禍莫大於侮敵,
  懷輕敵也。
  侮敵則幾亡吾寶。
  自己兵也。
  故抗拒也兵相加,若哀者勝。
  善戰雖無敵可當,若輕敵必喪自己。夫兩兵相加,柔者勝強。
  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無私也,無難也。
  天下莫能知,莫能行深奧也。言有宗,事有君。
  出言依宗祖,為事存君臣。
  夫唯無知,是以莫我知。
  世有所不知,聖人亦不能知之。
  知我者希,則我者貴。
  知道者希,則道者貴。
  是以聖人被褐懷玉。
  弊衣為被褐,抱道為懷玉。
  七十一章
  知不知,上
  得其道也。
  不知知,病。
  強去知解。
  聖人不病,
  無所思慮。
  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病於所知,故得無病。
  七十二章
  人不畏威,則大威至。
  出入慎慮,必無大過。
  無狹其所居,
  無容愁悴,常存止取。
  無厭其所生。
  生期有限,何可逼迫。
  夫唯不厭,是以不厭。
  乃可長生。
  故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
  不求見聞,自知也。不愛榮華,自貴也。
  去彼取此。
  去彼亡生,取此得道。
  七十三章
  勇於敢則殺,
  汏去便往。
  勇於不敢則活。
  審度事宜。
  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
  人不知天道貴無欲,惡利害。
  天之道,不争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不言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天道常健,所以自勝自應,自來自謀。萬物雖眾,以道網羅,擬往何之?故無疏失。
  七十四章
  人常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人世少有全身遠害者。多恣貪叨,不畏刑法,是不懼死也。
  若使人常不畏死,而為奇者,吾試得而殺之,
  若人不畏死,世有奇者,焉得取次而殺之?
  孰敢?
  誰敢殺識死之人也。
  有司殺者殺。
  主刑憲者
  夫代司殺者,是代大匠斲。
  秉法之人斲權也。
  夫代大匠斲,希不傷其手。
  雖大匠少有傷其手,或失之輕,或失之重。
  七十五章
  人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
  賦斂重也。
  人之難治,以其上有為,是以難治。
  酷法臨人。
  人之輕死,以其生生之厚,是以輕死。
  重滋味,積珠金。
  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
  求生之厚者,死。求生之薄者,生。
  七十六章
  人之生柔弱,其死堅強。
  神魂在則柔弱,其散也堅強。
  萬物草木之生也柔義,
  微生曰義。
  其死也枯槁。
  氣存則柔弱,其絕也枯槁。
  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拱。
  兵務和眾,木要中材。
  故強大居下、柔弱處上。
  枝梢處上,根株在下。兵士在前,主軍在後。
  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由張弓。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與之。天之道,損有餘補不足。人道則不然,損不足奉有餘。
  天貴和順,弓尚調均,大小無偏,高下有等,以此治世,謂之太平。人道不然,奉強遏弱,將少就多,謂就權要。
  孰能有餘奉天下?唯有道者。
  分上所有,將濟不足。
  是以聖人為而不恃,成功不處,斯不貴賢。
  聖人推功讓祿,德及賢良。
  七十八章
  天下柔弱莫過於水,而攻堅強莫之能先,其無以易之。
  水能淬鐵,不可易也。
  故柔勝剛,弱勝強。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陰能消陽,柔能勝強,天下少有知者,少有行者。
  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謂天下王。正言若反。
  國之艱難,諸侯當之。天下多難,唯王治之。是謂為政之道。
  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