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3-道藏 -01-正统道藏洞神部

291-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道德真经注-元-吴澄-第13页

待言而知。無為之益,謂至柔無有之馳騁能入也,其教人益人之義過於人。天下之以有言為教,有為為益,遠不能及此,故曰希及之。以上所言,皆用而以弱者也。
  右第三十五章 按上章得一已專言用弱矣,此章又以反與弱對言,何也?曰:二字一意也,反者遡所以弱之原,弱者指所以反之實,凡言反者即欲用弱,言弱者即是與羣動諸有相反,非弱之外又有所謂反也。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
  親猶云所愛,名與身孰為可愛者乎?多猶云所重,身與貨孰為可重者乎?名在身字上,貨在身字下者,便文以協韻爾。司馬氏曰:得名貨而亡身,與得身而亡名貨,二者孰病#2□
  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
  愛,愛名。大謂身也。以名比身,則身大於名,慕名者甚其愛,而愛身反不如之,必至耗費精神而損壽,是因名而使身之大者耗費也,故曰大費。藏,藏貨。厚謂身也。以貨比身,則身厚於貨,嗜貨者多其藏,而重身反不如之,必至喪亡軀命而隕生,是因貨而使身之厚者喪亡也。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知內分有定,則足而不貴,故不致失譽虧行之辱#3。知外物無益,則止而不求,故不致損壽隕生之殆,而可長久也。
  右第三十六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冲,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以成為成,盈為盈,直為直,巧為巧,辯為辯,小矣。若缺則非成,若冲則非盈,若屈則非直,若拙則非巧,若訥則非辯,迺為成盈直巧辯之大者也。老子一書皆是此意,大抵相反而相為用,前章屢見,不待詳釋。
  躁勝寒,靜勝熱。
  陽之躁勝陰之寒,陰之靜勝陽之熱,亦相反而相為用也。
  清靜為天下正。
  清靜,無為也,心者無一塵之滓,寂然不動也。正猶正長之正,猶言為天下君也。夫為天下之君者亦多事矣,然弊弊焉有為者,豈能為之哉?惟清靜無為者,無為而無不為,故能為天下正,所謂相反而相為用也。或謂勝熱之靜與勝寒之躁為對,各偏於一,惟清靜之靜無與為對,靜中有動,動靜一致而無所偏,故能為天下正。其論雖高#4,蓋非本旨。
  右第三十七章
  天下有道,却走馬以糞車。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却,退也。走馬,善走之馬。糞車,糞載之車。古者每甸六十四井,皆出戎馬充賦,有道之世各守分地,不相侵戰,故民間善馬不以服戎車,而退却賤用之以服糞車而糞田也。戎馬,齊其力以備戰者。郊者,二國相交之境。無道之世寇敵曰侵,郊外數戰,戎馬不得歸育于國庇,而生育于郊外也。糞下諸家並無車字,惟《朱子語錄》所說有之,而人莫知其所本。今按:張衡《東京賦》云:却走馬以糞車。是用老子全句,則後漢之末車字未闕,魏王弼註去衡未遠而已闕矣。蓋其初偶脫一字,後人承舛遂不知補車。郊,叶韻,闕車字則無韻。
  罪莫大於可欲,咎莫大於欲得,禍莫大於不知足。故知足之足,常足。
  罪愆惡咎禍皆灾殃,而禍重於咎,兵端之起,其罪由於知土地之為可欲,知其可欲,務求得之則貪奪矣,此灾殃之始也。得之不知厭足,得隴望蜀,則戰爭無已時,此灾殃之極也。儻以各有分地,不求廣闢,為心知自足之為足,則不貪奪戰争而常自足矣。
  右第三十八章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
  天下萬事萬物之理皆備於我,故雖不出戶而徧知。天道者,萬理之一原。內觀而得,非如在外之有形者,必窺牖而後見也。
  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不知其備於我,又出至一處而後知一事,故出彌遠而知彌少,烏能不出戶知天下哉?不覆說見天道者,未有不知目之萬而知本之一也,故不復言。
  是以聖人不行而至,不見而名,不為而成。
  不待行出而已如偏至其處,故能悉知天下之事。不待窺見此物而後能名其理,故不窺牖而見天道也。不為而成言上二句之效,惟其不行而徧知萬事,不窺而洞見一原,故不待有所作為而事事無不完成也。
  右第三十九章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為學者患寡而務博,故日日有所增益。為道者自有而反無,故日日有所减損。
  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矣。
  為道者减損其有為之事,損之又損,及損之既盡而無復有可損,則至於無為也。彼有為者為一事不過一事,為十事不過十事而已,其未為之事何啻千萬,不可勝窮,豈能事事而為之哉?惟無為者一事不為,故能事事無不為也。
  取天下者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無事無所事即無為也,因言取天下者亦止是無為,蓋德盛而自歸之,必用智力而有作為之事,何足以取天下哉。
  右第四十章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之心為心。
  政和註曰:聖人之心虛而能受,靜而能應,如鏡對形,以彼妍醜,如谷應聲,以彼巨細,何常之有?董思靖曰:聖人無我,其心不滯於物而物來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