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3-道藏 -01-正统道藏洞神部

291-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道德真经注-元-吴澄-第9页

必還報之。楚靈、齊湣、秦皇、漢武,或以殺其身,或禍其子孫,人之所毒,鬼之所疾,未有得免者也。
  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
  政和註曰:下奪民力,故荊棘生;上違天時,故有凶年。蘇氏曰:兵之所在,民事廢,田不修;用兵之後,殺氣勝,年穀傷。凡兵皆然,况以兵強天下邪?
  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是謂果而勿強。
  兵之善者,果决於一時以定亂而已,不敢阻兵弗戰以取勝而為強也。蘇氏曰:勿矜、勿伐、勿驕、不得已四者,所以為勿強也。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有道者常如嬰兒孺子,故能不老。而長年若壯則必老,此不道者也。不道者早已,言其不能久也。蘇氏曰:壯之必老,物無不然,惟有道者成而若缺,盈而若冲,未嘗壯,故未嘗老,未嘗死。以兵強天下,壯亦甚矣,能無老乎。
  夫佳兵者不祥,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也。
  佳猶云嘉之也。不祥謂無吉慶而有凶灾也。不處謂不肯以此處身也。
  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
  此指言不處之實,不處平日所貴之位而處所不貴之位,不肯於用兵之位處身也。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
  謂其殺人迺凶灾之器,非吉慶人所用之器也。恬者,不歡愉,淡者,不濃厚,謂非其心之所喜好也。為上謂不好用兵,迺為可尚也。勝而不美謂兵雖得勝,亦不肯以為美事。
  美之者是樂殺人也。樂殺人者,不可以得志於天下矣。
  此推言不美。若以戰勝為美事,是以殺人為樂也,不可以得志於天下,要終而言之以示戒。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處左,上將軍處右。
  此又申言上文不處之意。
  殺人眾多,以悲哀泣之,戰勝以喪禮主之。
  此又申言上文不美之意。
  右第二十六章
  道常無名。
  此言道也。
  樸雖小,天下不敢臣。侯王若能守,萬物將自賓。
  樸指道,言道彌滿六合,而斂之不盈一握,故曰小。至尊者道,故人之體此道者,可以君天下而天下不敢臣之。侯謂一國之君。王謂天下之君。若能守此道,則萬物尊之為主而將自賓矣。自者,非我欲其如此,而彼自如此也。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人莫之令而自均。
  道之功普遍於天下,譬如天地之氣相合而降為甘露,雖無人使令之,而自能均及於萬物。萬物生畜於此道之中,故有道者可以為萬物之主,而萬物咸賓焉。蘇氏曰:甘露被於萬物,無不均徧。聖人體道以應諸有,亦如露之無不及者,故能賓萬物也。
  始制有名,
  此言德也。始者,道也。制,制作也。猶言為也。有名者德也。道無名,自道而為德,則有名也。
  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道之無名而為德,則名亦既有矣,故人之用此德者,當知止於德,不可再降而下也。將猶晋人將無同之將,辭之不迫者也。老子以道為上德,言在德之上,以仁為下德,言在德之下也。又言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七而後義,失義而後禮,故專言道德而槌提仁義,蓋以仁義下於德也。此章言德而曰夫亦將知止,其意若曰自無適有,當知至於德而止,不可再適也。德之有名,已下於道,復下於德可乎?知止於德,則猶未遠於道也。不殆,不窮匱也,謂可長久不敝壞也。蘇氏曰:聖人豈徇名而忘樸,逐末而喪本哉,是以乘萬變而不殆也。
  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與江海。
  上文言自無而有,當止於德。此又言自有而無,當復於道。蓋道之在天下,猶江海為眾流之所歸。德者猶谿谷之眾流,德而復歸於道,則猶谿谷之會同于江海。
  右第二十七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智能知人,徇外之智爾。能自知則內能盡性也,故謂之明。有力能勝人,恃外之力爾。能自勝則內能克己也,故謂之強。
  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
  能盡性而又能達於命,則無所歆羨而常有餘,惟明者能之。能克己而又能勇於善,則有所秉持而常無怠,惟強者能之。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惟明惟強,則見真守固,逮至查滓消融,功用純熟,思為俱泯,神化脗合。住世之時,各隨所在而此心不失,始終如一,故謂之久。厭世之後,雖去其宅而此心常存,古今不二,故謂之壽。
  右第二十八章 或曰:老子之道以昧為明,以弱為強,而此章言明言強,何也?曰:老子內非不明,外若昧爾。內非不強,外示弱爾。其昧其弱,治外之藥。其明其強,治內之方。並行而不相悖也。
  大道汎兮,其可左右。
  汎,廣也,謂如水之汎濫洋溢。道之廣無所不在,或左或右,隨處而有,取之左右,無所不可也。
  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居。
  恃,賴也。生謂春生之始,萬物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