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士,體道虛忘,故內至有餘,而外若不足。老子傳云:良賈深藏若虛,盛德容貌若愚也。
建德若偷,
註:建設道德之人,若可偷引使空虛也。○疏:偷,盜也。言建立大德之人,藏名匿進,如彼偷竊不用人知,故上經云猶若畏四鄰也。
質真若渝,
註:質樸之人,若五色有淺不明也。 ○御曰:淳一而和光也。○疏: 質,實也。渝,變也,言素質體真之 士,寂而動,真而應,變見無常,故若 渝也。
大方無隅,
註:大方正之人,無委曲康隅也。○疏:隅,角也。言體道大方之人,因循順物,不守節操,不立小隅角,所謂上達無節也。
大器晚成,
註:大器之人,若九鼎瑚璉,不可倉卒而成也。○疏:瑚璉九鼎,非一朝可成,喻大學之人,豈近心能證,必須累劫修守,方政虛極,即任公子釣驚是也。○節解曰:謂守一不殆,老則得道。
大音希聲,
註:大音猶雷霆,待時而動,喻當愛氣希言。○疏:希,猶無也。至道至虛,大音寂乎無響,自妙本降迹無聲也。師曠聽而不聞其聲也。瓊音振於宇宙,欲明是迹即本,故言大音希聲。
大象無形,
註:大法象之人,質樸無形容。○疏:大道之象,象而無形也。離婁視之而莫見其形也,色像遍乎虛空,欲明即有而無,故云大象無形也。
道隱無名。
註:道港隱使人無能指名也。○疏:至道妙本,幽隱窈冥,非形器之所測量,豈名言之能詮辯也。
夫唯道,善貸且成。
註:成,就也。言道善稟貸人精氣且成就之也。○疏:貸,借也。獨此無名之道,有大慈悲,故能俯救衆生,借其善力,亭毒群品,生化三才,種種方便,趣令成就。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註:道生一,道始所生者一也。一生二,一生陰陽也。二生三,陰陽生和清濁三氣,分為天地人也。三生萬物,天地人共生萬物也,天施地化,人長養之。○榮曰:道生一,虛中動氣,故日道生。元氣未分,故言一也。一生二,清濁分,陰陽著也。二生三,運二氣三才。三生萬物,圓天覆於上,方地載於下,人主統於中,何物不生也。
萬物負陰而抱陽,
註:萬物無不負陰而向陽,回心而就日也。陳曰:陰陽,道之妙用也,負則在外,抱則在內。#1
沖氣以為和。
註:萬物之中皆有元氣,得以和柔,若胸中有藏,骨中有髓,草木中有空虛,和氣潛通,故得長生。○榮曰:陽氣熱孤,亦不能生物,陰氣寒單,亦不足成形。因大道以通之,借沖氣以和之,所以得生也。
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
註:孤寡不者,穀不祥之名,而王公以為稱者,處謙卑,法空虛和柔也。○疏:孤獨鰥寡,乃不善之事,以此為惡,人之常情。而王公貴人用斯自牧,足明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以勸修行之人,必須處心謙順。
故物或損之而益,
註:引之不得推讓心還,文子曰:爭則不足,讓則有餘,讓則禮義生,爭則暴亂起。
益之而損。
註:夫增高者玫崩,貪富者政息。○御曰:自損者,人益之。自益者,人損之。故朝宗者善於下,謙弱者德之柄,孤寡為稱,不亦宜乎。御疏曰:故者,仍上之辭也。損,貶毀也。言王公稱孤寡以自毀損,則為百姓樂推,尊敬而事之而政益也。或益之而損者,若王公貴寵其身,居上而驕,則下人離散而玫損也。《書》曰:滿招損,謙受益,斯之謂也。○成疏:謙卑柔弱,損己濟物,物必歸之,故生道獲全。矜夸傲誕,益己凌物,物必挫之,故致危敗。危敗是損,全生是益,損益之驗,其義盡然,故言損之而益,益之而損也。
人之所教,
註:謂衆人所教我去弱為強,去柔為剛。
我亦義教之。
註:言我教衆人,使去強為弱,去剛為柔。○御曰:老君云:人君所欲立教教人者,當以吾此柔弱謙虛之義以教之也。○疏:言俗人儒教亦尚謙柔,我之法門,本崇靜退,貴在虛忘,所以為異。
強梁者不得其死,
註:強梁者,謂不信玄妙,背叛道德,不從經教,尚勢任力也。不得其死者,為天命所絕,兵刃所伐,王法所殺,不得以壽終而死也。
吾將以為教父。
註:父,始也。老君以強梁之人以為教戒之始也。○御曰:吾見強粱者亡,柔弱者全,故以此柔弱之教為衆教之父。○疏:強粱猶剛躁也,父,始也。言強梁之人必當夭折,不得依於天命壽終而死也。老君雖復演法多端,教門匪一,而每說柔弱為善,剛強為惡,以此切當將為學道之先。父亦本也。○顧曰:言此強梁之士,既不得其死,我即為其立教,說斯無為道德,作其教學之本父也。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註:至柔者水也,至堅者金石也。水能貫堅入剛,無所不通也。○疏:至柔,水也。至堅,金也。馳騁,貫穿之義也。言水至柔能攻金石之堅,喻無為至柔能破有為之累,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