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3-道藏 -01-正统道藏洞神部

298-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道德真经玄德纂疏-前蜀-强思齐-第78页

靜為下。○御疏:天下之交,疊出前文,以結下流之義也。言天下之人,所以交會至者,猶大國謙下之故,喻如牝者,常以雌靜,致為牡動者所求,故云牝常以靜勝牡。○河上公曰:天下之交牝,牝者,陰類也,柔謙和而不唱也。牝常以靜勝牡,女所以能屈男,陰勝陽。以其安靜不先求也。○榮曰:牝雌而靜,牡雄而動,夫靜可以制動,陰可以屈陽,故知謙攝伏跨企,柔弱勝剛強也。
  以靜為下。
  御疏:前云天下之人,所以交會而至者,由人君用謙卑之道,則如牝者常以雌靜為牡動所求,此云以靜為下,則明牝常以雌靜而能勝牡者,由以靜為下故爾。○河上公曰:陰道以安靜為謙下也。○成疏:天下之交,迭前生後也。牝,雌靜也,牡,雄躁也,言大國所以能令諸國款付而交會者,常用謙和雌靜,故能勝於雄躁也。若用剛躁,則不能致也。是知治身治國,莫不以柔順為先也。
  第二明小大守分,各用雌柔。
  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
  御注:大取小,以為臣妾。小取大,以為援助。○御疏:故者,仍上之文,以結成前義也。言大國之君,所以不事威武,而用謙卑之德以柔服之者,將欲懷來附庸之君,取其小國之人而為臣妾爾。○河上公曰:能謙下之,則常有之也。○榮曰:以謙為德,可以容人,未能卑退,不可取聚。○成疏:以,用也。下,謙遜也。取,攝化也。言聖人君臨大國,善用謙和,故能攝化萬邦,遐邇款付,重譯來貢,不亦宜乎。
  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
  御疏:言大國之君既以謙卑之道而柔服小國,小國之君則朝聘會盟,不敢離叛,以卑下之禮而事大國者,則欲取大國之威,以為援助爾。○河上公曰:此言國無小大,能執謙畜人,則無過失也。○成疏:小國自知卑下,守分雌柔,聚於大國之中,欽風慕義爾。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御注:以者,大取小。而者,小取大。○御疏:《春秋》曰:師能左右之日以。或下以取者,言大國用謙卑之道,以取小國,則能令其可左可右,故云以取。或下而取者,言小國用謙下之道,歸事大國,但可承奉而求援助,不能令其左右隨意,故云而取。○河上公曰:下者謂大國以下小國,小國以下大國,更以義讓相取也。○榮曰:結二國也。○成疏:或,不定也,言小國用柔,故取於大國,大國用下,故取得萬國之歡心。用下則同,取之則別,故言或也。
  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
  御注:大國執謙德而下小國者,不過欲兼畜小國為臣妾。小國贊貢賦以奉大國者,不過欲入事大國為援助爾。○御疏:言大國崇謙下以取小國者,更無餘意,不過欲兼畜小國之人,為之君長。小國用謙,陳薦贄幣而取大國者,不過欲入事大國,資為援助。○河上公曰: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大國不可失,則兼并小國而牧畜之也,小國不過欲入事人,使為臣僕也。○榮曰:國之大也,必欲遠扇於皇風,境之小焉,不過遐欽於道化。○成疏:大國所以用謙者,更無餘意,不過欲兼愛畜養小國,小國用柔者,亦無餘心,不過欲入大國之中,慕德接事。
  第三明高者抑之,以息跨企。
  兩者各得其所欲,故大者宜為下。
  御注:一求臣妾,一求援助,是兩者各求得其所欲,然大國者常戒於滿盈,故云宜下。○御疏:大欲畜養,小欲入事,兩遂其願,故云各得。大者宜為下者,夫物未嘗以小輕大,而必以大凌小,將恐大國之君,驕盈致禍,鮮能下下,故誡云大者特宜為謙下爾。○河上公曰:大國小國,各歌得其所,大國又宜為謙下也。○ 榮曰:扇皇風者,遠覃於聲教,欽道化者,來服於禮儀,俱稱所懷,各得所欲,衣冠是一,文軌大同,仍恐大者蔑小,貴者凌賤,重誡大者以為下。○成疏:兩者謂大小二國,兼畜入事,各遂其心,雖復大小俱用柔和,而大國特宜偏行謙下,何者?夫物必以大輕小,未嘗以小凌大,故令大者為下,此則高者抑之之義也。
  道者萬物之奧章第六十二
  道者章所以次前者,前章正明守靜謙和,接物用道,故次此章,即顯道體沖奧,令物歸依。就此一章,義開四別,第一顯道能包容,勸物珍重,第二明不棄愚鄙,恒布大慈,第三料簡利害,以明勝負,第四假設疑問,嘆道功能。
  第一顯道能包容,勸物珍重。
  夫大道無私,成凡蒙之奧義,神功不宰,為善識之寶持,杳然金闕之前,迥出鐵圍之外,下禪黎而濡足,為俄爾浮生,居太極而凝心,復寂然歸本,空歌永泰,天樂長嗚,談獅子之座中,則猛獸圍繞,應緣時動,機息則忘,心游解脫池中,泛慈航而濟物,故立天子,置三公,却駟馬之驪馳,惟一乘之坐進,拱璧之飾,何其遼哉,不如勸行,日益斯道矣。
  道者,萬物之奧。
  御注:萬物皆資妙本以生成,是萬物取給之所,故興言為萬物之奧內也。○御疏:道者,妙本之強名也。奧,內也。言道包含無外,是萬物資始之所,故為萬物之奧內。《西昇經》云:道深甚奧,虛無之泉,此之謂也。○河上公曰:奧,藏也。道為萬物之藏,無所不容也。○嚴曰:萬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