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3-道藏 -01-正统道藏洞神部

310-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道德真经论-宋-司马光-第5页

。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
  異於樂餌。
  用之不可餌。
  虛而不屈。
  三十六章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
  知微之明。
  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三十七章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
  作,動也。
  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無名之樸,亦將不欲。
  兼忘。
  無欲以靜,天下將自正。
  道德真經論卷之二竟
  道德真經論卷之三
  司馬氏註
  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推至誠而行之,不自以為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慕德之名,循其迎而求之。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
  我無為民自化。無以為猶言無用有為也。
  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有為之德,不修則廢。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
  因民所利而利之。
  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制而用之。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仍之。
  立制度以強民,民不肯從,則用刑以威之。仍,引也,字或作扔。
  故失道而後德,
  道無形,德無迹。
  失德而後仁,
  魚相煦以沬。
  失仁而後義,
  恩不能懷,必加裁制。
  失義而後禮。
  制其外貌。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
  忠信,禮之本也。守其文,忘其本,則巧偽橫生矣。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也。
  世有億度屢中者,人或謂之智,而多言數窮,未免於愚也。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處其薄,居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其致之一也。
  一者,道之子,物之祖也,故莫不賴之以成功。以事言之,常久不已,所謂一也。
  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貴高將恐蹙。
  離本失道,不常故也。
  故貴必以賤為本,高必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穀,此其以賤為本邪,非乎?
  不敢忘本。
  故致數輿無輿,
  式較軟樹,各指其名,則無復輿矣。
  不欲琭琭如玉,落落如石。
  四十章
  反者道之動,
  一陰一陽之謂道。
  弱者道之用。天下之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四十-章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非常之道,固非常人所知。
  故建言有之:
  古之立言。
  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類,
  類,絲節也。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直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物賴以成而不能有,故謂之貸。
  四十二章
  道生一,
  自無入有。
  一生二,
  分陰分陽。
  二生三,
  濟以中和。
  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
  負猶背也,抱猶嚮也。
  沖氣以為和。
  萬物莫不以陰陽為體,以沖氣為用。
  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益之而損。
  滿招損,謙受益,皆所以去甚泰,就中和。
  人之所教,亦我教之。
  亦我教之,猶言我亦教之。
  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為衆教之父。
  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泰山之溜穿石。
  無有入於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
  形之細者,無若微塵,然不能入無隙之物。唯無有乃可以入於無間。
  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知之者鮮。
  四十四章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
  得名貨而亡身,與身而亡名貨二者,孰病?
  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
  物成必毀,盈必溢,理之常也。有道者雖成若缺,雖盈若沖,故不弊不窮。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躁勝寒,
  動作。
  靜勝熱,
  無為。
  清靜為天下正。
  虛靜以觀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