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
勇於敢殺逆神明,
《德經》注云:勇於果敢,有所作為者,豈同自殺其身。何也?夫不仁之人,不懼神理應報之禍,始能賈勇果敢,以殺於物。既殺必報,故知當同自殺其身,明矣。
常抑剛強是保身。
《德經》云:勇於不敢則活。
畏害若能心去惑,
《德經》注云:敢與不敢,自活其身為利,自害其身為害。
不言還有善來親。
《德經》云:不言而善應。
世情尚惜持謙士,天網寧矜用壯人。
《德經》注云:天之網羅雖恢恢疏遠,刑淫福善,毫分不失。
看取烏江臨岸處,拔山威力謝埃塵。
項籍有技山之勢,盡刎頸於烏江。
人常不畏章第七十四
恩深祝網獨殷湯,好殺終難定紀綱。
《德經》云:人常不畏死,奈何以死懼。注云:縱於情欲,動之死地,習以為常,嘗無畏者。人君當以清靜化之。奈何更立刑法,以誅殺常恐懼也。
文帝惡刑循五聽,
漢文帝之時,以黃老治國,幾至刑措,可謂循於五聽。
高皇寬法約三章。
漢高祖先入關,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餘悉除去秦法。諸史民皆安堵。
順天治物人從化,
《德經》注云:若人君導以寡欲,靜 以無為,則人懷其生,咸皆畏死。
代匠掄材手自傷。
《德經》注云:人君代天理物,若行刑罪不中,亦猶拙夫代匠新木,豈唯方圓不得其法,希有不傷其手矣,可不慎之?
鑄鼎成功分道德,攀龍髯去白雲鄉。
軒皇治世,弘濟活之心,非惟四方清靜從化,抑以鼎成功就,天垂龍髯,乘彼白雲,至于帝鄉。
民之饑章第七十五
人君奢侈即民饑,
《德經》注云:天下之人所以饑乏不足,以其君上食用,賦之太多。
難治還綠政有為。
《德經》云:人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也。
居位厚生求富盛,窮途輕死轉疲羸。
《德經》注云:居位者不能抑損有為,因之損下益上,百姓窮竭,無以供輸,既不重生,使成輕死。
逼身爵祿無心後,
《德經》注云:夫獨無以生為務者,爵祿不在意,財利不入心,任運虛懷。
滿院蓬蒿養性時。
《德經》注云:雖貧賤,不可以利害生。張仲蔚所居,蓬蒿滿院。
直到垂衣分至化,自然難拔太平基。
若人君垂衣闡化,需民自足,鈴固太 平之基矣。
人之生章第七十六
草木敷榮展厚陰,
《德經》云:萬物草木生也柔脆,和 氣存。
因知枯槁雪霜侵。
《德經》云:其死也枯槁,和氣去。
直如合抱藏幽澗,卻被纖枝出衆林。
《德經》注云:根本強盛,故處於下;枝條柔弱,故生於上。蓋取其柔弱在上,強梁在下。
柔弱全生堪用意,強梁失性可驚心。
《德經》注云:生之柔弱和氣全,死之堅強和氣散。欲明守柔弱者全生保年,為強梁者亡身失性也。
符堅輕敵亡師旅,氾水不流冤氣深。
符堅恃富盛之勢,恣強梁之性,敗於淝水,瀝水為之不流,終喪其身。
天之道章第七十七
須知天道諭張弓,
《德經》云:天之道,其猶張弓乎?
舉下抑高分至公。
《德經》云:高者抑之,下者舉之也。
自損有餘嫌屋潤,常嗟不足見途窮。
《德經》云:損有餘而補不足。
雖恢皇業猶藏德,
《德經》注云:聖人不欲天下知己之賢,是匿其功德之名,畏天之道,以損有餘。
廣福蒼生匪恃功。
《德經》云:功成而不處。
涿鹿罷兵真氣在,便迴鑾轄訪崆峒。
黃帝罷戰泳鹿,訪道崆峒,見廣成子也。
天下柔弱章第七十八
方圓似水分柔弱,
《德經》云:柔弱莫過於水也。
能勝剛強理甚明。
《德經》云:柔勝剛。
受垢推恩同渤懈,責躬成化服寰瀛。
《德經》注云:人君若能象水之德,納污受垢,無所忌諱,置誹謗之木、敢練之鼓,是謂社稷明主,得道賢君也。
縱知深旨誰宗信,各蔽常情孰肯行。
《德經》注云:柔弱之道勝於剛強,天下之人莫不知者,知有此道而不能行。
干木德風難繼踵,杜門高臥息秦兵。
段干木居魏高外,秦不敢加兵於魏也。
和大怨章第七十九
天道無親福善人,
《德經》云:天道無親,常與善人也。
若持左契即全真。
《德經》云: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
既無公正徒施惠,不慮仇偉欲害身。
《德經》注云:居位者不能持執契信,致令過有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