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3-道藏 -04-正统道藏太平部

35-正统道藏太平部-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唐-孙思邈-第182页

補。
  #2各二兩:影宋刻本作『各一兩』。
  #3各:原脫,據影宋刻本補。
  #4三升:影宋刻本作『二升』。
  #5各三雨:影宋刻本作『各二兩』。
  #6發:原作『不』,據影宋刻本改。
  #7不:原作『發』,據影宋刻本改。
  #8二百枚:影宋刻本作『一百枚』。
  五一脾臟
  孫真人備急千金要方卷之五十一
  宋朝奉郎守太常少卿充秘閣校理林億等校正
  脾臟方
  疳濕南第九論 方
  論曰:凡疳濕之病,皆由暑月多食肥濃油膩,取冷眠睡之所得也。禮云:君子盛暑之月,薄滋味,無食肥濃煮餅。此時以不利人也,養生者宜深戒之。不爾,多患疳濕痢耳。
  凡所患處,或著口齦咽喉,下部疳與月蝕,并不痛,令人不覺。其治用五月五日蝦蟆、角蒿、救月木、寒食泔淀,但得一事單用之,燒作灰,和臘月豬脂傅之,逐手便瘥,極須慎口味耳。
  凡疳,在慎鹽、醬、酢、酥、油、棗等,一切皆忌。惟白飯、豉、苜蓿、苦苣、蕪菁,不在禁限。
  凡吹藥入下部,沒中指許深即止。治疳濕下黑,醫不能治,垂死者方:
  髑髏灰 熏黃 朱砂 青黛 石鹽 丁香 麝香 礬石 梔子 莨菪子 鐵衣 乾薑 故靴底灰 乾蝦蟆五月五日 細辛 土瓜根 芥子 蜀椒 葶藶 菖蒲各等分
  右二十味,治下篩,以竹筒吹杏仁大,著大孔中,所有患疳瘡上悉傅之。其丁香、麝香別研搗,著藥中合之。一方有寒食泔淀、救月木、揪葉,為二十三味。若病大者,用灌方如左:
  麝香 丁香 甘草 犀角各三分
  右四味,治下篩,合和。以鹽三合,蜀椒三合,豉二合,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內四味散合和。分作二分,灌大孔,旦一灌,酉一灌之。凡久下一月不瘥,成疳候,大孔必寬者是,以此主之。
  八物茜根湯,凡下血者是蠱也,以此主之。方見蠱篇中。
  治疳濕久下痢赤白,百療不瘥者方:
  兔頭骨 蛇頭 菥蓂子 故緋并灰 葶藶子 狸骨一作狐骨 蜣螂 百草五月五日收者 倒挂草 青黛 晚蠶蛾 青礬 丁香 床中桄木 蝎蟲屎 麝香 苦參 黃檗 乾薑 角蒿 朱砂 印成盥 救月木 桂心 鐵衣 芒硝 蝦蟆 黃礬 荏子各等分
  右二十九味,治下篩,以筒子內下部吹著,日一二度,妙。
  治疳濕不能食,身重心熱,腳冷,百節疼痛方:
  黃苓 芍藥 苦參 甘草 當歸 蜀椒 甘松一作坩澱 青黛 熏黃 豉各二兩 東引桃根 葱白各一握 盥一合 麝香半分 豬膽二枚
  右十五味,□咀,以水一斗八升,煮取四升,分為二分。一度灌一分,湯如人體,然後著麝香、豬膽一枚,即灌,灌了作蔥豉粥食之,後日更將一分如前灌之。七日忌生冷毒物等,但是油膩、醬乳、醋,三十日忌之,大佳。
  治疳蝕人諸處,但是赤血痢久不瘥,立著即瘥,秘方:
  乾蝦蟆五月五日收者,一枚,作灰末 人屎灰一作髮灰 金銀土堝各五兩 麝香一分 銀末小豆許
  右五味,治下篩,傅瘡上,即瘥。三七日忌如前。痢者,吹下部。
  治疳痢不止方:
  苦參 甘草 熏黃各二兩 豉一升半 葱白五莖 蜀椒三十粒
  右六味,以苦參等三物各搗下篩,以水五升煮葱白、豉、椒,取三升,以三指撮苦參末等各一撮,內汁中,冷暖如人體。先飲少許豉汁,食一口飯,乃側臥,徐徐灌之訖,多時臥,不出為佳。大急,乃出之於爭地,當有疳濕蟲如白馬尾狀,頭黑,是其效也。其重者,肛大難瘥,當取桃枝綿裹頭,用前件汁,適寒溫烙之,須近脊上,三十度烙之,乃瘥,神驗。
  又方,《崔氏》云:晉代之地多三疳#1,蝕人五臟,通見脊骨,下膿血,手足煩疼,四肢無力,夜臥煩躁不安,而#2失血色,肩髀疼,面及手足有浮氣,或下血乃死,治之之方:
  雄黃 青葙各二兩 苦參三兩 礬石 雌黃 鐵衣 藜蘆各一兩 麝香二分,別研
  右八味,治下篩,以竹管內大孔中酸棗許,吹內下部中,日一,不過三度,小兒以大豆許。此方極救死。
  又方:
  大麻子 胡麻各一升半
  右二物,并熬令黃,以三升瓦瓶,泥表上,厚一寸,待泥乾,內大麻等令滿,以四五枚葦管插口中,密泥之,掘地作竃,倒立竈口,底著瓦器承之,密填竃孔中,地平聚炭瓶四面,著墜壘之,日沒,放火燒,至明旦開取,適寒溫,灌疳濕者下部中一合,尋覺咽中有藥氣者為佳,亦不得過多,多則傷人,隔日一灌,重者再三灌之,從日一灌至日夕,極覺體中乏力,勿怪也,非但治疳濕,凡百異同瘡疥癬并洗塗之。
  論曰:凡日月蝕時,忌食飲。腹中生暨蟲,及房室生子不具足,必患月蝕瘡,亦不得與兄乳,日月生後,乃不忌,令人口臭,齒齦宣露,常有血出,舌上生瘡者,皆由犯此所致耳。日月蝕時須救不救,出行逢暴雨,其救月杖須收取,治□之神藥,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