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虛冷
左手尺中神門以後脈陽虛者足太陽經也。病苦腳中筋急,腹中痛引腰背,不可屈伸,轉筋,惡風偏枯,腰痛,外踝後痛,名曰膀胱虛冷也。
右手尺中神門以後脈陽虛者,足太陽經也。病苦肌肉振動,腳中筋急,耳聾忽忽不聞,惡風嗖嗖作聲,名曰膀胱虛冷也。
治膀胱虛冷,饑不欲飲食,面黑如炭,腰脅疼痛方:
磁石六兩 黃耆 茯苓各三兩 五味子 杜仲各四兩 白朮 白石英各五兩
右七味,□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治膀胱冷,咳唾則有血,喉鳴喘息方:
羊腎一具 人參 玄參 黃耆 桂心 芎藭 甘草各三兩 茯苓四兩 地骨皮 生薑各五兩 白朮六兩
右十一味,□咀,以水一斗二升#5;先煮羊腎,減三升,去腎下藥,煮取三升,去滓,分為三服。
龍骨圓,治膀胱腎冷,坐起欲倒,目□□,氣不足,骨痿方:
龍骨 柏子仁 乾地黃 甘草 防風各五分 黃耆 禹餘粮 白石英 桂心 茯苓各七分 五味子 羌活 人參 附子各六分 山茱萸玄參 芎藭各四分 磁石 杜仲 乾薑各八分
右二十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空腹酒服三十丸,日二,加至四十丸。
治膀胱寒,小便數,漏精稠厚如米白浴方:
赤石脂 白石脂各#6五分 乾地黃三分 蓯蓉六分 赤雄鷄腸 鷄肶胵各兩具 桑螵蛸 牡蠣 龍骨 黃連各四分
右十味,治下篩,內鷄腸及肶胵中縫塞,蒸令熟,曝乾,合搗為散,以酒和服方寸匕,日三。
治膀胱方:
灸之如腎虛法。
胞囊論第三論 方 灸法
論曰:胞囊者,腎、膀胱候也,貯津液并尿。若臟中熱病者,胞澀小便不通,尿黃赤;若腑中寒病者,胞滑小便數而多白。若至夜則尿偏甚者,夜則內陰氣生。故熱則瀉之,寒則補之,不寒不熱,依經調理,則病不生矣。
凡尿不在胞中,為胞屈僻,津液不通,以葱葉除尖頭,內陰莖孔中,深三寸,微用口吹之,胞脹,津液大通即愈。
榆皮通滑泄熱煎,治腎熱應胞囊澀熱,小便黃赤,苦不通方:
榆白皮 赤蜜 葵子各一升 滑石 通草各三兩 車前子五升
右六味,□咀,以水三斗,煮取七升,去滓下蜜,更煎取三升,分三服。婦人難產,亦同此方。
滑石湯,治膀胱急熱,小便黃赤方:
滑石八兩 子苓三兩 車前子 冬葵子各#7一升 榆白皮四兩
右五味,□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治虛勞尿白濁方:
右#8取榆白皮切二斤,水二斗,煮取五升,分五服。
又方:
搗乾羊骨為末,服方寸匕,日二。
又方:
灸脾輸一百壯。
又,灸三焦輸百壯。
又,灸腎輸百壯。
又,灸章門百壯,在季肋端。
凡飽食後或忍小便,或走馬,或忍小便大走及入房,皆致胞轉,臍下急滿不通,治之之方:
右用亂髮急纏如兩拳大,燒為末,醋四合,和二方寸匕,服之訖,即炒熟黑豆葉蹲坐上。
治胞轉方:
石韋一兩 葵子 通草 甘草各二兩 鬼箭三兩 滑石四兩 榆白皮一升
右七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
治丈夫、婦人胞轉,不得小便八九日者方:
葵子一升 滑石 寒水石各一斤
右三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分三服。
治胞轉,小便不得方:
葱白四七莖 阿膠一兩 琥珀三兩 車前子一升
右四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
又方:
阿膠三兩,水二升,煮取七合,頓服。
又方:
豉五合,以水三升,煮數沸,頓服之。
又方:
麻子煮取汁,頓服之。
又方:
連枷關燒灰,水服之。
又方:
筆頭燒灰,水服之。
又方:
燒死蜣螂二枚,末,水服之。
又方:
內白魚子莖孔中。
又方:
酒和豬脂鷄子大,頓服之。
治腰痛,小便不利,苦胞轉方:
灸玉泉七壯,穴在關元下一寸。大人從心下度取八寸是玉泉穴,小兒斟酌以取之。
又,灸第十五椎五十壯。
又,灸臍下一寸。
又,灸臍下四寸,各隨年壯。
三焦脈論第四
論曰:夫三焦者,一名三關也。上焦名三管反射,中焦名霍亂,下焦名走哺。合而為一,有名無形,主五臟六腑,往還神道,周身貫體,可聞不可見。和利精氣,決通水道,息氣腸胃之間,不可不知也。三焦名中清之腑,別號玉海,水道出屬膀胱合者,雖合而不同。上中下三焦同號為孤腑,而榮出中焦,衛出上焦。榮者,絡脈之氣道也;衛者,經脈之氣道也。其三焦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