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閣重數甚多,橫#6壯尤麗也。
壽永衣輕人體大。九天各各皆相倍,
九天羽服儀仗,各各相次加倍。羽衣轉輕,人體轉大。彩翠鮮華,日月轉邁長遠也。
是為因心得自在。
因心運身,得出三界。
靜理修真為聖人,九行門空列章戴。
夫九行者,道人之窟宅,動息住持,不離其內。一者以慈愍為衣,二者以止捨為食,三者以正心為乘,四者以專志為才,五者以謙下為牀,六者以順義為器,七者以勤惠為屋,八者以修空為宅,九者以陰施為業。修道之子,不持此九行,去道疏矣。
九行空門章第十六
此章十二句,八十四言。
九行空門至真路,大道不與人爭怒,動息能持勿暫停,陰神返照神常助。
持心不息,其道易成。
諸行無心是實心,因心運得歸天去。
無心之心,因心運心;雖無有心,還因心有。
除苟無心是謂真,
眾事曰苟,無事曰除,除心止念,萬行歸余。
自隨胎息入天門。
胎息以善行為要機,無念為至路。
玄元正理內藏身,無曲濳形體合真。
《洞玄經》曰:心無曲,萬神足。
三部清虛元氣固,六府翻成百萬神。
三元靜,六府調,真氣歸於真行,二理相合。五藏六府諸神,共有百萬,自然相和應也。
六府萬神章第十七
此章十句,七十言。
六府萬神恒有常,
五藏六府,百關九節,有神百萬,若日常清净修之,即當自見。
元和净治穀實盡。
但以元氣攻運,何穀氣之不去?
大腸之府主肺堂,
肺為首三焦之主。
中有元神內隱藏。
藏府既净,萬神自藏。故《太明經》曰:大腸主肺也。鼻柱中央為侯色也。重十二兩,長一丈二尺,廣八寸,在臍左邊,曲疊積一十二盤。貯水穀一斗二升。主十二時。內有神,各具本色衣冠十二人。若除水穀氣盡,元氣自足,其神當見。各據本時,遞相更直,以衛修道之子也。
腎府當明內宮女,外應耳宅為門戶。
《內神經》曰:精主腎,腎為後宮。內宮列女耳。腎之宮承氣於耳。左腎為壬,右腎為癸,循環兩耳門中。有神五百人,內有元神,守自都管兼主志。凡人好嗔怒,即傷腎。腎傷即失志,俱喪元神。故道者忌嗔怒,道成,內神常見於人當衛道者也。
膀胱兩府合津門,氣海循環為要路。
膀胱是兩府氣。腎合膀胱,乃受津之府,上應於舌根也。津液往來,常潤肥澤舌岸,以應兩膀胱氣。若少不潤,服氣人未成,當欲少語,以養津也。語多即口乾,口乾難用氣也。中有神三百六十人,以應一年之數,氣成當見。其神常抱無貪之行,故道者不貪,志合神理。《大洞昇玄經》曰:行合神見,道成歸天。此神人,行胎息即自出,常護衛人近道者也。
子當得見內神章,終身不泄神常助。
勿泄天神章第十八
此章八句,五十六言。
勿泄天神子存志,
終始不泄,天神助子。
凡是天章勿輕示,三十三篇世絕知,况復《中黃》祕中祕。
道有《胎光經》三十三篇,禁絕不許妄傳泄,况玆中黃靈句,祕之特重,慎之慎之!
先禮三真玉仙使,然後精心睹文字。
《教令科》云:欲開示三真等經,先須擇甲子日,净室燒香,心存南華真人,念三天真君同開作證。首東作禮四拜,然後云:某為求道,輒開九天大聖真文,傳示一遍。故得百靈同助,身歸太無,名入天戶。不得示三人,切忌容易泄漏。若不依經教妄開示,如睹常文必有殃,責非淺,莫輕慢!
違教身罹非命殃,子孫受禍當須忌。
餘殃明罰,世世子孫受禍。大忌大忌!
雲笈七籤卷之十三
#1□:即『互』字。輯要本、叢刊本誤作『牙』。
#2 充:叢刊本、四庫本、輯要本並作『叢』。
#3 乘:叢刊本、輯要本並作『秉』。
#4 可:輯要本作『後』。
#5 亦:此下輯要本有『名』字。
#6 橫:輯要本作『宏』。
雲笈七籤卷之十四
三洞經教部 經
黃庭遁甲緣身經
道言,昔於蘂珠宮中,聽黃庭妙義、《大道琴心靈篇》內固變化之道。人之受生,分靈道氣,含和陰陽。逐戀聲色,為滋味所惑,為奢淫所誘,亡失正念,虛度壯年。焉知動靜出處,當依教修習,履歷妙行,以輔養其神,則身安靜,萬灾不干,邪魔不撓。存念善道,遠離惡道,往來出入,當呼今日日神姓名字云:某送我去來。如是呼之,乃行其道,直日神與人同行神道,眾惡不干,能却百鬼,不逢惡毒。又奏表上謁貴人,皆書符持懷中,三呼直日之神,與我同行!入疾病家、死生家,置符於懷中,遇陰日右畔,陽日左邊。若入山林避難者,三叩齒,直呼之#1神名字。并呼甲申神,山中鬼魅、狼虎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