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申者,西方金。
西方申酉戌,申正金臨官之地。
金者肺。
西方金,在藏為肺。
肺主聲。
肺所主在聲。
故令耳聞聲。
耳屬腎,腎水生於肺金之位,故令耳能聞聲。
四十一難曰:
肝獨有兩葉,以何應也?
肝獨有兩葉,而所應何在。
然:肝者,束方木也。
肝屬束方甲乙木。
木者,春也。
春乃木發生之時。
萬物始生,其尚幼小。
根黃牙甲萌動之始,其尚幼小而未入。
意無所親。
萬物初生,挺然獨立,無可親近。
去太陰尚近。
十二經相注,足厥陰遠#9復注手太陰,故去太陰尚近。
離太陽不遠。
足厥陰少陽木,生手太陽少陰火,故離太陽不遠。
猶有兩心。
注於太陰,有畏金之心,而生乎太陽,有生火之心。
故有兩葉。
因有兩心,故有兩葉。
亦應木葉也。
肝葉水應木葉。
四十二難曰:
人腸胃長短,受水穀多少,各幾何?
人腸胃長短數,受水穀多少數,各許幾多。
然:胃大一尺五寸。
胃,圍也,圍受水穀也。大計一尺五寸。
徑五寸。
徑計五寸。
長二尺六寸。
長計二尺六寸。
橫屈受水穀三斗五升。
一橫一屈,受水穀三斗五升。
其中常留穀二斗,水一斗五升。
其青中常行#10留穀二斗,水一斗五升,為傳送過小腸。
小腸大二寸半。
腸,暢也,通暢胃氣,去滓穢也。少腸大計二寸半。
徑八分分之少半。
徑計八分半。
長三丈二尺。
長計三丈二尺。
受穀二斗四升。
受胃中穀計二斗四升。
水六升三合合之太半。
水計六升三合半。
回腸大四寸。
大腸一名回腸,以其回曲,因以名之。大計四寸。
徑一寸半。
徑計一寸半。
長二丈一尺。
長計二丈一尺。
受穀一斗,水七升半。
水穀自胃三斗五升,傳入小腸,則穀剩四斗#11水少八升六合合之少半;又傳入大腸,水穀之數比之在胃各喊一斗#12至此則水分入膀胱;穀傳入肛門也。
廣腸大四#13寸。
廣腸者,肢腸也,一名肛門。大計四寸。
徑二寸半。
徑計二寸半。
長二尺八寸。
長二尺八寸。
受穀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
受大腸之穀而傳出,計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
故腸胃凡長五丈八尺四寸。
總計胃、小腸、大腸、廣腸,共計五丈八尺四寸。
合受水穀八斗七升六合八分合之#14。
總計腸胃水穀之數。
此腸胃長短,受水穀之數也。
再總言長短水穀數。
肝重四斤四兩。
肝,幹也。於體狀有枝幹也,計四斤四兩重。
左三葉,右四葉。
左三葉,屬甲屬陽,右四葉,屬乙屬陰。
凡七葉。
肝足厥陰,配足少陽,少陽之數劇於七,故有七葉。
主藏魂。
注見三十四難。
心重十二兩。
心計十二兩重。
中有七孔三毛。
上智人心有七竅,又言九竅三毛;中智人心有五竅二毛;下智人心有三竅一毛;常人心有二竅無毛;愚人心有一竅;大愚人心有一竅甚小;又一生為人痴惑之輩,其人雖有心而無竅,故神出入無門,難成色果。
盛精汁三合。
貯盛精汁三合。
主藏神。
注見三十四難。
脾重二斤三兩。
脾,俾也。在胃之下,俾助胃氣,主受#15水穀也,計三斤#16三兩重。
扁廣三寸。
扁大計三寸。
長五寸。
長計五寸。
有散膏半斤。
有散脂膏計半斤。
主裹血,溫五藏。
主包裹血以溫五藏。
主藏意。
注見三十四難。
肺重三斤三兩,六葉兩耳。
肺,勃也。其氣勃鬱也,計三斤三兩重,六大葉二小葉。
凡八葉。
金居於酉,酉是八門,八葉之應,法於此。
主藏魄。
注見三十四難。
腎有兩枚。
腎,引也。引水氣灌注諸豚也。腎有兩枚,在腰對於臍。
重一斤一兩。
計一斤一兩重。
主藏志。
注見三十四難。
膽在肝之短葉#17問。
膽,